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鍊表的小技巧,都給你總結好了

2021-02-21 佔小狼的博客

鍊表是數據結構裡一個很基礎但是又很愛考的線性結構,鍊表的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非常適合考察面試者寫代碼的能力,以及對 corner case 的處理,還有指針的應用很容易引起 NPE (null pointer exception)。綜合以上原因,鍊表在面試中很重要。

提到鍊表就不得不提數組,它和數組可以說是數據結構的基礎,那麼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

所以數組最好的性質就是可以隨機訪問 random access,有了 index,可以 O(1) 的時間訪問到元素。

而鍊表因為不連續,所以無法 O(1) 的時間定位任意一個元素的位置,那麼就只能從頭開始遍歷。

這就造成了它們之間增刪改查上效率的不同。

除此之外,鍊表本身的結構與數組也是完全不同的。

LinkedList 是由 ListNode 來實現的: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

結構上長這樣:

這是單向鍊表,那還有的鍊表是雙向鍊表,也就是還有一個 previous pointer 指向當前 node 的前一個 node: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ListNode prev;
}

其實鍊表相關的題目沒有很難的,套路也就這麼幾個,其中最常考最基礎的題目是反轉鍊表,聽說微軟可以用這道題電面刷掉一半的 candidate,兩種方法一遍 bug free 還是不容易的。文章之前已經寫過了,點擊這裡直達複習。

今天我們來說鍊表中最主要的 2 個技巧雙指針法和 dummy node,相信看完本文後,鍊表相關的絕大多數題目你都能搞定啦。

雙指針法

雙指針法在很多數據結構和題型中都有應用,在鍊表中用的最多的還是快慢指針。

顧名思義,兩個指針一個走得快,一個走得慢,這樣的好處就是以不同的速度遍歷鍊表,方便找到目標位置。

常見的問題比如找一個鍊表的中點,或者判斷一個鍊表是否有環。

例 1:找中點

這題就是給一個鍊表,然後找到它的中點,如果是奇數個很好辦,如果是偶數個,題目要求返回第二個。

比如:

1 -> 2 -> 3 -> 4 -> 5 -> NULL,需要返回 3 這個 ListNode;

1 -> 2 -> 3 -> 4 -> 5 -> 6 -> NULL,需要返回 4 這個 ListNode。

但其實吐槽一下,如果真的要設計一個這樣的 API,我更傾向於選擇返回偶數個中的第一個中點。

為什麼呢?

算法題都是工業生產中一些問題的抽象。比如說我們找中點的目的是為了把這個鍊表斷開,那麼返回了 3,我可以斷開 3 和 4;但是返回了 4,單向鍊表我怎麼斷開 4 之前的地方呢?還得再來一遍,麻煩。

Solution方法一、

這題最直觀的解法就是可以先求這個鍊表的長度,然後再走這個長度的一半,得到中點。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
        if(head == null) {
          return null;
        }

        int len = 0;
        ListNode current = head;
        while(current != null) {
            len++;
            current = current.next;
        }

        len /= 2;
        ListNode result = head;
        while(len > 0) {
            result = result.next;
            len--;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快慢指針

我們用兩個指針一起來遍歷這個鍊表,每次快指針走 2 步,慢指針走 1 步,這樣當快指針走到頭的時候,慢指針應該剛好在鍊表的中點。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return slow;
    }
}

這兩個方法孰優孰劣呢?

網上很多說什麼方法一過了兩遍鍊表,方法二隻過了一遍。

但其實,但是方法二用了兩個指針來遍歷,所以兩個方法過的遍數都是一樣的。

它們最大的區別是:

方法一是 offline algorithm,方法二是 online algorithm。

公司裡的數據量是源源不斷的,比如電商系統裡總有客戶在下單,社交軟體裡的好友增長是一直在漲的,這些是數據流 data stream,我們是無法計算數據流的長度的。

那麼 online algorithm 能夠給時刻給出當前的結果,不用說等數據全部錄入完成後,實際上也錄不完。。這是 online algorithm 比 offline algorithm 大大的優勢所在。

更多的解釋大家可以參考 stack overflow 的這個問題[1],連結在文末。

例 2:判斷單鍊表是否有環

思路:快慢指針一起從 head 出發,每次快指針走 2 步,慢指針只走 1 步,如果存在環,那麼兩個指針一定會相遇。

這題是典型的龜兔賽跑,或者說在操場跑圈時,跑的快的同學總會套圈跑的慢的。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slow == fast)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這題有個升級版,就是要求返迴環的起點。

例 3:返回有環鍊表的環的起點

這題我感覺不全是個算法題了,還是個數學題哈哈。

先擺出結論:

再用 2 個指針,一個從頭開始走,一個從 M 開始走,相遇點即為 cycle 的起點。

我們先看抽象出來的圖:

假設快慢指針在 M 點第一次相遇,

這裡我們設 3 個變量來表示這個鍊表裡的幾個重要長度:

注意:因為環是有方向的,所以 Y 並不是 Z。

那其實我們唯一知道的關係就是:快慢指針在 M 點第一次相遇。這也是我們最初假設的關係。

而快慢指針有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快指針走的長度永遠是慢指針走的長度的 2 倍。

相遇時快慢指針分別走了多少的長度呢?

