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幾個同事約著一起去健身,因為他們都是一個人沒有辦法堅持下去的那種類型,一起去還可以互相督促。
三個月後差距就出來了,其中一個女孩確實有點效果,雖然體重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因為肌肉緊實,整個人看起來苗條不少。
另一個同事卻在抱怨: " 這健身怎麼一點效果都沒有啊,我還胖了幾斤。 " 她就是典型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類型,前一天去了健身房,後一天肯定要給自己放假。
她還會因為去健身的由頭,肆無忌憚地吃夜宵,事後還總安慰自己,反正有去健身房運動,肯定吃不胖的。
反觀那個精神面貌大變樣的女孩,她一周去五天健身房,每天嚴格按照教練給她安排的食譜,只有周末的時候會稍微放縱一下,既不苛刻對待自己,也讓健身有了效果。
她說: " 我花了那麼多錢,還流了那麼多汗,不堅持下來,才是對不住自己呢。"
我想起曾在書裡看過的這句話:"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們生活裡有很多人,總是會抱怨: " 為什麼我每天加班老闆還是不滿意?為什麼我每天去健身房但體重秤的數字還不減少?為什麼我天天泡在圖書館裡成績還上不去?"
可他們忘了,他們上班的時候精神不集中,導致工作完不成所以只能加班,他們在健身房裡並沒有揮汗如雨而是一直拍照打卡。
他們在圖書館裡一半的時間都浪費在刷手機上,還總安慰自己,稍微偷懶一下,渾水摸魚一會兒沒關係。
每一份收穫都標有價碼,你沒有花費那些汗水,自然就得不到驚喜的饋贈。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裡說: " 許多人的努力,只是為了欺騙自己和做給別人看而已,他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
前兩天在網上凡爾賽文學很火,而作為凡爾賽的鼻祖 " 凡爾撒 " 的撒貝寧,更是一個熱搜接著一個熱搜。
我們印象中的撒貝寧是那個隨隨便便就被保送北大的幸運兒,是口口聲聲說著 " 北大也還可以 " 的開掛錦鯉,一切看起來都順風順水。
但是人生真的可以毫不費力地就開外掛嗎?
撒貝寧從四歲開始就在舞臺上表演,十一歲便能獨立策劃晚會節目,初二的時候就獲得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的第一名。
他不斷來往於各類演講比賽,一次又一次的累積嘗試,最後才能厚積薄發。以至於有些選手聽了撒貝寧也要參加比賽,說他們就只能爭亞軍了。
在撒貝寧雲淡風輕地說著 " 一不小心 " 就成為《今日說法》的主持人的背後,是他日復一日的努力。
他大一的時候在廣播電視臺實習,每天一大早就從學校趕到臺裡,在演播室從早上八點錄製到晚上九點,錄完節目回到學校,累得倒在床上就能昏睡過去,而這樣的日子他堅持了四年。
你必須拼命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像撒貝寧在《開講啦》裡面說:"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夜成名的奇蹟,有的只是默默無聞時的拼命努力,也沒有什麼不勞而獲的喜出望外,有的只是苦盡甘來之後的得償所願。
我有一個朋友畢業後做了高中的英語老師,上次打電話的時候她無可奈何地說:" 有的孩子真的以為自己裝得特別像,背單詞提問題,好像覺得自己非常努力,但是他只騙得了自己。"
她最後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 現在的努力可以裝出來,可是多年以後呢?他會不會後悔,會不會想打醒現在裝睡的自己。"
人其實就是這樣,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和時間。看起來上了一天班,其實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泡了一天圖書館,其實心思都不在書本上。
一秒鐘的偷懶不礙事,一分鐘的逃避不礙事,甚至一小時、一天、一個月都不礙事。
水滴會石穿,怕就怕在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你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被虛榮裹挾,被現實拋棄。
光感動自己是沒有用的,你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命運的眷顧,不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是要去真的努力。
所有的無限風光背後其實都是疼與痛,淚和汗的交織。
你問我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因為想去的地方很遠,想要的東西很貴,喜歡的人很優秀,以及,我永遠不想停留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