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只看結果,可你得享受過程

2021-02-25 丹姐自留地

01

早上起床,她迷迷糊糊地抱著牙刷,洗面奶去洗手間洗漱。洗好之後,她感覺清醒了很多。於是,回到房間,她把昨晚亂放的物品放到原位,疊好被子準備開始晨讀。

在此之前,因為看時間需要,她在醒來的時候看了一次手機。

為了更專注地讀書,她打開手機,定了一個30分鐘的倒計時。隨著滴答滴答的聲音響起,她開始趴在書桌前的椅子上看書。過了好久,她嗯亮手機,發現才過去了5分鐘,心理念叨著時間過得好慢,又過了好久,她又嗯了下手機:「怎麼才過去11分鐘。」

她覺得她在書桌前呆不住了,於是她蹦蹦跳跳地跑到床上,趴在床上看書。翻到的那一頁正好講:要學會在路上觀察別人。於是,她想起來自己視力不好,最近都沒有戴眼鏡。她戴著書,跑到放雜物的抽屜旁邊開始找眼鏡。

找到眼鏡之後,她開心地戴上眼鏡。她沒有回到床上,又跳到地毯上去看書,期間她跑去書桌上看了一次時間,還有4分鐘。

當倒計時聲音急促地響起時,她一躍而起衝刺般地跑到書桌前摁掉鬧鐘。

漫長的30分鐘。

02

她過分地關注時間,反而忽略了事情本身。所以,第一次嘗試「吃掉番茄」的時間管理法以失敗告終。

「吃掉番茄」是指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時間管理工作法裡面的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很多人因為實踐這個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擺脫了拖延症。

不論是踐行一個時間管理方法,還是寫策劃方案,或者是做一頓飯,我們越來越追求結果。很多時候,為了追求結果,人們往往忽略過程。

那麼,很多人都會說,在職場中,老闆只看結果。沒錯,在我開始帶團隊之後,我也變成了那個不講感情只看結果的人。老闆才不管你的過程呢,他只要一個漂亮的結果。很多人就會迷惑了,我到底應該追求結果還是過程?

我的原則是:給老闆,一個漂亮的結果,對自己,一定要注重過程。以結果為目的,但也要注重自己在過程中全身心投入。

03

最近,特別火的電視劇《歡樂頌》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關關是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的實習生。和她一起實習的米雪兒因為感冒,把自己寫了一半的文案拜託關關完成。關關完成之後,沒有檢查米雪兒完成的部分,便在文案結尾處籤了名字。結果,米雪兒完成的部分出現了最基礎的數字錯誤。經理大發雷霆,把關關大批特批了一頓,並要她寫一份檢討。

關關因為這件事,特別傷心委屈,跟金融高管安迪哭訴。安迪說:「如果我是你的經理,我也會那麼做。我只看結果,那份文檔最後籤的是你的名字。那麼,你就要對你的文檔負責。我不管你跟米雪兒之間發生了什麼,我只看結果。」

04

老闆,只看結果,你要交給老闆一個漂亮的結果。而對自己而言,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你對自己經手的每一件事負責,享受那個過程中自己的付出,而不是敷衍了事。過程不用心,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假如關關對自己經手的事情負責,認真檢查了所有的文檔,也不會被領導罵。

工作久了,人難免會疲軟。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經驗越來越豐富,人會本能地鬆懈。大部分都會停留在這個階段,完成的任務不至於被批評,也不會太出色,就是所謂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此,人會本能地停留在舒適區,不會再想著交出更漂亮的答卷,也因為工作熟練,不會去用心享受過程。所以,大部分人都這樣輕鬆又不走心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一份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工作。

努力讓自己的工作時長和工作成果成正比,而不是度過了安全期,停留在工作的舒適區。對於每一個老闆交代的任務都能夠交出一份漂亮的、超過老闆的預期,自己也願意用心去享受做事的過程,用盡全力做好,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機會和資源。

沒有不識人才的老闆,只有不走心的員工。出色的完成任務是工作,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飯碗,享受過程,對自己經手的事情用心負責,是對自己肯定負責任的表現。一個是飯碗,一個是自我實現的意義,兩者同等重要。老闆只看結果,可你得學會享受過程。

