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什麼?

2021-02-22 華宏銳思

商業企業是由人,而不是力量創辦和管理的。經濟力量限制了管理的可行範圍。它們為管理的行動創造了機會,但它們本身無法決定企業是什麼、做什麼。「管理無非是讓企業去適應市場力量」,這一類的老生常談再愚蠢不過了。管理不僅是要尋找這些力量,還必須創造它們。

另一個結論是,不能從利潤角度去定義或解釋企業。你問什麼是企業,典型的商人可能會回答:「創造利潤的組織。」典型的經濟學家也很可能會給出相同的答案。但這個回答不僅不成立,還不切題。

主流商業企業及行為的經濟理論(追求利潤最大化)只是用了個複雜的說法表示「賤買貴賣」的老一套,它或許足以解釋特定商業企業是怎麼經營的。但它不能解釋所有企業的經營方式,也不能說明它們應該如何經營。利潤最大化的概念其實毫無意義。

當代經濟學家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們試圖挽救定理。喬伊·迪恩(Joel Dean),當代最傑出、最多產的商業經濟學家,至今仍堅持這樣的定義。以下是他的定義。

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是每一家企業的基本目標。但近年來,理論家廣泛描述的利潤最大化指的是長期,指的是管理層而非所有者的收入,包括了非財務收人,比如高度緊張的管理者有越來越多的休閒,以及公司管理層之間更融洽的關係;為了限制競爭、維持管理控制、抵消工資要求、防範反壟斷訴訟等特殊考量所撥備的資金。這個概念變得太過一般化,太過含混不清,似乎包含了人一輩子的大多數目標。

這種趨勢反映出,理論家愈發意識到,許多公司,尤其是大型企業,並不是根據邊際成本和收入角度的利潤最大化原則經營的。

一個「變得太過一般化,太過含混不清,似乎包含了人一輩子的大多數目標」的概念,根本不是概念。這等於是換了種方式說:「我不知道,我不明白。」如果一個定理要成立,得把所有東西都說成是例外,那麼它顯然毫無意義、毫無用處。

利潤最大化概念的危險在於,它把利潤率變成了傳說。只要考察過利潤最大化理論與現實(如喬伊·迪恩所描述)之間差異的人,如果得出結論說「利潤率並不重要」,並不算沒有道理。事實上,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就在《新工業國》(The New Industrial state)裡得出了這個結論。

然而,利潤和利潤率至關重要,對社會甚至比對當事的企業還重要。只不過,盈利不是商業企業和商業活動的目的,而是一項限制因素。利潤不是企業行為或決策的解釋、原因或理由,而是對其效力的檢驗。就算坐在董事會裡的人是天使而非商人,他們仍然要考慮利潤率,哪怕他們個人對賺取利潤全無興趣。

對任何企業來說,頭一項檢驗不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潤,而是賺取足夠的利潤,彌補經濟活動的風險,避免損失。

混亂的根源在於一種錯誤認識:以為企業中人的動機,即所謂的利潤動機,能夠解釋他們的行為,或是指引他們採取正確的行動。到底有沒有利潤動機這種東西,是很值得懷疑的。它是古典經濟學家為了解釋靜態均衡理論無法解釋的經濟現實而發明的。從沒有證據能證明利潤動機的存在。我們早就發現了經濟變化和增長現象(也就是最初提出利潤動機要解釋的現象)的真正解釋。

不管是否存在利潤動機,理解企業行為、利潤和利潤率都用不著它。吉姆·史密斯做生意賺錢,只涉及他本身,還有記錄人善惡行徑的天使(如果有的話)。它並沒有告訴我們吉姆·史密斯做些什麼,績效如何。光是聽說有人到內華達沙漠去挖鈾礦賺大錢,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工作是怎麼一回事。光是聽說心臟專家努力謀生,甚至嘗試造福人類,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工作是怎麼一回事。利潤動機和它衍生出來的利潤最大化概念,與企業的職能、企業的目的,以及企業管理工作都不相干。

