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看完這期《奇葩說》,我終於知道答案了...

2021-02-20 小灶能力派

作者:躺糖&萌萌

編輯:躺糖

全文共2804字,預計閱讀8分鐘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都在吃瓜的小編~

上一期《奇葩說》在微博上還引起了挺大的爭議,主要的辯題是:下班之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嗯,經典職場難題了.我們也經常看到「員工沒有及時回復領導消息被辭退」的新聞。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本能地在心裡小聲嘟囔了一句:當然不該回啊!

可,打臉總是來得特別快。

平時的我們,不僅回復了,而且回復得很積極。

這期《奇葩說》辯手們對此的討論也十分激烈!

以至於討論了將近倆小時,最後正反方票數還是不相上下。

那麼,作為打工人,下班後到底該不該回工作消息?


現在大家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兩者要分開。」

話雖這麼說,真要實施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這到底為什麼呢?

薛教授表示,工作生活分得清清楚楚,這是體力勞動的特點,因為它需要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條件才能進行。

但在當下,腦力勞動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環境不再是限制,工作和生活也很難完全分開。

所以對一般打工人來講,下班後完全不回消息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工作和生活本來就很難割裂。

那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讓工作入侵生活就理所應當嗎?

當然不!打工人也需要有喘息空間啊!

反方辯手 Norah 講了兩個朋友的故事:一個在結婚的時候還在回復客戶的請求;一個在進產房的前一秒還在手機上確認合同。

 

席瑞也透露:自己在準備和對象接吻時曾被一條工作消息打斷.

 

想想確實惱火,當你正在經歷人生中可能只有一次的重要場景時,卻因為一個小小的簡訊提示音變了味道。

生活和工作可以平衡嗎?

是可以的,不過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因為大多數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會有所側重。

可以根據自己當下的情況,更注重生活、還是工作,來進行調節,儘可能地為自己爭取自由時間。


既然生活和工作無法完全割裂,那麼下班後收到工作消息,到底要不要回復?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從奇葩說的辯手辯論內容中,可以總結 3 個方面。

⭐你所處的職場階段

首先要看的,是你正處在職場的什麼階段。

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工作前 1~10 年處於職場上升期,需要樹立一個「靠譜」的形象。

 

而所謂靠譜的人,一句話總結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畢竟,在打工人階段,很多人都需要把工作前置,用顏如晶的話來講,就是:

當下是你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

你現在還需要工作,那你就回這個消息吧,因為你回了能保住這份工作。

 

⭐消息內容的重要性

除了根據所處的職場階段來做決定,消息內容的重要性也是評判標準之一

什麼樣的消息是重要的?需要做出決策的內容通常都很關鍵。

節目中顏如晶舉了一個例子:當初自己收到一條確認服裝的消息,她沒有回覆,結果第二天她要穿一條和自己氣場完全不搭的連衣裙。

你看,小問題不回復沒事,但這種決策性的消息如果不及時回復,就可能導致嚴重的結果。

更可怕的是,你沒有回覆明確的消息,對方可能會當你是默認同意

 

所以,下班後是否回工作消息,先看一眼內容,再做判斷。

緊急重要的事情第一時間回復;面對非突發狀況,則可以選擇延遲回復。

⭐發送對象的處境

 

前面兩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但其實,職場是一群人的集合

無論在上班還是下班時間,只要是公司的一員,我們和同事以及合作夥伴,都有著脫不開的聯繫。

正如節目裡蔡康永所說:

工作是大家互相連累的。

有原則是好事,但生活不是一臺精密運行的儀器,有時候需要一些通融。

你的決定會影響到別人的處境,所以在回消息這件事上,也要適當考慮到其他人。

下班後收到的工作消息可能是領導發的,也有可能是身處壓力下的同事發的。

當手機彈出消息,打開看一眼發消息的人是誰,再做出決定也不遲。

這體現了一個成年人該有的「同理心」

 

理解至上,換位思考,是職場上很稀缺也很珍貴的能力。


話說回來,下班後收到工作消息,已經確定了不做回復,那麼該如何優雅又不失禮貌地表示拒絕呢?

