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假裝努力,人生不會陪你演戲.

2021-02-15 蕊希

前段時間有幾個同事約著一起去健身,因為他們都是一個人沒有辦法堅持下去的那種類型,一起去還可以互相督促。

三個月後差距就出來了,其中一個女孩確實有點效果,雖然體重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因為肌肉緊實,整個人看起來苗條不少。

 

另一個同事卻在抱怨: " 這健身怎麼一點效果都沒有啊,我還胖了幾斤。 " 她就是典型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類型,前一天去了健身房,後一天肯定要給自己放假。

她還會因為去健身的由頭,肆無忌憚地吃夜宵,事後還總安慰自己,反正有去健身房運動,肯定吃不胖的。

 

反觀那個精神面貌大變樣的女孩,她一周去五天健身房,每天嚴格按照教練給她安排的食譜,只有周末的時候會稍微放縱一下,既不苛刻對待自己,也讓健身有了效果。

 

她說: " 我花了那麼多錢,還流了那麼多汗,不堅持下來,才是對不住自己呢。" 

我想起曾在書裡看過的這句話:"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們生活裡有很多人,總是會抱怨: " 為什麼我每天加班老闆還是不滿意?為什麼我每天去健身房但體重秤的數字還不減少?為什麼我天天泡在圖書館裡成績還上不去?" 

 

可他們忘了,他們上班的時候精神不集中,導致工作完不成所以只能加班,他們在健身房裡並沒有揮汗如雨而是一直拍照打卡。

他們在圖書館裡一半的時間都浪費在刷手機上,還總安慰自己,稍微偷懶一下,渾水摸魚一會兒沒關係。

 

每一份收穫都標有價碼,你沒有花費那些汗水,自然就得不到驚喜的饋贈。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裡說: " 許多人的努力,只是為了欺騙自己和做給別人看而已,他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 

 

前兩天在網上凡爾賽文學很火,而作為凡爾賽的鼻祖 " 凡爾撒 " 的撒貝寧,更是一個熱搜接著一個熱搜。

我們印象中的撒貝寧是那個隨隨便便就被保送北大的幸運兒,是口口聲聲說著 " 北大也還可以 " 的開掛錦鯉,一切看起來都順風順水。

 

但是人生真的可以毫不費力地就開外掛嗎?

撒貝寧從四歲開始就在舞臺上表演,十一歲便能獨立策劃晚會節目,初二的時候就獲得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的第一名。

他不斷來往於各類演講比賽,一次又一次的累積嘗試,最後才能厚積薄發。以至於有些選手聽了撒貝寧也要參加比賽,說他們就只能爭亞軍了。

 

在撒貝寧雲淡風輕地說著 " 一不小心 " 就成為《今日說法》的主持人的背後,是他日復一日的努力。

他大一的時候在廣播電視臺實習,每天一大早就從學校趕到臺裡,在演播室從早上八點錄製到晚上九點,錄完節目回到學校,累得倒在床上就能昏睡過去,而這樣的日子他堅持了四年。

你必須拼命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像撒貝寧在《開講啦》裡面說:"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夜成名的奇蹟,有的只是默默無聞時的拼命努力,也沒有什麼不勞而獲的喜出望外,有的只是苦盡甘來之後的得償所願。

 

我有一個朋友畢業後做了高中的英語老師,上次打電話的時候她無可奈何地說:" 有的孩子真的以為自己裝得特別像,背單詞提問題,好像覺得自己非常努力,但是他只騙得了自己。" 

 

她最後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 現在的努力可以裝出來,可是多年以後呢?他會不會後悔,會不會想打醒現在裝睡的自己。" 

人其實就是這樣,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和時間。看起來上了一天班,其實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泡了一天圖書館,其實心思都不在書本上。

一秒鐘的偷懶不礙事,一分鐘的逃避不礙事,甚至一小時、一天、一個月都不礙事。

水滴會石穿,怕就怕在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你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被虛榮裹挾,被現實拋棄。

光感動自己是沒有用的,你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命運的眷顧,不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是要去真的努力。

 

所有的無限風光背後其實都是疼與痛,淚和汗的交織。

你問我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因為想去的地方很遠,想要的東西很貴,喜歡的人很優秀,以及,我永遠不想停留在此刻。

