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想學英語、學PS、想改變卻做不到?也許你缺乏誘因和內驅

2021-02-13 Talking大學生

Assassins-Creed-PoP-header

最近有幾位朋友來問我:柔仙,有沒有什麼暑期能力提升/效能提升的課程可以推薦一下?

和去年某個時間點的我有點像,那時候的我也迫切想提升,做了一堆計劃買了一堆事,但大部分都擱置了。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於是問 ta,你最想提升的三種能力是什麼,為什麼想要提升?你的驅動力是什麼?

你的驅動力是什麼

愈發發覺驅動力的重要性。我可以和你分享我如何使用工具、可以發給你我覺得特別好的專欄,甚至我可以分享學習方法、記憶規律,但我無法讓你也像我一樣,每天幹坐著學習10到12個小時。

說說我的驅動力是什麼吧。內心好奇的、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說得上話的、有邏輯分析、被人欣賞的、財富自由的、可以任性的人。

我很難通過說些什麼寫些什麼,去影響、去推動一個人建立其內驅力。內驅力一定是你觀察世界、經歷過足夠多的事情,而後在內心中生發出來的。誰也沒有辦法硬生生地把它植入到你的大腦內。(除了高考,但認真複習高考背後也有驅動力)

驅動力可分為外部驅動和內部驅動,想要成事最好兩者都找一個驅動力、想清楚兩者分別是什麼,可以是什麼。這其實是挖空心思給自己「找需求」的過程。寫過一篇文章,戳藍字查看 |從800米倒數第一到每天跑4000米|堅持和人為製造需求

主動迎接振動

講完驅動力,說說誘因。誘因(incentive),驅使有機體產生一定行為的外部因素,是與內驅力向對應的概念。上面說的有能力、被人欣賞、財富自由,我以前就有這些內驅力,為什麼到這一年來,我才開始有所實現呢?

也許你需要一些誘因。就個人而言,我的誘因是參加了學校的創新創業先鋒訓練營,遇到一個喜歡的男生,看到很多很棒很厲害的人,和他們聊天,聽他們的人生哲學,看到他們的成長軌跡,和他們合作共事。內心沸騰,覺得「啊,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狀態!」

很少考慮外在的我,在發覺男神和我同一個城市讀大學,和他見面之後屁顛顛買了一堆護膚品,大一剛開學買的,現在還沒用完。喜歡上那個男生之後,又趁機開始運動化妝戴隱形,發現自己也可以美出新高度,賣萌不要臉也達到新高度,也就從四川盆地吉力馬札羅吧。

趁著這個機會,有內心撲通亂跳的小兔子陪著我打雞血,加上一直以來積蓄的勇氣、形成的好習慣,我開始真的採取一些行為,去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職業和生活狀態。

和朋友聊天,堅定考研。和 WeSchool Group 聊天,跨過認知的誤區。喜歡上一個人,去了解心理學,更深刻地自我覺察。和爸媽弟弟聊天,去調整他們的心情和狀態。這些大大小小的振動,既讓我更認知自己,又成為我的驅動。

寫過一篇文章:二十二歲,我主動去擁抱人生中的振動。怎麼樣,做一個自燃人不錯吧。內心存在驅動,時刻能被點燃,時刻迎接振動。booooom~

Assassins-Creed-PoP-header


你的驅動力是什麼?

你喜歡振動嗎?