 

編輯部給大家分享 3 點建議。

❶ 提高自己的議價權

 

職場上的話語權,和能力成正比。

所以提高議價權的關鍵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硬實力

 

合理規劃一天的工作時間很重要!養成寫周待辦和日待辦的習慣,將計劃拆分到每小時,然後充分利用好一天中的黃金時間

 

一般上午思考能力最佳,是工作高效期(別再拿寶貴的時間慢悠悠吃早餐啦)。

 

下班前 1 小時可以做整理和交接工作。

 

如果因為同事效率低下,影響了自己的提交進度,可以通過石墨文檔、語雀、堅果雲等平臺搭建一個「線上共享消息庫」

 

及時上傳完自己負責的內容,這樣下班後他就沒有理由再找你了!

❷ 學會向上管理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有大部分都是領導發來的怎麼辦?

做好向上管理!

 

其實就是在和領導的關係中佔據主動權,讓他知道你的項目進度,並在工作時間完成溝通,有問題也及時反應解決,不讓領導養成「下班後找麻煩」的壞習慣。

反向管理領導,是在了解他的真實需求,然後做出迎合。

 

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交換權益」,拒絕不合理要求。

 

工作的本質是等價交換,如果你的私人時間是「交換」出去的,那倒無可厚非,如果是被「壓榨」走的,你就需要警惕了,必要時候直接 Say NO!

 

 

❸ 建立回復消息的邊界

節目裡蔡康永提到一個觀點:我們可以通過回消息的方式,建立和對方的邊界。

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下班後收到同事/領導發來的工作消息,如果什麼都不回,反而容易引起誤會,不如直接把自己的回覆習慣講清楚。

 

這才是一種有效溝通。

 

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飛行模式時間」,並對外公開。

比如晚上 9 點以後的工作消息,第二天再回;下班後不再對接合作。

 

通過回消息,來和對方建立邊界,讓同事逐漸熟悉你的工作習慣。各自在自己的圈子裡工作和生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互不打擾。



我們經常會因為下班後的工作消息、非工作時間的任務安排而煩躁、生氣。

可是這並沒有帶給我們絲毫好處,反而讓原本的心情變得糟糕。

打從收到消息的那一刻起,這個事實就無法改變了。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除了上文分享的 3 個具體方法,馬東在節目最後說了一段話,也讓我深有感觸:

我們的人生最重要的,是照顧著苟且,別忘了詩和遠方。

我們最悲哀的,是既不容於眼前的苟且,而又忘了詩和遠方。

託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

我們總是渴望做那個改變世界的人,卻沒人想過去改變自己。

 

工作就是很討厭,但工作不會改變。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可以改變不滿意的環境,改變處理問題的方式,從而收穫新的快樂!

 

人生很短,經不起滿腹幽怨,我們的職責是照顧好自己的苟且,時而想起詩和遠方,而非焦慮時光。

共勉!

本期互動

你下班後收到信息會回復嗎?

歡迎在評論裡留下你想說的話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小灶的文章,記得星標一下哦~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相關焦點

