職場新人不懂這三個文化細節,英語再好也沒用

2021-03-01 喵咪英語世界

前面寫了一些關於英語學習的方法和體會,今天想聊一聊在職場上有關東西方文化,或者換個時髦的詞語,「有關情商」的一些小知識。

 

從一個中文系的菜鳥,到誤打誤撞進入外企做實習生,逐步成長為董事長助理和國際業務總監,走遍歐亞美洲20多個個國家和地區,我體會到了英文的重要性,同時也領悟到了「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的真正含義。語言是一門基礎工具,是表象;而如何深刻地理解雙方的文化差異並最終做到求同存異,是任何致力於東西方文化交流或者商務事業的人終生學習的課題。

 

這些小小的的文化細節,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在不知不覺中構成了你所呈現出來的職業素養和精神面貌,決定著別人對你的印象,甚至一不小心會踩入雷區。


寒窗苦讀十幾年,可是踏入職場之後或者機緣巧合加入外企之後,卻發現:

 

自己完全無法和身邊的外國同事和客戶正常交流,不知道怎麼打招呼,或者進行日常溝通?哪些話題可以open talk,哪些話題是禁忌的?由於有太多的不確定,所以就只能像鴕鳥一樣默不作聲?

 

不明白為什麼每天要說那麼多次「Thank you " 或者「Please」?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那樣做多見外啊。

 

甚至有一個看起來最簡單,也最容易為大家所忽略的點:就是大家所起的英文名。你知道可能真的會因為起錯名字而引起笑話或者誤會麼?

 

英語是一門skill。所謂skill ,就需要不斷地使用,正確地使用,才能越來越順手。

 

1, 最基本的一點:如何起個得體的英文名?

 

國外的知乎網站quora曾經問過一個問題:What are some of the best English names Chinese people give themselves but are not generally found outside China?

這句話問得很隱晦,其實直白點就是說:你見過最搞笑最匪夷所思的英文名是什麼?

 

這是在quora上截取的一小部分答案。這幾個單詞/名字,大家都看懂了吧?真人真事!

 

請儘量不要以心情或天氣取名字!Rainy, Cloudy, Blue,Sad, .太容易讓人情感帶入了有沒有?

 

請儘量不要以水果和食物取名字!Pear , Banana,Rice,Hamburger.太容易讓人肚子餓了或者覺得funny有沒有?(小朋友可以叫水果名沒問題,長大了應就要改過來)

 

請儘量不要以太著名的人物取名字: Obama, Confucious, Clinton .太不敢直視了有沒有?

 

請不要以卡通形象或者自己喜愛的玩具類給自己取名字: Superman, Power, Batman太有畫面感了有沒有?

 

請儘量不要取太長的,或者太難發音的英文名字!這裡我舉不出來例子,因為太難記了有沒有?因為太難被記住,你會失去很多機會。

 

這些名字看似笑談,其實在我和朋友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或者在網上也有帖子討論過。請大家在進入職場時,給自己取一個大方得體,朗朗上口的英文名。

 

2,待人接物的時候,你講禮貌了麼?

 

其實我們大天朝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從小就被教導「溫良恭儉讓」。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很吝惜說出一句簡單的「Thank you".

 

可能是因為我們從小所接受到的信息是:如果過多地說「謝謝」,會顯得非常見外。可是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過程中,「Thankyou"  就像喝水一樣自然。同事幫你傳遞信息時,朋友幫你端咖啡時,領導幫你分析問題時,或者是公司的清潔阿姨幫你打掃衛生時,都請自然地說出那句「Thank you"。

你的沉默不語,可能會被誤解成「 too shy"或者「 he/she is rude", 這對你的職業成長不是好事情。

 

另外,我們在用英語表述句子的時候,很喜歡按照中文的習慣: 「 I want to...." 我想要做某事。

 

在轉化為英文的時候,有一個小技巧:請多用情態動詞,讓語氣顯得溫和。

 

舉個例子:I want to discuss something with you. 好生硬啊有沒有?

 

如果換成:I would like to discuss something with you. 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3,強調」Teamwork」精神:匯報工作多用 「We"少用 「I 」。

 

這又是一個我們在工作中經常忽略的小細節。很多職場新人,工作很努力,也渴望團隊和領導儘快注意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態度,所以在匯報工作時是從頭 「I 」到尾。

 

I think / I believe / I suppose / I make this plan .別的同事都不存在有沒有?

 

換個口氣:We think /We believe / We suppose ..同事都如沐春風有沒有?

 

如果大家經常看一些商界的美劇或者商界領袖在做PPT,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把「we"擺在重要的地位。因為個人成就很重要,團隊合作更可靠。所以一個情商高的職場新人一定要在「I 」 與「we" 之間找到平衡。

 

職場也罷,人生也罷,都是不斷修煉,不斷精進的過程。只要我們保持學習的狀態,就能夠不斷汲取到新的養分。

Always remember: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It won't cost you much.


