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
然後高鐵上看到下圖。
瞬間更加明白了集體潛意識的重要性。
它剛好是你要做到的,你需要的,你想要完成的事情。
說目標規劃啊都行得通。
或者說標準啊準則都沒毛病。
當然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
試想有多少人可以嚴格要求自己落實到每件事上。
我覺得不太現實,盡力吧。
這個不存在KPI,因為特別認真呢,你就輸了。
總是這樣,需要平衡和協調,然後又相互轉化。
你懂便好。
【相遇】
第一次感受著我大鄭州兩個半小時到北京的高鐵返京。
上車睡和飛機睡一樣神速,睜眼兒已快到站。
忽然想起還沒和鄭州某妞兒告別,人家電話都追過來了。
呃,事實上,空間還是存在的。
但從意識上,人與人之間,某種頻率還是同步的。
你總能吸引到與自己同頻的人,也總能吸引到與自己互補的人。
沒錯兒,特定的性格,連朋友也會無意識的篩選掉。
一切隨緣吧。
然後又在下了高鐵後的十幾分鐘來了個催工作的。
其實連環催一直也沒離開過。我的自動屏蔽功能太強大了。
哇哈哈,必須到適合的土壤裡才能去做。
又回到了集體潛意識。
你在另一個集體潛意識中無法很好的轉換一些東西。不管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也不太重要。
最終,意識到,總比意識不到要好,就算意識到讓你覺得痛苦。
人嘛,不能總自我麻痺,偶爾玩兒一次也就行了。
我們很清楚想法和態度的改變是一回事兒,而行為和實現的改變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兒。
所以,我們需要不時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也就是跳出來。
相信,世界很大,許多事物,總在你的視線之外。
不要被一隅所遮蔽。
嗯,忽然想起善友教授的「思維遮蔽性」,向內核深入的朋友們,建議都去聽下,去哪兒聽可以私信我。
【當下】
六天,在三個不同的場景中切換。
更容易看懂集體潛意識,這也是我著急把它寫出來的原因。
我知道,如果錯過今天,就沒有這篇推文了。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土壤,選擇清醒哪怕會有痛苦,選擇有希望並正向,選擇豐盛與有愛。
嘗試,嘗試,嘗試。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句話可說的點太多,其實都按照自己理解就好。
如果不知道選擇什麼,就去選擇最想逃避的事情。
簡單直接。鏗鏘有力。越挫越勇啊。
不要為放棄正名,所有可以放棄掉的,都是為不想繼續尋找藉口和理由。
沒啥好總結。
喝茶,喝茶。
感謝過往幾天相遇到所有的你們。
歡迎打賞,我來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