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 | 做壞事與不做好事,哪個更應受到譴責?

2021-02-08 讀者

在電車問題裡,哲學家湯姆森特別關注的是:積極的作為與消極的不作為之間,道德上存在著怎樣的差異。


因為我們常常覺得,做壞事比不做好事更應該受到譴責,即便兩者造成的結果相同。請想像一下:


你參加選美比賽,跟競爭者一起在舞臺後方等待登臺,當坐在你旁邊的女孩站起來、往舞臺前走去時,你看見她的衣服上染到一大塊咖啡汙漬。你本來可以把她叫回來,但是轉念一想,這樣你就少了一個競爭者,獲勝的機會就更大了,所以就沒說話。


這種行為已經不太好了,但是再請你想像一下,這塊咖啡汙漬就是你偷偷倒在她的衣服上的,那這是不是又糟糕許多?是的話,為什麼?


為什麼動手殺死兒童,比起讓兒童餓死,是更壞的事?前者我們永遠不會做,但是我們天天讓後者發生,所以,在殺害跟讓人死亡之間,一定存在道德的差異。



不過光是說「沒做的事就沒有罪過」是不夠的,因為誰要是沒有給他養的貓咪喝水,以至於貓渴死了,那他雖然沒做什麼,但還是有罪過。有些人甚至會說,是他造成了貓的死亡,儘管他實際上什麼事也沒做。


積極的作為跟消極的不作為之間的差異,是很難界定的。而且為什麼其中一個比另外一個更壞,也並不很清楚。


假設你預謀把兄弟淹死在遊泳池裡,這麼一來就不用跟他均分遺產,你開車去他家,看到他正在遊泳池例行性地來回遊泳。可是突然間,他因為心肌梗死叫喊了起來,你只是看著兄弟在痙攣中呻吟著,然後淹死在池裡。這個結果,比起你動手把他淹死,不是一樣壞嗎?還是只要動手,在道德上就一定會更受到譴責?


事實是,法律上確實


就是如此。


不光是我們的直覺,刑法也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著重區分殺人與任人死亡的差別。對此,也許有一個簡單的解答:殺人之所以比任人死亡更糟,是因為殺人一定也包括任人死亡。


如果我把小孩推到水裡並任其淹死,就等於同時犯了兩個錯誤:推到水裡及袖手旁觀。但如果我看到有人把小孩推到水裡讓他淹死,那我只犯了一個錯誤——袖手旁觀。儘管這也夠壞了,但是比不上積極動手那麼壞。