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閱讀。


相關焦點

  • 職場新人必知:什麼是PR?
    很多職場新人剛剛進入職場,面對領導和上司的談話時,總是聽不太懂。
  • 【米兔投稿】《未生》——職場新人的啟示錄
  • 如何寫好一封郵件(在讀大學生必看,應屆畢業生必看,職場新人必看)
    本文適用的對象是高年級學生、正在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和職場新人。我一直都在練習英語口語,看歐美電影,每天說英語,這大概是唯一可能有幫助的事了吧我把這封郵件拿出來說,絕對不是想指責這位同學。我也曾漫不經心甚至年少輕狂,根本不會想這些小事有什麼好計較。但是現在,我明確告訴這位同學,「如果你是來我團隊求職,這封郵件會給我留下負面的印象」。
  • 我所理解的BNI三個細節
    我所理解的BNI三個細節佛山飛鴻分會
  • 人人都必須知道這4個Excel公式小細節!
    Excel在輸入公式的時候,有一些細節值得所有人注意。1.輸入公式的時候,單元格設置為常規格式,不能設置為文本。再加一個IF函數判斷即可。=IF(B2="","",IF(B2>=60,"及格","不及格"))
  • 太囧了,客戶的英語聽不懂怎麼破?有絕招呢!
    「其實外貿業務員經常遇上英語說得不好的客戶,或者在接電話時自己聽不清客戶表達的意思等情況,特別是遇到印度、俄羅斯等英語講得不太好的客戶時,真的很著急。」Owen說。 面對如此尷尬的情況,業務員要如何弄清楚對方的意思,能否借用小技巧以幫助溝通呢?對此,多位業內人士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處理方法。
  • 這幾個壞習慣,導致你讀不懂英語文章
    當然,社員也不輕鬆:上午精讀,下午討論,晚上還要看整理好的社員問題和團隊答疑。不輕鬆,說明這件事讓你走出舒適區了,說明你在往前走——往前走是好事。社員這兩周要讀的是《經濟學人》5月28日的特別報導,話題是移民問題。我們第一天要讀的內容,是整篇報導的開頭,八百多字,一頁半A4紙。社員討論正酣,我在群裡觀察大家的討論,並分析社員提出問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
  • 飼料業英語寫作和演講的10個細節
    飼料業英語寫作和演講的10個細節動物營養領域發表SCI、商業演講產品陳述、提交報告必備手冊| Dr. Clifford A.以下為該書中講到的英語寫作與演講的10個細節:1 表格和圖 表格和圖是科研和學術的重要交流工具因此需要非常仔細進行設計▼
  • 娛樂文化公司招募新人演員
    作為一個演員,最重要的就是心態,不論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擁有一個好的心態就是擁有了一筆無形的財富。
  • 與領導的關係好是好事,但是要明白這三個規則,保護自己最重要
    現實的職場中,有些年輕人認為自己和領導的關係比較好,就可以在公司裡肆無忌憚的說話;雖然這是表現上下級關係的行為,但是也容易因為亂說話,給自己引火上身;當下屬和領導的關係比較好時,說明白下屬的工作態度和能力是被領導重視的,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做到識大體;大家要明白,既然自己已經得到了領導的信賴,也不要忘記對領導進行讚美
  • 90%的職場新人,都被這3個Excel公式問題坑過!
    初入職場,因為不了解公式的潛規則,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沒遇到別人指點,自信心會受到重創,從而對公式失去信心。
  • 老員工努力工作天天加班,老闆卻提拔了一個新人!原因真現實
    老李在一個公司當策劃,兢兢業業工作了八年,每天努力工作,天天加班,最近他的上級領導離職了,剛好空缺出一個職位,老李想著,這按資排輩也該輪到自己了吧
  • 從崑山的扔證看臺企的企業文化
    因為軍隊文化的影響,在臺企裡面我聽到他們稱呼上司為長官,這明顯是軍隊文化而且是國軍軍隊文化,臺灣人之間上下級「長官長官」的,弄得臺企裡面一部分接觸臺灣人的員工開始有類似「皈依者狂熱」的效果,開始稱呼自己臺灣上司也是「長官」。
  • 職場上,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踩這10個雷
    職業指導教練和Wolf Leader學院創始人之一的安娜·倫德伯格回答了這個問題,並總結出10個觀點,希望能夠給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些啟發。▲對新人來說,職場是一個全新的戰場,也許不能完全避免犯錯,但卻可以減少犯錯。
  • 別再找藉口,讓英語成為職場加分的砝碼
    別再找藉口,讓英語成為職場加分的砝碼 在風雲變幻的職場中,要想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除去過硬的業務素養外,掌握一口流利而地道的職場英語同樣很重要
  • 破解英語口音,提升職場競爭力!
    在美國職場,英語口語是硬核技巧,開會溝通團隊合作都離不開流利的英語。
  • 人到中年,離職前沒有注意三個細節,容易得罪領導
    在職場工作,有很多員工其實在年底都希望能夠儘快更換一份薪資特別高的職業崗位,可是也有一些中年人在離職的時候根本就不了解相關的規矩,總覺得跳槽以後那麼就可以獲得最好的機會,著急離開,最後離職前並沒有注意以下這三個細節是很容易得罪領導和同事的,很多用人單位在和員工交接工作時會出現很多不順利的情況,所以大家一定要學會給予領導安排的機會,千萬不要讓領導出乎意料。
  • 致領導者們:不懂人性,再好的員工也留不住
    臨近年底,有個話題是很多公司老闆忌諱,但員工特別願意聊的。那就是辭職。說到為什麼辭職,馬雲的那句「錢給少了,心委屈了」一語道破天機。職場上,願意替老闆賣命的員工並不是沒有。但如果你還本著「員工都是傻白甜,但我不得不用他們,不加班不行,不給我賺錢不行,上班休息不行」的想法,就別怪員工胃不好,消化不了你畫的「大餅」。
  • 簡歷造假會失去信心,弄明白這三點,早點找個適合的工作
    ,他們在工作時完全沒有任何底氣,於是就想到用學歷造假來糊弄面試官;現實的職場中,確實有大量的朋友通過簡歷造假拿到了工作,但是更多的人幾乎連試用期都過不了,當學歷造假時,面試官就會根據簡歷的信息,有個心裡逾期,結果簡歷造假的人,在工作中完全達不到公司的用人標準,這是他們找工作越來越難的原因;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們,最好是明白簡歷造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