  • 這期《奇葩說》蔡康永的一句話,真相了.....
    上周的《奇葩說》你們看了嗎?上周的辯題是:下班之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當你看到這個問題時,僧妞猜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當然不回啊。只有經歷過職場的同學,才會是:雖然嘴上說著不回,可手卻不自覺地開始打字:「好的,我馬上去解決。」(僧妞提醒,其實你是被職場PUA了!)
  • 下班後「工作微信」該不該回?答案來了
    用下班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應屬加班另外一方面,更多網友熱議職工能不能拒絕下班時間的工作「緊急回復」?網友「淺倉小南」就對下班後在工作微信群裡談工作十分反感。「已經下班了,而且事情也沒著急到必須立刻解決,卻要求必須回復。我感覺自己的休息時間被『綁架』了。」她說。
  • 都下班了,竟然還要我回工作微信的信息!
    點上面 廣州微生活 日日睇勁爆嘢關於下班後該不該回復工作消息這件事兒,相信許多人心中都忿忿不平
  • 女子晚上未回領導消息被開除!下班後"工作微信"該不該回?答案來了!
    另外一方面,更多網友熱議職工能不能拒絕下班時間的工作「緊急回復」?網友「淺倉小南」就對下班後在工作微信群裡談工作十分反感。「已經下班了,而且事情也沒著急到必須立刻解決,卻要求必須回復。我感覺自己的休息時間被『綁架』了。」她說。
  • 奇葩說第一季終於看完了
    不過我很贊同馬薇薇那句話:手段不夠硬,身段就要軟。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看到這個辯題的時候,第一季的奇葩說也接近尾聲了,發現我每次的觀點,大部分都和範湉湉出奇的一致。最近幾天工作不是很忙,有時間看各種小說,之前上學的時候曾經痴迷於各種類型的小說,後來好像是看的太多了膩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任何的小說和電視劇。但是這幾天實在是閒的冒泡,所以又找了幾個小說。
  • 有一種等待,叫已讀不回
    同事們陸陸續續回復了,但直到下班,還有三個同事沒有回。 妍妍趕緊給他們打電話。 結果,一個說看到,就是沒回;一個覺得是小事,妍妍特意打個電話是小題大做。 還有一個同事連電話都沒接。 「我就一直擔心那個沒接電話的同事第二天會不會沒穿正裝,到時候領導又覺得我沒有通知到,第二天看到他穿著正裝來上班才鬆一口氣。」 妍妍說,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發通知。 「發通知這事,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但最考驗人的耐心。」 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 送你《奇葩說》第四季的門票,現場感受「奇葩互懟」
    所以,像我這樣的人,是有點害怕和《奇葩說》辯手成為朋友的。為什麼?因為和他們這樣伶牙俐齒、口腦轉化快的人聊天,我的大腦怕是要短路。看最新一期《奇葩大會》的時候,老奇葩的奇襲環節看著我直著急。尤其是邴鍾興和馬來仔為「晚上12點好餓該不該吃夜宵」辯論的時候。在這個問題的立場上,我堅決站在邴大夫這一邊。「餓了就吃」,是多麼顛簸不破的人生真理啊!
  • 《奇葩說》新一期辯題公布,老闆不喜歡我要離職嗎?答案呼之欲出
    如果老闆明顯不喜歡你,你會不會離職?作為奇葩說的一期辯題,這個問題也引起了部分網友的熱議。不過在菜菜看來,這個辯題可能沒啥意義。因為老闆既然都明顯不喜歡你了,你很有可能會被開除,不然留著你當吉祥物嗎?待遇也算不錯,2017年剛畢業,該企業就給到了他1.6W的月薪,在菜菜看來已經算非常不錯的了。以前菜菜就在想,如果我有這麼高的薪水,肯定會高興的不行,也一定會「好好工作,天天向上」。但我的同學沒幹多久就辭職了,當時菜菜還挺納悶的。問起來才知道,工資待遇雖然不錯,但實在是難以忍受老闆,嘗試過各種辦法忍耐,但最後還是頂不住。
  • 該不該去問HR面試結果?
    因為現在不錄用就不通知的公司太多,所以心急的求職者在面試完後都想儘快得到答覆,但是這個問題真的有問的必要嗎?如果要問,又該怎麼開口呢?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HR,有不同的招聘流程,所以這個問題沒辦法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我搜集到了很多職場前輩的回答,給出了幾個不同的角度,可供大家參考。
  • 我是18歲的陳小雨,我焦慮,我不配,我該怎麼辦?