相關焦點

  • 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
    曝料、合作請加微信:421094961華州之家 官方交友QQ群:62218274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對於這件事,有的網友認為年輕人多試試錯不是壞事,有的網友則吐槽95後三心二意,吃不了苦。95後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什麼職業?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好事壞事呢?
  • 不吹不黑 | 這些用PPT做的動圖,你更喜歡哪個?
    經常看我們推送的大佬應該記得,我們一直以來用的版頭是這樣的:(不經常看的大佬有空翻翻就好...)不過現在,我們這群喜新厭舊的人構思的版頭是這樣的:新媒體管家和舊版頭不同的是,這幾個預備版頭不是代碼,而是動圖,而且是用PPT做的。
  • 年輕人總愛問「為什麼」,不是壞事
    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習慣了另一種成長環境:掌握了更豐富信息的同時,也受到來自更多方面的影響,比如來自父母、學費高昂的大學以及頂尖僱傭企業的影響。最開明的組織認為這種「需求」不完全是壞事。事實上,他們將年輕員工提出的問題,視為想為組織做出貢獻的表現。他們還將其視為充分利用員工抱負、能量和熱情的機會,這些也是企業在僱傭年輕人時的首要考慮因素。
  • 一圖 | 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95後7個月!
    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 近日,#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 大數據工程師簡歷怎麼寫,更受到HR青睞?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大數據工程師簡歷怎麼寫,更受到HR青睞?通常來說,HR篩選簡歷,比較關注的幾個部分如下:畢業學校以及學歷,對應的專業或者研究方向。工作年限。工作經歷,即跳槽史。項目經歷。對於自己擅長東西的總結匯總。
  • 為什麼很多優秀的吊車司機一輩子打工,做不了老闆?(話很傷人,但很真實)
    很多優秀的吊車司機,辛苦了一輩子也還是個打工的,在提到自己的老闆時,不禁有些憤憤不平:我為什麼成不了吊車老闆?我明明比老闆還優秀啊!那麼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其實你做不了老闆,不是你的能力不行,最大的原因,是你沒有做為吊車老闆所要具備的承受力!
  • 把興趣當工作,是壞事?
    這邊想說的一點是,我大學在成都,畢業後回到家鄉工作,但這兩年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回成都工作生活,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別人的影響,看到那些還留在成都的同學,就覺得很羨慕。大四的時候,迷迷茫茫的考了研但失敗了,參加了國企招聘後來就進了,好像一切都很順其自然。其實我在這段過程中,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 說好話 行好事
    說好話  行好事       《增廣賢文》有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論不搖碧蓮的三個境界
    接著便是什麼難懂的話語,什麼「君子固窮、知者也」孔乙己雖不承認幹了壞事,但也沒說自己幹了好事。這樣的人活得糾結,終將被釘在「雙標狗」的恥辱柱上。這種人我瞧不上。最後要說的這種不要臉那才是屹立於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收割者。
  • 職場上,領導不信任,還受到同事排擠,你可以嘗試這樣做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職場中,你可能會突然發現領導不信任自己了,嚴重的時候還處處針對自己,同事也開始排擠你,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發生在新人的身上的次數尤為多一些,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和「為富不仁」哪個才對?
    這兩個觀點,您更傾向於哪一個?  奶老師答: 我說下我的個人經驗。 大家混社會,最常見的誤區並不是習慣性把人想的太壞,而是把人想的太好。 對己要求,不做壞事我覺得就足夠了。 但是對外,還是多長几個心眼比較重要。 所以這道題真正正確的選項是,你應該要相信: 窮生奸計+為富不仁。 這才是社會的真實樣貌,也是我這麼多年的見識。
  • 自已比別人更可能成功?——過度樂觀及其影響
    好事兒與自己有關,自己不會受到傷害,而別人則有更大可能與壞事相伴,成為不幸事件的犧牲品。這就引出「過度樂觀」的話題。       心理學家認為,過度樂觀是一種認知偏差,反映了個體對未來正面結果或者狀態的預期,評價的對象是外部事件和環境。       社會認知是社會心理學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認知革命中興起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它關注我們如何理解自我、他人與社會。
  • 如何做才能讓自己心理平衡?
    本來這事我妥妥贏,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當時等真的鬧起來了好像腦子一片空白,考慮的東西很多,理性開始上來了,反而心軟了,覺得這樣好像自己要害人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好了。一方面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得理不饒人,一方面又不想讓對方小人得志,想著該怎麼解決妥當,猶猶豫豫的反而讓對方佔了上風了。
  • 為什麼單位幹活越多、能力越大的人越不受待見?
    #工作 199
  • 辰頤物語||2021年,我依然選擇做微商!
    如果真有發發朋友圈就能月入過萬的好事,不用那麼辛苦的工作,短時間暴富的好事,記得叫上檸檬Mami一起,我一定搶著去幹!! 做微商,就是一個個體創業者,沒有哪個月入過萬的職業是不用努力就有高收入的!街頭賣煎餅的大媽,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製作煎餅原料,晚上10點以後才能收攤。
  • 哪個腦殘記者做的調查~~你出來絕對不打死你!! (工資調查結果)
    因為客流量過大,東京地鐵推手已然由兼職崗位轉正成全職崗位。去瑞士做售貨員瑞士人的平均收入全球範圍內是名列前茅的,平均月工資5000多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幣3萬多。雖然在瑞士不同工作,工資水平懸殊,但素,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是水平最低的售貨員,也有3000瑞士法郎一個月,折合人民幣近2萬元啊!去杜拜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