白教主

一個漂在上海的北方姑娘


微信ID:白教主的手札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轉載約稿授權

微信:446182471

相關焦點

  • 良好人際關係是過程和結果的平衡
    良好人際關係是過程和結果的平衡人際關係的目的是能得到結果,有物質的,如金錢、地位、工作等;也有精神的,如安全感、認同感、歸屬感等。人際關係的建立,則是一種過程,如用什麼方法和多少時間去建立。因此,人際關係與其他任何事情一樣,一是處理問題的方式,即過程,二是結果,即實質。我們不能將人際關係的本身和所得到的實質利益相混淆,要想在人際交往中取得好的結果,著眼於結果本身很重要,但更應重視人際交往的過程。何先生和陳先生是高中同學,都從事小商品生產的小微企業主,他們的另一位張姓同學在環保部門當主管領導。
  • 什麼辭職理由老闆批得最快?
    因為我上班已經有好幾年了,也算是傳說中的職場老油條呢,那麼辭職理由如何寫老闆才批的最快呢?首先我們得看下,辭職時間期限,根據勞動法規定,員工辭職如果沒有特殊約定正常情況下最多一個月就能走了,這也就是說你交了辭職書,不管怎麼樣一個月就能走了。
  • 程式設計師自購老闆椅被HR搬去老闆辦公室:不能享受這麼好的椅子
    這是發生在某網際網路初創企業的真實案例,一名程式設計師大哥自購的老闆椅不見了,結果發現是HR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搬去了老闆辦公室,這名HR還聲稱創業階段開發不能享受這麼好的椅子。這名程式設計師瞬間暴走,怒懟HR,稱這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如果想拍領導馬屁,請用自己的物品拍。本來事情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名程式設計師被開除了。
  • 雪球網訪談——我們不在意結果,在意過程
    能力圈是你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當然它是動態的和立體的,如果你的認知能力可以延展的話。而經過自知之明的修煉之後,你才能明白自己的能力圈。之後才能進行科學的訓練。 4.能力圈是結果,而自知之明是過程,是一種修煉的方式,在這之後的過程是科學的訓練,您是怎麼訓練的? 科學的訓練比較簡單。有很多範式的東西。大家都能找到很多的資料。早期肯定是多看書,看經典的書。
  • 老闆不在,你要幹得更好
    當今每一個老闆要找的人基本上是同樣的---能積極主動去工作的人。
  • 可能性或不可能性,一樣都是過程和結果的選擇
    很顯然,可能性帶來的結果是成功或失敗兩者取其一,而非可能性看似只有失敗一種結果。至於說要把不可能性變為可能性,討論的意義超出了話題,就像以前常說的「人定勝天」,或者說「要戰勝大自然」,完全是人類的主觀想像罷了。成功和失敗是相對意義的,我們選擇去挑戰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成功了並非一定代表是最終的結局,成功或許只代表著新的開始,它的後續充滿著變數,甚至是風險。
  • 你只需要看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推薦信,你只需要看這一篇,所有疑問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推薦信,顧名思義,是一封向學校推薦你的信。通常來說,一封推薦信會長這樣。第一段:我是誰,我跟申請人的關係(認識時間、接觸頻率),我對TA的看法總結,TA跟peers相比有多優秀,優秀在哪。第二三四段:分別寫三個優點。
  • 你的「囤積症」,得治!
    他一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在給他的手機治病,心煩意亂,嘴裡還叨叨著「這搞的,一整天啥也幹不了」。我在旁邊看著他,默默地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跟他說「手機的病不難醫,你的病才得趕緊治啊。」他回頭看我「什麼病?」我一字一頓的說「囤——積——症」。
  • 幹得累死累活不如寫ppt的…2019年第一首刷屏神曲誕生!你敢@老闆不?
    只會為老闆的朋友圈高歌。歌詞精彩內容文字版什麼獨立人格,什麼誠信負責,只會為老闆的朋友圈高歌。領導隨口一說,立刻討好跟著,項目馬上啟動不計後果。小程序做了幾個,就連APP也沒放過,做完就完了也不關心結果。您混完資歷走了,只剩下髒亂差了,轉場同業機構職位升了。什麼節操品格,什麼職業道德,只會為人民幣瘋狂的高歌。爛攤子從沒管過,吹牛從沒停過,之前的PPT繼續白話。一線工作從沒去過,客服電話從沒停過,借用戶和員工的名義去胡說。
  • 陳瑋:如何管理你的老闆
    我發現,很多中高管的不開心主要來自於自己的頂頭上司,在這裡簡稱老闆。於是有一個問題就出來了,怎樣與老闆相處?甚至更進一步,怎樣管理自己的老闆?有些人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管理自己的老闆,只知道管理好自己的團隊就好了,處理好與同僚的關係就好了,還需要管理與老闆的關係啊?為什麼?我想,首先你工作的好壞,主要是你的老闆來定義的。
