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換一下說話方式會顯得更有修養有水平比,情商更高。
比如:
把 「謝謝」 改為 「謝謝你」
把 「隨便」 改為 「聽你的」
把 「我不會」改為 「我可以學」
把「聽懂了嗎」改為「我說清楚了嗎」
把「我儘量」 改為「我會全力以赴」
假如別人問「你會出軌嗎」應該怎麼回呢?
開個玩笑,我這屬於抬槓了。
其實要我說,我認為可能會有一絲絲的效果,但是微乎其微。因為一些簡單的對話,如果表達的意思差不多,說哪一句效果都一樣,差別其實在說話的語氣、態度以及表情等等。
中國人見面的問候方式各式各樣,比如嗨,嘿,上哪?吃了嗎?等等等等不計其數,但是意思都是一樣的。有時候不方便說話時一個眼神,點下頭也是同樣的效果。
說了這麼多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的修養,情商高低會不會說話,不是改了幾個簡單的說法就能實現的,一個情商高有修養的人無論怎樣表達,都會給人良好的印象。就拿「隨便」來說,比如有人問吃什麼?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就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別人,我們說去吃什麼就去吃什麼,他絕無二話;而如果是一個心口不一敷衍了事的人說了「隨便」,別人說吃這個,他會找出理由不去,這樣的人即使說「聽你的」也沒有任何作用,即使我們反駁他說「你不是說聽我的嗎」,他同樣能找出各種理由來反駁。
因此只是經過碎片化的學習一些提升說話水平的詞彙一些技巧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一切的技巧工具,不單單是說話的技巧都必須在足夠的能力駕馭下才會發揮作用,就像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機械知識,即使所有的零件都備齊也組裝不起一臺發動機一樣。有句老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切的工具技巧只能做到錦上添花而已。
一個是是否情商高修養好能說會道,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如果真的想提高自己,記一些碎片化的東西是沒用的,必須系統的去學習,去思考,去自省,去感悟才行。
一些雞湯之所以是毒雞湯就是因為雞湯燉的時間不夠長,把一切都說的那麼簡單,那麼輕而易舉便可做到。而人往往都喜歡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