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個 2 倍的關係,列出下列等式:

2 * (X + Y) = X + Y + kL

所以 X + Y = kL

而我們注意到:Y + Z = L,那麼就能得出 X = Z。

所以當兩個指針,一個從頭開始走,一個從 M 點開始走時,相遇那點就是環的起點,證畢。

來看下代碼吧: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tect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slow == fast) {
        ListNode x = head;
        ListNode y = slow;
        while(x != y) {
          x = x.next;
          y = y.next;
        }
        return x;
      }
    }
    return null;
  }
}

這題還有個應用,就是找一個特定數組裡重複的數字,這裡就不展開了,大家感興趣的去做一下吧~

接下來我們聊聊 dummy node 這個技巧。

Dummy node

Dummy 的中文是「假」的意思,dummy node 大概可以翻譯成虛擬節點?有更地道的說法的話還請大家在評論區告訴我呀~

一般來說,dummy node 的用法是在鍊表的真實 head 的前面加一個指向這個 head 的節點,目的是為了方便操作 head。

對於鍊表來說,head 是一個鍊表的靈魂,因為無論是查詢還是其他的操作都需要從頭開始,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嘛,抓住了一個鍊表的頭,就抓住了整個鍊表。

所以當需要對現有鍊表的頭進行改動時,或者不確定頭部節點是哪個,我們可以預先加一個 dummyHead,這樣就可以靈活處理鍊表中的剩餘部分,最後返回時去掉這個「假頭」就好了。

很多時候 dummy node 不是必須,但是用了會很方便,減少 corner case 的討論,所以還是非常推薦使用的。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直接來看題~

例 4:合併兩個排好序的鍊表

這題有很多種解法,比如最直觀的就是用兩個指針,然後比較大小,把小的接到最終的結果上去。

但是有點麻煩的是,最後的結果不知道到底誰是頭啊,是哪個鍊表的頭作為了最終結果的頭呢?

這種情況就非常適合用 dummy node。

先用一個虛擬的頭在這撐著,把整個鍊表構造好之後,再把這個假的剔除。

來看代碼~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erge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 {
    if (l1 == null) {
      return l2;
    }
    if (l2 == null) {
      return l1;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ListNode ptr = dummy;
    while (l1 != null && l2 != null) {
      if (l1.val < l2.val) {
        ptr.next = l1;
        l1 = l1.next;
      } else {
        ptr.next = l2;
        l2 = l2.next;
      }
      ptr = ptr.next;
    }
    if (l1 == null) {
      ptr.next = l2;
    } else {
      ptr.next = l1;
    }
    return dummy.next;
  }
}

這題也有升級版,就是合併 k 個排好序的鍊表。本質上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需要重寫一下比較器就好了。

例 5:刪除節點

這道題的意思是刪除鍊表中某個特定值的節點,可能有一個可能有多個,可能在頭可能在尾。

如果要刪除的節點在頭的時候,新鍊表的頭就不確定了,也有可能是個空的。。此時就很適合用 dummy node 來做,規避掉這些 corner case 的討論。

那這題的思路就是:用 2 個指針

如果 curr == 目標值,那就直接移到下一個;

如果 curr != 目標值,那就把 prev 指向它,接上。

這題需要注意的是,最後一定要把 prev.next 指向 null,否則如果原鍊表的尾巴是目標值的話,還是去不掉。

代碼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ListNode prev = dummy;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curr != null) {
      if (curr.val != val) {
        prev.next = curr;
        prev = prev.next;
      }
      curr = curr.next;
    }
    prev.next = null;
    return dummy.next;
  }
}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了

