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全景視覺
資本家已經擁有大量資產了,為什麼還要剝削無產階級?
在北京三環內有套 100 平的房,就一定是資產階級嗎?
繼承了海外祖父的 1 個億,突然就變成了資產階級了嗎?
馬克思《資本論》理論中所闡述的資本家,是指那些不僅有錢,或者有資產,再或者有生產工具,並且把這些東西投入到市場中賺錢的人。
在北京三環內有套 100 平的房,如果你只是自己住,那你依然不是資產階級;只有當你把房租出去給別人住賺房租,你才是被研究的資產階級。
繼承了海外祖父的 1 個億,如果你只是用來花天酒地,那你依然不是資產階級;只有當你拿著錢去投資,你才是被研究的資產階級。
所以啊,有錢而沒有參與財富創造活動的人,都不是資產階級——所以啊,那種不剝削無產階級的有錢人,馬克思沒把他們算作資產階級。
所以你的問題,應該轉換成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很有錢了,還要追求更高的利潤,哪怕把被僱傭的人剝削得活不下去了,也不知悔改?
首先,所謂資本主義,就是資本增值為第一要義。
資本去到一個只會吃喝玩樂不做任何投資的人手裡,就完全沒法增值了,所以他必須要在人群中篩選出那些有貪慾、有野心、願意冒投資風險的人——錢一旦進入他們手裡,哪怕只有區區一萬,也能變變變,不斷增值。
所以,別問資本家為什麼如此貪婪了,因為貪慾,是成為資本家入門條件。
在企業內部,作為資產階級的老闆和作為無產階級的工人利益是天然對立的,一致的部分只是第二屬性。
對老闆而言,他要在快魚吃慢魚、大魚吃小魚的市場中存活,必然得追求利潤更高、規模擴大,規模擴大又意味著風險更大,只有用更高的利潤和資本積累,才能抵禦不確定性風險。比如兩個企業主,人家賺了 100,按照分 10 塊給員工,而你很慷慨,賺了 100 塊錢分 30 給員工,不說你一定會倒閉,但你倒閉的風險必然更高。
回到企業內部,老闆要追求高利潤,壓縮工人工資、防止員工偷懶、提升下屬效率就成了必由之路。
很多人都說「要不是為了錢,老子寧願不上班,別跟我談什麼理想」——老闆跟你談理想,跟你說「沒有公司的發展,哪有員工的利益」,其實是在努力放大你們追求「錢財」這部分共同屬性——但老闆拿了錢財是變成資本,你拿了錢財是為了消費,意義不同。
而且對於整個資產階級而言,讓無產階級這幫人永遠攢不夠足夠他一輩子吃穿不愁的錢,才是最理想的狀態,要不然「有了錢財,沒有野心、不願意冒險」的工人們,就退出生產活動,或者要求更高的工資才願意幹活,讓資產階級賺錢越來越難——所以最好就是你每個月的工資吃喝玩樂都花完,不要有積蓄,最好每個月還有負債,不工作還不上。
資本主義的正面意義,在於篩選出那些有資本、野心、冒險精神的人,並且藉助他們的能力,組織那些只要有錢就只想著吃喝玩樂不想幹活的人參與生產、為整個社會創造財富。
經濟學家陳志武說,貧富差距拉大並不會導致生產效率下降,相反,收入差距設置得大,資本增值效率才高。說的正是資本主義的正面效應。
但資本主義本身又存在很難避免的負面效應——造成貧富差距的拉大,如果底層人民民不聊生聯合起來暴動,又會把資本主義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財富毀滅掉,這是馬克思所看中的方面。
戳「閱讀原文」查看剩下的 1,460 個回答
小事 | 野狼 disco
小事 | 當動物有了人的智商
小事 | 菜鳥騙子
小事 | 老爸是個遊戲迷
小事 | 沒有生殖隔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