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0多年我姓王,現在我『姓』(幸)福!」。我們的訪談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開始了!本期我們採訪的主角是公司成都施工板塊的「財務擔當」,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王桂清——「王貴人」。
一提起「貴人」這個稱呼,王姐的笑容一直掛在嘴角。她對我們娓娓道來:「我是2017年11月加入到中瑞這個大家庭的,聽說公司剛剛組建不久,工作地點又在成都,心想工作環境肯定不會太好的,我已經做好了去當老嬤嬤的心理準備。可沒想來到成都一看,工作環境這麼好,公司為了方便我們生活還就近給我們安排了公寓。我這一下子就從「老嬤嬤」晉升成「貴人」的待遇了。三國的劉禪是樂不思蜀,我可是樂在蜀中」。
回憶起中瑞公司這幾年的變化,王貴人也是感慨頗多啊!剛加入公司的時候只有十幾個人,各崗位人員配備不齊全,一個人要幹好幾個崗位的活,大家都是摸石頭過河。好在沒多久公司就安排了系統化的培訓,我們在成都也做到了業財一體化。同時公司也開設了「中瑞學院」,每周都在更新知識,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學生也是講師。
當我們問及在成都的生活有什麼讓您難忘的人和事時,王貴人立即挺直了腰杆說到:2018年7月11日成都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雨,成都華陽中學受災。下午6點,中瑞公司成都保稅商業中心項目部得到消息後成立黨員小分隊立即行動,開始進行水泵、發電機的布置、排線和安裝工作,戮力同心、眾志成城第一時間控制災情,有效的防治了洪水的繼續蔓延。晚8點水位線開始下降,洪水初步得到控制。最終在第二天的凌晨,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這場人與水的戰鬥取得了勝利。讓人感動的是咱們的黨員同志們忘記了寒冷、忘記了飢餓,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抗洪搶險的工作中,洪水無情,人間有愛。同志們的行為讓我感動!敬佩!也讓我這個老黨員感到自豪!
當我們問王貴人為什麼已過不惑之年還對工作這麼充滿熱情時,她回答道:「因為我覺得幸福啊!我剛剛參加七院組織的雲南優秀職工療養回來,這可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有這樣的待遇,還有點小激動。公司處處為咱一線職工著想,我能不擼起袖子加油幹嗎?這次活動可不是光走走轉轉,我們有了好生活可不能忘了先輩們。以前對抗日戰爭多數是書本裡的了解,這次通過對艾思奇故居、滇西抗戰博物館、國殤墓園、松山教育基地等地的參觀填補了對滇西抗戰了解的空白,緬懷抗戰英烈,被中國遠徵軍的事跡感動。我當不了中國的遠徵軍,但我可以做好中瑞公司在西南地區的先遣軍,這是一位老共產黨員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