相關焦點

  • 2021年,繼續努力幹
    真實的成績不用寫,大家也是一清二楚,不真實的成績就是寫得像花一樣,依然不會有人信。人也許偶爾可以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努力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人越努力,越幸運。2021年,繼續努力幹,相信美麗的花環一定會屬於你。
  • 陪你到世界之巔
    《陪你到世界之巔》我昨天晚上下午4點開始,看到凌晨6點,通宵14小時刷劇,2倍速度看完。
  • 靠演戲會餓死 葉青16歲開始做生意
    葉青和一般演藝人員不太一樣,大部分演藝人員是先演戲賺錢後再去投資或做生意,她則是從小就愛做生意,算算開始做生意的年齡,可能要追溯到16歲這麼久以前。不過也因為做生意,被人騙過數千萬,提起這件往事,葉青說做生意就是這樣,必須冒一定的風險,但還是會繼續做下去。
  • 《高能量姿勢》:你可以假裝成功,直到真正成功
    你是否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缺乏自信心?或配不上自己的成就,或覺得自己就是個冒牌貨呢?心理學有個名字形容這個其實很常見的心理狀態:imposterism,即「冒牌者症候群」。根據一些研究推論,有高達七成的人在自己的事業或成長過程中,曾經感受過冒牌者症候群的負面心態。
  • 你既然知道努力就有進步,為什麼還是學不會努力?
    他們基本上都不會去思考自己要怎樣才能努力,他們也很少會糾結於自己要不要努力,他們本身就已經是處於努力的狀態之中,他們只會去思考如何將問題解決,怎樣提升效率,他們更多的是著眼於如何把事情做好。久而久之,我們就會不再「信任」努力,因為在我們潛意識的認知裡,努力是一種既要犧牲和付出、又得不到多大回報的「負收益」投資。所以我們就不願再努力。如果你能將這種思維觀念轉變過來,將努力視為一種主動選擇的愉悅享受的話,那麼你不僅能夠更好的努力,而且努力的效果也會有很好的提升,因為你不會再在努力的時候做無意義的自我消耗。
  • 勤奮、努力、拼搏、堅持,是人生成功不可或缺的每一步
    我們身邊流行一句這樣的名言:不怕你努力,就怕比你成功的人比你還努力。
  • 小飛象午餐會 在超能這裡熱情無需假裝
    他們青春活力,他們創意無限,他們熱情無需假裝!約定的日子又到了……第12期小飛象午餐會,來場視覺和味覺的碰撞!新加入玖富超能的9位夥伴們在喵星人私家電影院跟他們一起看電影。然後從迷茫到找到人生方向,從付出到收穫,猶如重獲新生,我覺得這就是我們人生需要經歷的,讓自己以後不留遺憾。招聘部:李「美比」看完這部勵志的電影,感覺有很多共鳴之處。
  • 城府深的人身上都有這5個特徵,難怪混的好,你應該學學
    【2】很會演戲城府深的人,他們往往非常會演戲。人這一輩子要做的就是靈活變通,有時候有些事情根本是我們不能掌控的,那這個時候不妨可以假裝糊塗。但有些人卻是始終都學不會,別人能夠一眼就看出你的喜怒哀樂,即使你再裝,也很難裝得像!無論是裝的像的或者是裝不像的,都是我們的為人處事的一種態度,但往往你發現前者更能混的好,但是後者卻總是碰壁,這就是兩種態度的不同結果。
  • 天賦不一定能夠讓你成功,但是努力真的有用——用努力推平名為「天賦」的高牆
    因為關於努力與天賦這件事,過於主觀,涉及到每個人的人生價值觀,所以公開辯論沒有意義。但是每個人心裡卻都有一條自己的線——你心底認為:沒有天賦的努力是不是毫無意義?下面說說本文的觀點:努力,從各種意義上說,大於天賦。天賦這個東西,這麼虛無縹緲,是不是有點難發現。如果你說:我等確認了自己的天賦,再結合天賦去努力。
  • 燃燒鬥志,激活人生!
    三、沒有人為你的不努力買單,路是自己走的,能幫你的人也只有你自己。四、不到最後一刻,千萬別放棄。有時候,必須有前面的苦心經營,才有後面的偶然相遇。五、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人生的艱難時期,有些人在苦難面前選擇了舉手投降,而有些人選擇了應難而上。六、社會不會因為你的眼淚,為你降低了標準,生活不會因為你的脆弱,給你想要的一切。
  • 張萌:窮不是你的錯,不會努力才是
    秘書說:請別介意,一毛錢算不了什麼。洛克菲勒聽後很氣憤的訓斥道:你怎麼能說算不了什麼?把一塊錢存在銀行裡,要整整兩年才有一毛錢的利息!要知道,此時的他早已成為坐擁億萬財富的「石油大王」,並造就了美國歷史上的大壟斷時代。 3.
  • 準備和努力,不會背叛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的深入,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瞞大家說,我就屬於這一種。在我讀大三時,有一天早晨起床後,突然就心生一個念頭——我要考研。看似是腦袋一時發熱,然而支撐我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有兩個:第一,我發現我身邊有好多同學到都背起了書包、走進自習室,準備考研。就連隔壁宿舍愛打遊戲的同學也果斷走出了虛擬的網絡世界,走進了現實中的自習室。
  • 【營銷理念】真正的精英人士不會介意終生奔波,你才努力了多久就喊累了?
    當你的奔波能夠給你帶來切切實實的回報,你的生活水平、個人價值有了顯著的提高,達到你心中的期望,使你的人生處於上升期時,你並不會覺得奔波是痛苦的,反而會越幹越有勁。  當你在樂於奔波時,你也不會刻意追求享受生活,因為此時對你來說,奔波的過程,追逐目標的過程,就是享受生活的過程。
  • 《三流之路》| 有時候我們努力,並不是為了擁有一流的人生
    難道真的如那句話所說,「你要相信,只要你努力,就沒有什麼事情是搞不砸的」? 我當時並不知道怎麼回復他,連安慰都無從下手。現在的社會流行「喪」,如果說以前的年輕人追求的是「屌屌的氣質」,那麼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的就是「喪喪的氣質」,某種程度上我也是這樣,因為努力的我們,並沒有越努力越幸運。
  • 負債的人生,別讓習慣和僥倖替你「負重前行」?
    逾期了不一定起訴;起訴了不一定執行;執行了不一定財產保全;是的,很多事情都是個未知數,你問我,我也不能100%的肯定答覆你。這就是個可能係數,畢竟誰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那麼,就一定是存在僥倖的。經常聽到有人說,某某欠了多少錢,好幾年了啥事沒有;可也親眼見到,一萬來塊錢,逾期半年就被起訴的。未知,也就有了心存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