來後臺和我們聊聊天吧



相關焦點

  • 暑假想掙外快嗎?肯德基向你發出邀請
    漫漫暑假,掙一筆錢也是不錯的選擇~百勝 | 肯德基暑期工介紹工作地點:北京歡迎你在北京暑期工作期間,住宿是百勝提供的標準間。費用為750每月。壓一付一店內吃飯為10元每餐。在帝都,這個價格相當便宜~大家懂的。
  • 有多少人想學一技之長?又有多少人放棄了?
    「老師,我感覺自己啥都不行,所以現在就特別想學一項技能!」「我最近想去學英語,找工作的時候,要我寫特長,好歹有個東西可以寫吧!」
  • 暑假打工心得
    這是一個最特別的暑假,第一次出來打工,第一次在沒有父母護著的情況下獨立做事,第一次知道掙錢難,第一次懂得父母辛苦上班的艱辛。漸漸的接觸到真正的社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各種棘手的問題。也許,這些人情世故真是我在校園裡永遠都學不到的。很感謝這次打工經歷,讓我的人生閱歷更加豐富,懂得了許多道理,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我真的開始慢慢接觸到了。
  • 用開言英語APP學英語後,你怎麼像換了一個人?
    也許西裝革履、也許長裙皮靴,每個人都光鮮亮麗。家人以為你過得很輕鬆,其實不過是在艱難的生活著。當你在職場上看到高大上的英文名片時,是否為自己不明白對方的職務而煩心?「說不出來,聽不明白」相信這是大多數在職場中摸爬滾打人的通病。如今很多職場人士為了不斷的提高自己,穩固自己的職場地位,利用業餘的時間用開言英語app學習英語。提升英語口語最重要的是敢於開口說,這是第一步。
  • 想學統計學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我認為首先要明確的是學統計幹什麼,如果有明確的作用,比如時間序列,市場調研這些,那麼推薦書籍各不一樣,統計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在實際運用中的偏重和變化還是蠻大的,如果不是有特別的目的,只是想要了解統計的話建議從理論基礎看起,再看一些實際操作的書會比較好。
  • 九轉領域39:為什麼你學的越多越迷茫?
    他把所有的心法都學會了,但是由於他的內心是抗拒使用武功的,他不喜歡打打殺殺,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都不使用,由於沒具體的練過招式,所以到用的時候就時靈時不靈的,有時能用出來,有時用不出來這個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你學的再多,學的再厲害的方法和思維,跟再牛逼的老師學,都沒用。秘籍厲害,師傅厲害,不代表你學了就厲害。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可是又不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怎麼辦?
    我整天都在想,我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生物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我要學這些科目呢?僅僅是為了考學校嗎?所以我直接翹課。不來上課,想要退學。尤其是那個時候還在看克裡斯納穆提的書。「弄清楚我們想做什麼是世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不但在青少年時代如此,在我們一生中,這個問題都存在著。除非你親自弄清楚什麼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則你會做一些對你沒有太大意義的事,你的生命就會變得十分悲慘。
  • 學做衣服到底要走多少彎路
    那也沒辦法呀,現在不像過去,那時的人是主動想學做衣服,動力在根子上都不一樣,現在就是開了學徒工資,這些人學起來還是三心二意的幹的不如人意。整個大環境下招服裝工人越來越難才造成了眼下的局面,這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事,只能是隨大流,慢慢培養了。
  • 想做個賺錢的律師,英語好重要嗎?
    」不過,學法律的人都學過英語,精通法律英語的人卻少之又少。即使是紅圈所律師,也經常會面臨這樣的窘境:收到對手方外資所律師發來的文件,典型的Native Speaker寫出來的材料——一個50+詞彙的段落,沒有一個逗號;文件裡每個單詞你都會,放在一起卻怎麼也理解不了對方律師的意思。不是律師們不夠努力,而是要學好法律英語太難了。
  • 學做代理 尋找商機 | 外貿英語
    那麼,要求做某家公司的代理該怎麼"開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I would like to discuss with you our agency of your electric fans.我想同貴方商談你們電風扇的代理問題。2、I wonder whether your firm is represented in our country.
  • 打工不如去創業,學飲品也許就是你的轉機!
    如果創業,在資金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90後小本創業做什麼好?在創業中,遇到問題要怎麼解決?今天小美就為你推薦潮流飲品課程飲品店裝修風格各異,有的溫馨輕快、有的時尚個性,百變的風格不僅為購物中心增添亮色,更能夠滿足不同偏好的消費者需求
  • 黑妞學一學 ▏如何才能在金融界出類拔萃?
    constraint就算沒有比optimization更重要,至少也一樣重要。大家一定要記得這句話。如果你還有時間的話,應該用生命努力鑽研constraint更多一點。如果你真的想站在金字塔頂端的話,這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標。在歷史上的金融創新能夠實現,大部分的狀況都是因為constraint的改變,而不是因為什麼偉大的財務專家發明了什麼東西。因為那些東西你發明出來,不能做還是沒有用。
  • 找不到目標和方向,怎麼辦?
    再如,奮鬥到30來歲,成家立業,孩子也過了需要人帶的階段,想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卻發現找不到方向,餬口不難,但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如果你或身邊的人,也有過「空心病」,那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
  • 管理很簡單,員工是看著領導學做事的
    因為一個人的性格很難改變,因此,最好一開始就找到志同道合的工作夥伴,而不是指望把人招進來後再去改變他。即使不是能力最強、最聰明的人,只要有心,他自然就會去學習,這樣的用人方式才是長遠之計。當然,主管自己的品德也很重要,一定要表裡一致,不能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此外,你要讓部屬感受到真誠,不能夠一邊奉承上面的人,一邊壓榨、欺負底下的人,那樣子沒辦法得到別人的尊重。
  • 那個面試被拒絕20次的女孩,給國外政府官員做了一場全英文演講
    如果你是一名大學生,你一定會有這樣一個困惑:當你的興趣愛好跟你學的專業不對口時,畢業後你會選擇做什麼工作?和你一樣,對於這個問題,我在內心糾結過無數次,最後,我選擇了我喜歡的事情。如果你曾經了解我,你一定知道,我最擅長和最喜歡的就是英語。如果你不了解我,沒關係,我給你來講述我和英語的故事。
  • 下班後做什麼,決定一個人的層次和結局(學UI設計必看)
    他們自然也知道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但真正到執行這個層面,他們往往又是做不到的。 人最痛苦的地方通常就在這裡,知道什麼是對的,知道應該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並且也不甘心面對做不到的後果。 所以,很多人的狀態是非常矛盾的,一邊吃喝玩樂,一邊又懊悔不已。
  • 想轉行IT行業?這是我給你最真摯的建議
    本文是我對你想轉行IT行業前最真摯的建議。任何事情,身處在外面,都有很多困惑和疑問。身處在內,都有很多無奈和憋屈。換個角度看世界,或許我們所面對的每一段經歷都是選擇與博弈的糾結與快樂,人生本來是不容易的。只不過多數時,你是感受不到不容易的。
  • 我不幸福,那天我想放棄了……
    這裡,我想討論一下我們的底層假設,到底什麼是「常態」。比如:人是一定要被管著才是常態嗎?你被管著工作的狀態,是最好的狀態嗎?學社老師們有很多被管著的經驗,大家的形容是就像帶著面具,不敢真實,明明有些事很擰巴,還是得硬著頭皮做。
  • 「你畢業後想做什麼」「em...不知道...」
    大一大二的我就一直保持著這種無欲無求的狀態,等到我快要大三的時候,薩德問題爆發了,學韓語的我突然變得極其焦慮,我真的怕自己畢業找不到工作,怕自己變成啃老族,我終於意識到如果我再不做點什麼我就真的廢了,我開始找很多份工作,讓自己變得很忙,我不知道我找的工作是否適合我,但我也想都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