  • 只會當老闆的僕人,你永遠不會成功
    >全世界最頂尖的麗池酒店,他們的座右銘是這麼說的:「我們是一群為女士與紳士提供服務的女士與紳士。」僕人,是被動接受命令;主人,是主動為客人著想。僕人常把「I am sorry」掛嘴邊;主人則總能充滿信心的對貴客說:「I can do for you」。到餐廳用餐,我最怕遇上「講了等於沒講」的服務生。「你最推薦哪道菜?」他回答:「都不錯耶!」再問:「賣最好、廚房備料最多的菜色?」他回答:「這每天都不一定喔。」問了十幾分鐘,還問不出哪樣好,這就是典型「沒自信」的服務。
  • 節操與恥度齊飛的「R級」X喜劇,這片一定要背著老闆看!
    光看海報,就知道影片中的三位老闆是什麼德行了,如同他們腦門上的三個單詞:psycho,神經病;nympho,性癮者;tool,缺心眼。故事的主人公是和我們一樣苦逼的上班族,分別就職於不同的公司,遇到的老闆卻各有各的奇葩,他們三人深受其害。
  • 老闆拖欠200萬工資不給,離職員工集體仲裁,老闆:給2千愛走不走
    最近在職場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老闆拖欠200萬工資,離職員工說要集體仲裁,隔天老闆:只能給2千,愛走不走。結果隔天收到微信蒙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該員工說老闆拖欠了幾十個員工的工資,總共加起來有200多萬,可是員工所在的公司倒閉了,老闆不想給大家發工資了。問題的關鍵老闆不是沒錢,而是不想發工資,僅此而已。
  • 決策過程中的4類角色
    合作的過程中「達成共識」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在團隊中,如何做出讓各個相關方、利益方都滿意的決策,不僅僅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成年人甚至在工作場景中,都無法很好地處理團隊決策這一難題,以至於經常出現員工辛辛苦苦提案、老闆無視方案拍腦袋決策的場景。本書中給出的DPIV模型是很好的團隊決策的解決方案,所以特地把這一段拎出來分享。
  • 春風十裡,不及老闆給你加薪~
    一年之計在於春,能不能在2017年加薪也就看這個節骨眼兒了。申請加薪這件事很多人都想過,也有人真正去做了,但是卻不可能都如人所願。申請加薪,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然加薪不成,反倒給老闆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那可真是得不償失。掌握一些談加薪的小技巧才能成功加薪又讓老闆認可。那麼,怎樣的技巧才能成功加薪呢?往下看!
  • 是老闆為你打工,還是你為老闆打工(經典)
    以老闆的眼光和態度投入工作,創造最大價值,遲早有一天,你是公司最重要的那個人!三個經典故事改變你的職場生涯故事一:你的心過門了嗎? 洞房花燭夜,當新郎興奮地揭開新娘蓋頭,羞答答的新娘正低頭看著地上,忽然間掩口而笑,並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第二天早上,新郎還在酣睡,新娘起床看到老鼠在吃大米,一聲怒喝:該死的老鼠!敢偷吃我家大米!"嗖"一隻鞋飛過去,新郎驚醒,不禁莞爾一笑。
  • 【管理英文】什麼是過程指標?什麼又是結果指標?
    」和「結果」指標。結果性指標通常以「產出」為導向,易于衡量,但難以改善或影響;過程性指標通常以投入為導向,難以衡量,且易於影響。明顯的結果指標,易於測量。你按比例走,就有答案了。但你是如何真正達到你的目標的呢?對於減肥,有兩個「過程指標」指標:1卡路裡攝入和2燃燒的卡路裡。這兩個指標容易影響,但很難衡量。當你在餐館點午餐時,菜單上沒有列出卡路裡的含量。如果你是我,你不知道你一天燃燒多少卡路裡。
  • 【勵志】讓老闆離不開你,只需悟透1個字(老闆和員工必看)
    1要讓自己成為老闆的親人如果一個人進入到一家公司,在很長時間內,你都不能夠跟老闆走近,不能夠認同老闆的價值觀與事業,你就很難成為老闆真正的親人因此如何真正理解老闆的文化,價值觀與事業,並且積極主動的去為之做好,你就從一個新人變成老闆的親人。
  • 當老闆,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感動了無數老闆)
    一旦踏入老闆這個職業,人生真的徹底變了!因為你會突然發現,等待你的不再是夢想中有錢人的生活,而是各種問題、各種艱辛、各種負債、各種壓力.對員工、對股東、對社會的重重負擔、風險,只有你一個人在真正承擔。還要沒日沒夜思考未來、規劃前景。
  • 員工就是用來極限壓榨的,看完文章,你是老闆也會這麼做!
    現在很多領導和老闆對下屬員工都是利用到極致和壓榨到極致,是不是這類的老闆就做不大,做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