相關焦點

  • ​LeetCode刷題實戰148:排序鍊表
    今天和大家聊的問題叫做 排序鍊表,我們先來看題面: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sort-list/Given the head of a linked list, return the list after sorting it in ascending order.
  • 排序鍊表
    Sort List 排序鍊表(Medium)(JAVA)題目描述:Given the head of a linked list, return the list after sorting it in ascending order.
  • 盤點那些必問的數據結構算法題之鍊表
    如在Linux內核代碼,redis源碼,python源碼中都有使用。除了單向鍊表,還有雙向鍊表,本文主要關注單向鍊表(含部分循環鍊表題目,會在題目中註明,其他情況都是討論簡單的單向鍊表)。雙向鍊表在redis中有很好的實現,也在我的倉庫中拷貝了一份用於測試用,本文的相關代碼在 這裡。
  • 【41期】盤點那些必問的數據結構算法題之鍊表
    0 概述鍊表作為一種基礎的數據結構,在很多地方會用到。如在Linux內核代碼,redis源碼,python源碼中都有使用。除了單向鍊表,還有雙向鍊表,本文主要關注單向鍊表(含部分循環鍊表題目,會在題目中註明,其他情況都是討論簡單的單向鍊表)。雙向鍊表在redis中有很好的實現,也在我的倉庫中拷貝了一份用於測試用,本文的相關代碼在 這裡。
  • 一日一力扣|第49天:回文鍊表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加小星星✨濤哥給你我所有~今天是 Kevin 的算法之路的第
  • 如何讓員工服從管理的21點技巧,90%的人都說好……
    在這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無論社會企業還是醫院,都離不開優秀的管理制度。那麼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創業人,或者一名管理者?其實非常簡單,員工管理並不複雜,主要看兩個要素:一個是想不想幹,第二個是能力夠不夠。管理員工如何做到張弛有度?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則故事。
  • LeetCode-109.有序鍊表轉換二叉搜索樹(Convert Sorted List to Binary Searc...)
    有序鍊表轉換二叉搜索樹給定一個單鍊表,其中的元素按升序排序,將其轉換為高度平衡的二叉搜索樹。本題中,一個高度平衡二叉樹是指一個二叉樹每個節點 的左右兩個子樹的高度差的絕對值不超過 1。示例:給定的有序鍊表:[-10, -3, 0, 5, 9],一個可能的答案是:[0, -3, 9, -10, null, 5], 它可以表示下面這個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樹: 0 / \ -3 9 / / -10 5來源:力扣(LeetCode)連結:
  • 每日一刷之劍指Offer(5)從尾到頭列印鍊表
    題目快速預覽解題思路(1)遞歸遍歷鍊表輸出
  • 十個Excel小技巧,個個你都用的著
    小夥伴們好啊,今天老祝繼續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幾個Excel小技巧。
  • 6個小技巧分享給你
    也是有技巧的,6個技巧分享給你。 自己創業小技巧一:投資成本控制在最低別舉債,別孤注一擲,別拿一家老小、朋友親戚們的所有積蓄為你的「創業夢」做奠基,一則創業成功率沒你想像得那麼高,二則這樣的創業壓力你很難承受得住。你需要找到依你現有的資源與能力、特長更適合投資的創業項目,最好只需要少量現金投入。
  • 美容師寫好年終工作總結的基本內容
    美容師的年終工作總結那麼美容師的年終工作總結怎麼寫呢?接下來小編來為你講解美容師寫好年終工作總結的基本內容。美容師工作總結的內容分為以下4個部分:1、基本情況這是對美容師的自身情況和形勢背景的簡略介紹。自身情況包括美容師所美容院的名稱、美容師的工作性質、美容師的主要工作任務等;形勢背景則包括美容行業的國內外形勢、有關美容的政策、指導思想等。
  • 令狐衝老師的動態規劃總結
    這種思想的本質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問題(假如用2-3個參數可以表示),是通過規模比較小的若干問題的結果來得到的(通過取最大,取最小,或者加起來之類的運算)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動態規劃的核心——狀態轉移方程都長成這樣:* f[i][j] = f[i - 1][j] + f[i][j - 1]* f[i] = max{f[j] if j < i and …} + 1
  • 腦葉小總結1(2)
    歡迎來到今天的小總結,今天的小總結內容是黎明的幾個考驗以及個人一周目打法總結。二周目估計黎明就用不著打了吧。
  • 分列小技巧,用了都說好
    Excel中的數據分列,想必大部分朋友都使用過
  • 我用了半小時,學會了36個PPT小技巧.
    所以本周的福利,是暢銷書《 PPT 設計原理》的作者、在線 PPT 課程播放量超 3000 萬,擁有三年培訓行業一線教學和實踐經驗的 PPT 設計師雅客老師,為大家錄製了《 36 個提升 PPT 水平的小技巧》的課程。
  • 6個超實用Excel小技巧,用了都說好!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星標★不迷路大家好,我是小智。
  • Excel技巧用的好,年終獎200都嫌少
    小夥伴們好啊,今天老祝繼續和大家分享一組Excel中的小技巧,點滴積累,也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 年末總結又來了,資料處理太麻煩?幾個excel神技巧幫助你
    年底總結資料堆積成山,又是各種加班弄東西,除了瘋狂吐槽之外還能怎麼辦?
  • 這3個PPT小技巧,也太太太好用了吧!
    其實把這些技巧組合起來,可以延展出更多變化!一起來看看今天要分享的 3 招 PPT 小技巧吧~大家好呀~今天的文章簡單粗暴,分享 3 個我最喜歡的 PPT 技巧,每一個都非常簡單,但相互組合,卻可以延展出很多變化。
  • 老外總結的編程技巧
    2.閱讀好的且具有挑戰性的編程書籍(Read a good, challenging programming book)從書中你將學到很多,雖然實踐很重要,但通過閱讀好的且具有挑戰性編程書籍是你改變思維方式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