    《奇葩說》第7季裡,出現了一個好玩的00後陳小雨:她說哲學就是反叛,學哲學感覺很朋克,申到匹茲堡大學哲學系,無奈家裡年初破產了只能先去念有獎學金的學校,所以來上奇葩說看看能不能靠自己賺到錢大三轉學到匹茲堡。輕鬆狀態,逗笑導師
  • 觀奇葩說辯題「要不要選擇一夜成名」有感
    【20歲有個一夜成名的機會,該不該要】,這個題目初看上去很奇怪,怎麼還能不要呢?   是啊,如果讓我在20歲的年紀能選擇這個題目,相信那時候的我也會無比堅定的選擇要。     記得很多人都問過我,你辯論打得很厲害啊,為什麼不去奇葩說呢?實際上曾經的我是非常渴望去奇葩說的,因為在我心中,那裡確實就很像這個辯題描述一樣,是有希望拿到一夜成名的【入場券】的地方。
  • 突然被同事拉黑竟只因沒回復微信 只讀不回你怎麼看?
    周樺說,讀這條信息時,電影剛剛開始幾分鐘,她打算看完電影再作回復,就將手機揣回了包裡,但看完電影她又忘記了。到了11日上午,周樺在單位碰到了琦琦,她感覺琦琦有些神色怪異。「當時我也沒想太多,畢竟是上班時間。」到了中午飯點,周樺去喊琦琦吃飯,有同事說,琦琦已經下樓去吃飯了,周樺給琦琦發去微信消息:「老鐵,整飯不等我呀?」卻顯示:「你還不是他(她)的朋友,請先發送朋友驗證請求。」
  • 《奇葩說》:不要打碎那顆蛋
    我心裡確實沒底兒,當時計劃辭職了先學寫劇本,順便接廣告補貼家用,接不著就去給別的公眾號當槍手,寫閨蜜反目老公出軌的狗血情感文——這麼過日子,我的好奇心的確能得到滿足,但安全感等於沒有。一顆實實在在的外星蛋握在我手心兒裡,該怎麼辦?當然也有遲疑,可催我下決心的,是朋友勸我留下時對未來的描繪。
  • 面試官永遠不該問的5個問題 如何問一個更好的問題?
    不過,這樣的面試聽上去可能非常愚蠢,但人們卻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告誡自己在職業面試中不要提出一些不該問的傻問題。以下就是盧姆伯夫在此次咖啡店面試中提出的令人尷尬的五個傻問題。1、你能給我介紹一下自己嗎?盧姆伯夫將從類似的大眾化問題得到什麼答案呢?
  • 工作不開心、有更好的offer...我該離職嗎?
    上海團市委官方權威實習平臺         在工作上,總會遇到有更好的機會等待著自己,當我們有一點想要離職的衝動,也會糾結:如果我去了別的地方真的會更好嗎?會不會很難在找下一份工作?對於以後的人生和職業生涯充滿了疑惑和不確定因素。
  • 年底該不該辭職?得透過表象看本質!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年輕一代難道真的就如網上所說那樣不靠譜?其實不然,該不該離職也是要結合現實情況來分析的。就拿今年的情況來說,一場疫情,很多人都「被離職」。因為疫情的原因部分企業對內部進行大裁員,企業領導者選擇留下一批能力最突出的,捨去年紀較大或能力不強的。這還算好,一些小型企業直接宣告破產,企業領導者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說,不是所有離職都是員工單方面的選擇,也是企業的選擇。
  • 下班後的「隱性工作量」應該有個說法
    下班後還被微信工作群裡的消息轟炸同樣的指令在N個群裡刷屏……對於這個令人頭大的問題終於有地方出手了非工作時間不發布工作信息!↓↓↓《措施》要求規範微信群、新媒體帳號的管理,包括各單位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建微信工作群,原則上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工作群,發言要有內容不得隨意刷屏,原則上非工作時間不發布工作信息,因專項工作組建的微信群在結束工作後應及時解散等。
  • 《奇葩說》第六季金句文案,又火了!
    作者 | 杜少君(廣告洞察主筆)來源 | 廣告洞察(ID:admen888)最近《奇葩說》第六季的開播,瞬間成為一檔熱門綜藝節目!在微博上#奇葩說第六季#的話題,閱讀量更是達到3.5億,討論量也高達12.5萬,這些數字足以證明《奇葩說》的魅力所在。
  • 【一周話題】「已讀不回」的人究竟是什麼心態?!
    (已讀不回)同事:「明天下午3點部門開會哦」(已讀不回)朋友:「我今天碰到一個特別高興的事」(已讀不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有遇到過給對方發信息對方「已讀不回」的情況嗎?(當然也有可能是你常做「已讀不回」的事)對於小編來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消息一定是「已讀不回」,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