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教導,人需要正面思考,正面思考就是想好的,聽好的,說好的,你就會有好的境遇。這樣的教導是真的嗎?任何事情都要往好處,這樣就能夢想成真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早晨,我故意問了先生:「老公,你覺得正面思考是什麼?」他很直接的回答我,就是遇到事情要往好處想,相信自己呀。隨後,我在微信也問了幾個好朋友,他們給我的答案都驚人的相似。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是這樣認為呢?
我們都知道,事物有兩面性。傳統的正面思考,就是任何事情都應該往好處想。當好事發生時,恭喜你,轉念成功。但如果遇事你也往好處想了,可壞事發生了,怎麼辦?這就是傳統正面思考的最大陷井。
這幾天我很喜歡研究臺灣作家吳若權老師的一些思想,他對正面思考的解析,讓我眼前一亮。他認為凡事都往好處想或許有助於轉念,但若轉不成,那就是自我催眠。比如,你馬上要參加考試,或是面試,或是相親。你一出門就告訴自己,凡事都要往好處想哦,我一定會過;我超厲害,我面試一定會成功;我很好,她一定會喜歡我。可是這樣想真的有用嗎?如果你本身就沒有足夠的信心,沒有充分的準備,加之你過去有過很多求職失敗的經歷,有過被拋棄的經歷。在心靈受過傷害下,你還會一直催眠自己說,我很棒,我很好,我一定能拿下這份工作,我一定可以相親成功嗎?
正面思考真的是正面與反面,積極與消極這樣的思考方式嗎?吳老師提出了全新的觀點,正面思考不是指任何事情只往好的方面想,而是你有最好的憧憬但也做了最壞的準備。當你有了最壞的心理準備,若事情真的不好,你也會很踏實的維持內在的平靜。好的憧憬與最壞的準備之間讓你安定自己的心緒後全力以赴。如果你只有好的憧憬並沒有做好壞的準備,那你只是自我催眠,是沒有用的,這並不是真正的正面思考。
我很認同吳老師的觀點,其實正面思考就是「正在面對當下事情時的我的思緒」,具體而言就是:遇到事情,無論當下的想法是好是壞,它都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接受當下產生的任何一個思緒,沒有抱怨,沒有抗拒,全心的接受,徹底的臣服。這就是正面思考。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一個人要離婚的人,若她用過去的正面思考,凡事只想好的,她就會想,維持婚姻是好的,離婚則是不好的。於是她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往好處想,要往好處想,為了孩子我也要維繫婚姻,想好的,老公就會對我好的。不接納壞的,只期待著老公在自己發出的正念下回心轉意,不斷的忍受著婚姻中的痛苦。但如果她放下好與壞的評判,面對婚姻這件事情接納自己產生的任何思緒,她就會發現自己很痛苦,老公有了外遇,她與老公不再相愛了,所以這時候離婚的決定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想法。全然的接受,不抗拒,不批判自己,哪怕自己很糟,很差,那也只是一個想法。去接受它,去想前因後果,才會看到新的處理方法。
還有一個例子也很棒的詮釋了正面思考。有一個人很窮,可是他不接納自己窮,一直就對自己說,我未來會很好的,我未來會很有錢,新的一年裡我一定會發大財。他不斷的自我催眠,繼續走著原來的老路,生活境遇沒有任何的改變。他不接納現狀,所以就不懂靜下來認真思考,更不會回觀為什麼自己一直這樣的窮?是做的事不對?是德不夠?還是不會理財?只有面對窮的境遇,接納它,全然的臣服它,才能冷靜、客觀的分析前因後果,找到新的出路。
生命的意義是為了靈魂的進階,所以每一個念頭,每一件事都是我們歷練的道場,有最好的憧憬也有最壞準備的正面思考,才會讓人生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