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要想深刻地剖析自我,特別是明白自己的不足並能直面不足,勇於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更加難能可貴了。鳥為什麼不擔心樹枝會斷呢?因為他相信自己的翅膀,它有隨時能飛起來的能力,所以不怕樹枝折斷,不怕摔下枝頭。認清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不指責別人,多反躬自省,提升自我的能力,才不用擔心帶不好團隊。持續改進。
——語文科 文小鋒(初三備長)
培訓的老師是一位68歲的專家,她已為祖國健康工作了51年,至今仍充滿活力。在講課的三個小時,她一直站在講臺上,激情四射,語言清晰,條理分明,幽默風趣。依她的話來說,她一直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她就目前的年齡,還在想著如何改變自己的,讓自己更好,更優秀。例如業餘的愛好唱歌,她還有目標想要唱得更好。我們在事業單位裡,在學校這一環境下,很容易就會被天天重複著的工作而忘卻了自己的追求,當看到了這些比我父母還要年長的人,仍在努力追求著自己的理想,我感慨良多。堅持對自己理想的追求,堅持努力去追求,應該作為畢生的信仰,忘記自己的年齡,奮鬥下去的人生一定會很精彩。
——物理科 曾志敏(初二備長)
團隊的合作,需要利益共同,目標的共同,就像地鐵公司,需要制定五年戰略,當年目標,然後分解,人人都可以操作,千斤重擔人人挑。回想我們化學備課組,高一時伍志寧老師已經制定好三年的教學計劃。今年我繼續延續伍老師的計劃,繼續制定備課組本學年的計劃。我們也會根據教學的實際,會微調每個月的教學進度。備課組老師都會按照計劃,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從高一開始目標都是為高考甚至是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我們化學科組老師的共享合作意識也很強,每次集備的資料都是共享的,每次老師們有好的資源都會發到群裡共享。
——化學科 李劍淳(高二備長)
在身份認知的部分,張老師說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開得了頭,脫得了身,結得了尾」,而像我們這種基層管理者,大多都脫不了身。確實,作為備長的我,很少會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自然在工作中就缺乏對備課組長期管理的思考,經常被雜事纏身。如果我能與備課組的夥伴們有更明確的分工,更強的責任擔當,大家都認同的團隊制度,那麼我們就能工作得既輕鬆,又高效了。
——生物科 王華曦(高一備長)
和諧的團隊關係是一種重要無形的資產,團隊績效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團隊內部相互信任、協同支持的關係,而信任是由團隊成員間相互關係的質量而產生的,因此在團隊內部打造同心同德、精誠合作的「和」文化,才能夠有效地將團隊的綜合實力發揮到最大。也就是,上下一致、齊心協力的氛圍形成後,我們的備課團隊才能逐步樹立團隊特有的「精、氣、神」,從而使團隊的「靈魂」深植於每個成員的內心中,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行為,最終無論單兵作戰,還是團隊作戰,整個組織將產生強大的、不可戰勝的戰鬥力。
——政治科 葉昕瑤(琶洲實驗)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張老師倡導學習型團隊,而讀書是學習中最為方便直接的方式。我們的時間和空間更多是局限在校園中,但教育工作卻需要我們展示更加豐富、廣闊的世界給學生。讀書能讓我們領略不同的人生風景,就像是教師的一雙翅膀,可以帶著學生去到更遠的地方。
——歷史科 江曦(高二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