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後學校、專業雖然多,但是真正的分類也就那麼多,而且有分數限制,能夠選擇的空間自然就被限制了,就算只用排除法,我們也能選上一個合適的專業。
但是,找工作沒有標準的分數限制、還得考慮自己的專業對口、未來發展機會、城市和家裡的意見、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薪資和福利等等,想要找到一個真正滿意的工作,確實不容易。
結合我們這幾年幫助的同學情況,為你提供以下方法,請務必按步驟來:
沒有目標就沒有努力的方向,找工作就只能碰運氣,走彎路的概率非常大。
在我們遇到的諮詢者中,有很多同學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所以隨便找份工作湊合,結果幾年時間過去,才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
這個時候,再想推倒,換個行業從零開始,不管是時間還是金錢成本,都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只好做著眼前這份工作,然後再去尋找新的機會,起步就比別人慢了好幾年。
所以啊,找工作千萬別湊合,否則最後自己就被湊合了。
那具體應該怎麼尋找自己的目標呢?
1、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
千萬別告訴我,你「一無所長」,你從來都很平庸,那是因為,你根本不會發現自己的優勢。
事實上,世界上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人,也會有自己的短板。
比如:「格局大」的人不拘小節,這也意味著他們不太會注重細節。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老闆的身邊都會有「助理」、「秘書」這樣的職位存在,這就是幫助他們來把控細節的。
你只要學會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後用自己的優勢去尋找一份適合的工作,其實並不難。
比如,你覺得自己性格內向、又沒什麼特長、成績也一般,是不是就找不到工作了?
當然不是了,雖然去頂級的公司比較難,但是你可以橫向在人群裡比較,就會發現,自己雖然相對內向,但是對於感興趣的事情,卻能夠做得很好。這足以說明,你進入一家企業,從零開始做技術性的工作,未來未必沒有上升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那怎麼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呢?
(1)通過自己觀察和詢問身邊的人
俗話說得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自己對於自己的認識,往往是比較片面的,對於自己優點不容易察覺,對於自己的缺點也會更加包容。
這是因為我們大腦的機制,不希望我們太過於嚴苛地要求自己,這樣會傷害到身體。
所以,想要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其實可以詢問身邊熟悉的人,讓他們開誠布公的告訴你,關於你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你在什麼事情上能夠讓他們佩服等等。
你會發現,這樣一輪下來之後,你能發現自己很多隱藏的優點。
2、確定自己要從事的行業、工作城市和崗位
找到自己的優勢之後,離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就更近一步了。
但這個時候,我們還得先確定自己要從事的行業、工作城市選擇和崗位選擇。
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一個好行業呢?
目前國內的行業五花八門,每個行業也有各自的特點和就業方向,而行業的地域分布、規模也是各有不同。
如果你運氣不好,恰好選擇了一個規模比較小的行業,這個行業又恰好只分布在一些特定的城市,那這就是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如果你運氣和實力都足夠好,選擇了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行業,那你就是風口上的豬,想不起來都難。
可見,選對行業是多麼重要。
那怎麼來挑選行業呢?
這個問題可比較複雜,我們也沒有精力更沒有能力對每個行業的發展,都做出準確的預判,所以只告訴你怎麼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值得加入的標準。
足夠大規模的行業,裡面孕育的機會和升職空間會更多,職業的選擇面和城市分布也更廣。
打個比方,同年畢業的兩個同學,一個投身偏門的小行業,一個投身熱門的大行業,幾年過後,誰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職業機會呢?
當然是後者,畢竟行業規模擺在這裡,企業也能夠賺更多錢,給到更多的職業機會和更豐厚的薪酬來吸引年輕人。
我們把行業的發展階段定義為這樣4個——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衰退期。
萌芽期的行業,目前才剛剛開始探索,到產業落地還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時間,雖然有機會,但卻並不適合新人進入,更適合一些打算改變世界的老人去開疆拓土。
發展期的行業,開始走向正規,產業的布局開始越來越完善、業績進入指數級增長的階段,這個時候正是企業需要大量人才加入的階段,就業機會多、高薪、門檻不是特別高,非常適合年輕人進入。
進入成熟期的行業,產業已經非常成熟、市場需求和供給也基本匹配,如果沒有大的變革,基本就是緩慢增長,這個時候企業可能會精簡人員,企業之間的競爭會加劇、馬太效應會非常明顯,大的企業開始吞噬市場,基本只能剩下一些比較大的集團。
衰退期的行業,行業已經進入負增長的階段,未來的發展空間不明,已經不太適合年輕人加入了。
什麼是人效呢?就是人均效益。
我們就拿在線教育和傳統的線下教育來比較,同樣是做老師,但兩者的天花板差距可能會很大。
線下教育的老師,我們按照200/時薪來算,一天8節課,天花板大約就是1000+/天。
而在線教育的老師,可以同時1V多上課,時薪的天花板會高很多。
因為兩者創造的效益不同,線下教育被空間限制,一個老師就算再厲害,除了一對一,大班最多也就是幾十個人上下;而在線教育,雖然單價更低,但是人多啊,就算一節課只買幾塊錢,只要有幾千、幾萬人上課,那總的銷售額也會更高。
所以,在考慮行業的時候,我們可以儘量選擇人效較高的行業,例如金融、網際網路、地產等領域。
其次是工作城市的選擇
如果你有自己目標的工作城市,那麼就選擇在這個城市發展較好的行業;
如果你沒有特別要去的城市,那麼可以先選擇行業,然後再根據行業挑選城市,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進入到行業最集中的城市,不管是個人跳槽還是未來發展,都有好處。
最後是崗位的選擇
之前我們說過,用個人的優勢方向來選擇合適的崗位,但這只是模糊的定向。
比如,你通過優勢定位自己適合從事營銷/市場方向的工作,但營銷/市場方向還細分出了很多職能。比如負責新媒體營銷的、負責商務BD的、負責品牌營銷的等等。
怎麼樣在大方向裡面選擇出小方向呢?
其實並不複雜,因為最終不管你選擇哪個小方向,最後想要升職加薪,都必須要去學習其他方向的知識,才能成為綜合性的管理人才。
所以,把崗位定位到其中一個,先進入這一行業,然後再通過內部的學習、輪崗等機制,完成自己對其他崗位的了解,從而不斷成長和蛻變。
最後,定位只是個人邁出職業生涯的第一步,之後你還需要學會:
1、確定好自己的求職目標(具體公司和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