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左右的人,被迫的「高不成,低不就」。最底層的職位,不是他們不想幹,只是部門主管都是90後了,讓他們去管理70後的下屬,肯定不好管。
50後、60後、甚至70後那代人,大部分城鎮居民都是有固定穩定的體制內工作的,大部分70後大學畢業也包分配的,40歲在國企正是事業和仕途的如日中天的時期。但是,不包分配正式施行是從1996年開始,在1998年後開始大規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製度。到了80後,大部分人包括「非名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就沒有這樣的穩定職業生涯了,很多人都打拼在民營企業,隨時都有失業的可能,甚至還有好多人常年失業在家沒有穩定工作。
40歲的人不好找工作,這是不爭的事實。
首先,40歲左右的人,如果學歷不夠硬,是求職的硬傷。最年輕的40歲人,當屬1980年出生的朋友,以及70後,由於當時高校還未擴招,大學畢業生的含金量還非常高,想要考大學本科,真的可以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考上了就是天之驕子。對於那些沒有讀大學的70後,沒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敲門磚,就算一身本領,想要找一份大企業的好工作,基本沒戲。
其次,40歲左右的人,不可否認,精力比不了20多歲的小夥子,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身邊有太多需要照顧的人和事。這就會讓一些公司的HR格外的介意,如果自己不能與時俱進的不停保持學習的習慣,職場競爭力就會嚴重下降,找工作自然就難。
第三,40歲左右的人,被迫的「高不成,低不就」。最底層的職位,不是他們不想幹,只是部門主管都是90後了,讓他們去管理70後的下屬,肯定不好管。很多不在意面子的40歲的人,可能去開滴滴了,賺個辛苦錢的同時繼續找工作。40歲已經被家庭徹底捆綁在一個地方,熟悉的城市、熟悉的生活、熟悉的行當,一般不願意冒險去開闢新天地、嘗試新領域、嘗試新生活,這樣,擇業範圍就縮小了很多。
不過,小馬哥作為即將進入40歲的人,非常了解40歲左右的人的心態,其實也是有自己的優勢,經驗、技能、資源其實都更靠譜,也更穩定。
最近看了奇葩說第七季的海選,有一個中年媽媽讓我印象深刻(放視頻),不管是70後還是80後,都是大風大浪過來的,他們可能一個孩子,可能兩個孩子,包括中年女性,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好的經濟條件和成長環境,養家餬口的壓力還是蠻大的,所以70後和80後的責任心一定會讓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飯碗。
職場的HR和老闆們,如果你遇到一個願意拼搏的70、80後,請善待他們,因為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天,每個人也都會遇到自己的職業困境。
小馬哥給40歲左右的朋友的建議是:
1. 最主要的是要樂觀!不斷的學習,保持鬥志。
2. 別閒著。現在只要是肯勞動,餓不著。哪怕做個代駕和滴滴司機。
3. 學投資,科學理財,半輩子了怎麼也要有點兒積蓄,沒有收入也務必把存量的資產配置做好
4. 社保的職工養老保險務必要堅持交到退休
5. 在孩子的教育多投入,培養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