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國第一份純英文溝通又有薪資的工作是在一家外賣公司做調度(Coordinator)。那時我上午上課,下午會去工作到晚上九點,周末全天工作。
剛去的時候雖然有人帶,但當時真的很緊張,雖然感覺自己英語還行,但落實到真正需要multi-task的職位上,還是十分吃力的。
這種工作強度和基本不容錯的制度真的讓人感到窒息,以至於現在回國,在傳說中最嚴苛的4A公司實習,也沒有覺得比當時更困難。
正是因為當時魔鬼式的鍛鍊,在回國後並沒有和很多回國工作的朋友一樣,感覺到的無法融入或跟不上節奏。真的現在很感激當時努力的自己,和那個機會。
我當時負責的城市是伯明罕,主要負責以下的工作:
1. 根據電子地圖和軟體計算出來的最高效配送路線,將實時訂單和5-10名司機,從分配給不同客戶的所在地。
2. 負責接聽商家電話,告知司機多久可以拿單,以及處理一些突發狀況,比如食物賣光,司機拿錯,或顧客投訴等。
3. 負責接聽司機的電話,處理各種送單問題,比如司機到了顧客不接聽電話,或者顧客和司機發生矛盾等。
4. 負責接聽顧客的電話,安撫顧客因為運送時間過久產生的情緒,或者給顧客補償措施等。
5. 根據司機表現寫工作日記,決定對司機的獎懲情況。
做為調度員,我的工作是負責把外賣單分配給不同的司機。
剛開始我發現一個司機有空閒,就立刻把新的外賣單分配給他,沒有考慮司機所在的位置,讓司機跑了很多冤枉路,導致了後續的效率降低,顧客投訴,司機不夠等。
後來,我嘗試等不同的外賣單在系統上累積一段時間後,再把方向一致的單子分給距離合適的司機。而且由於很多商家和顧客都在郊區方向,所以每天我會要求一個司機就呆在那附近,大大節約了其他司機從城裡往外跑的時間。
因為效率確實大大提高了,投訴率也下來了,司機和我的上級都看到了這樣的優化帶來的效果,所以管理其他城市的同事也紛紛開始了這樣的調度模式。
還有就是在派單過程中,有時司機不願意接受指派給他的單,會打電話過來抱怨,不明白為什麼老是給他遠單。
在耐心聽完他的抱怨後,我會先表示理解並謝謝他之前辛苦的工作,然後解釋並不是針對他,每個司機都會被分到遠單。
其實所有司機都不想接遠單,可這些單總是需要人送出去的,如果每次大家都互相推卸,沒人願意接單,那平臺會漸漸失去顧客的信任,這樣你我都會失去工作。
然後我和司機承諾,如果都每次高效的送完遠單,其他近單我會優先的派給他。最後司機一直和我保持良好的關係,很多時候沒時間和其他的司機溝通時,我都會直接把遠單派給他,他都會保持理解並高效完成。
有時工作的錯並不在我,卻仍然會被上級diss,這太正常了,比如上級沒有提前告知或說的不清楚,我產生了誤解,然後發生了錯誤。
現在覺得正是那些經歷,讓我現在真的明白了,做一個公司的職員和一個交錢去讀書的學生最根本的區別。
學生時代,老師沒說的,就可以理直氣壯的不做或者做錯;但工作後,如果因為上級沒提前告知,你沒做或者做錯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得歸結於自己的溝通能力不夠。
你或許夠膽和上司battle說,你明明沒和我說,我也確實這麼試過,有的領導會有禮貌的重新說一遍,但心裡對你的印象分也會驟降,有的領導甚至直接質疑你的工作能力。
在工作之初拿到一份工作,一定要問清楚,並且牢記上級給的任何一個要點,不明白的可以當場問,但是在問之前,要先過一遍腦子,否則上級會覺得在浪費他的時間。
沒辦法,拿工資的人,真的不容易!
之後在真的開展工作後,大概率也會出現問題,這時候就別再捧著一堆問號去問上級,更好的辦法是去問職位和你差不多或者高於你一點的同事。
一般每個員工都經歷過剛入職的過程,所以你的問題一般能得到很好的解答,總之就是要會變通,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不管怎樣都是很好的。
我當時一天的工資是50胖子,雖然很低,但那時我剛去英國,覺得一天50磅已經很滿足了。每天最幸福的時候就是下了公交車,慢慢走回家,掂量自己的收穫。
很多時候帶給我滿足感的還真不是那50磅,而是看到一點點進步的自己,因為自己的努力讓大家拿到食物,因為不斷改進對司機的管理方法,得到司機越來越多的理解。
謝謝SY同學的分享。
英國秋招全面啟動了,9月底U鹽會舉辦今年第一波求職講座,感興趣並想要報名的同學可以在小程序裡直接報名。
報名方式:請進入小程序 -> 個人中心 -> 近期活動
成功註冊後我們會根據同學們註冊填寫的信息逐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