事實上,利潤最大化這個概念比不切題還糟糕:它有危險。它是社會上對利潤性質產生誤解,對利潤懷有深層次敵意(這是工業社會裡最危險的一種疾病)的重大原因。公共政策因不理解商業企業的性質、職能和目的所導致的最重大失誤,它得負主要責任。認為利潤和公司的社會貢獻能力存在內在矛盾的主流信念,它也得負主要責任。事實上,企業只有在賺取高額利潤的時候,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說句不好聽的,不管今天的一些社會學家怎麼想,一家快要破產的公司,不大可能是一家值得效力的企業,也不大可能是社區裡的好鄰居、好成員。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幸福企業
    在擔憂之餘,我也一直在思考- 個問題: 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幸布南9有大說幸福是而建無梁似 難以捉摸的感覺,如此說來,幸福企業也難以描寫,難以定義,果真如此嗎?      為了探尋什麼是幸福企業,我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
  • 什麼是企業最昂貴的資源?
    因而,如何組建好管理團隊,如何管理好管理者,是企業經營者努力要去學習的一件事。因為一旦沒有了這隻隊伍,無論你擁有前面提到的那種資源,都不會讓你的企業健康長壽。第二單元:涉及到戰略的那些事1、不要把戰略搞成毒藥2、企業戰略的上三路和下三路3、企業為什麼能賺錢?4、你的主營業務到底是什麼?
  • 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到底是什麼?
    7年前的那個兩居室,公司只有幾個員工的時候,我們就在討論公司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那個時候,對於使命、願景還沒有多麼宏大的構想,也似乎沒有得到使命召喚,總結提煉都有些強弩。所以我只是單純的和大家探討到底我們共同要秉持的品質和原則是什麼,也就是價值觀吧。7年過去,時間的確是最好的朋友,人生的使命感日漸強烈,也一點點終於相信了水到渠成。
  • 企業流程管理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企業將各項經營活動納入統一計劃進行管理。
  • CRM可以為IT行業企業做什麼?
    但是IT行業的老闆如何運營好一個企業呢?這就要提到IT行業CRM系統了。  IT行業的問題:  1、客戶分析。  2、沒有對客戶進行系統的管理,當銷售人員流失,人員變動,導致客戶資源的丟失。  3、IT技術服務信息無法共享,服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企業無法得知客戶意見是否得到及時的反饋。
  • 企業微信朋友圈有什麼用
    目前,企業微信也開通了朋友圈功能,那麼,企業微信朋友圈的用處有哪些呢?1、廣告原生:企業微信朋友圈廣告形式類似原創內容,體驗好;2、深度互動:企業微信朋友圈廣告可直接留言互動;3、覆蓋率廣:幾乎覆蓋中國所有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4、精準觸達:根據人群分類便籤,只推廣給受眾目標;5、效果追蹤:實時獲取投放效果,及時調整創意;6、企業微信朋友圈營銷閉環:可完成公眾號關注、卡圈發放、客資收集等推廣目的
  • 讓數百萬企業管理者獲益的MTP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MTP?
  • 組織架構圖製作軟體,企業依靠什麼留住員工?
    組織架構圖製作軟體,企業依靠什麼留住員工?
  • 【英文專欄】什麼是企業年金制度?它與基本養老保險是什麼關係?
    根據《國務院關於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1】33號)的精神,國家提倡、鼓勵用人單位實行補充養老保險和勞動者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並在政策上給予指導。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能力,為本企業職工建立,所需費用從企業自有資金中的獎勵、福利基金內提取。2004年原勞社部發布《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對企業年金運行的基本問題作了規範。
  • 【講師筆記】什麼是企業管理?
    環境是不斷變化的,企業要做的就是跟上形勢的變化,與時俱進。到19世紀20年代中期,汽車工業開始崛起,廣播等新媒體更多地進入普通家庭,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需要新的營銷渠道和場景來滿足新的需求。
  • 杜邦靠什麼,至今企業存活200多年?
    杜邦在1802年成立時是以生產黑火藥為主的企業。黑火藥是相當高風險的產業,在當時情況下在早期發生了許多事故,這些事故造成許多人甚至包括杜邦的幾位親人都喪生了,最大的事故是在1818年發生的,當時杜邦只有100多名員工,40多位員工在這次事故中死亡或受到傷害,企業幾乎面臨破產,不可能生產。但杜邦的炸藥技術當時在世界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正好美國當時開發西部,需要大量炸藥。
  • 什麼是「員工敬業度」?臺灣研究生正在南安某企業現場調查!
    今年6月份,南安兩家企業迎來了2名臺灣實習生。王嘉愷是其中的一位,他到南安的研究課題是「員工敬業度」。人力資源是一個策略面的管理學,它是幫公司從前端找到符合企業文化,性格特質都符合的人才,然後進來以後,公司再來做培育,把他培育成優秀人才以後我們留下他,未來為公司作貢獻。所以他這是從前端到後端一個比較完整的的人力學,不像是傳統人資只是計算薪酬這一部分。在群峰機械,王嘉愷研究的課題是「員工敬業度調查」。
  • 是什麼讓谷歌、HBO這些優秀企業瘋狂搭建冥想空間
    冥想是一種工具,冥想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如今,在公司內部開始推行冥想或者為員工搭建冥想空間的公司已經包括:Nike,Google,Prentice Hall出版,AOL時代華納,雅虎和HBO(OnlineMBA,2012)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冥想被眾多優秀的企業開始啟用
  • 不開店,沒有根;不做這,企業沒有魂——保健品企業文化打造20策!
    我們這裡的話呢,不是商學院的培訓,我這裡不做標準的介紹,當然我可以背得出來,什麼叫企業文化,我通過我自己,可以說近十年對企業文化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企業文化第一是DNA,也就是基因;第二,企業文化是潤滑油,是企業的潤滑油;第三,企業文化是一種氛圍,是一種感覺,這是我對企業文化最樸實的,最簡單的,最口頭語的一種表達。
  • 驗資報告是什麼?辦理驗資報告需要什麼,步驟是什麼?
    驗資報告是什麼?驗資報告是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審計事務所及其他具有驗資資格的機構出具的證明資金真實性的文件。
  • 企業文化與CIS的關係
    企業文化與CIS的關係通過上面的分享,我們會發現,企業的CIS系統的內容與企業文化的範疇差不多,尤其是當我們用4E模型的表現面(後面我們會詳細來解釋這個表現面,現在您只要理解:一家公司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無非是觀念、制度、行為、物質四個維度,再具體一點,就是企業文化在公司的呈現形式主要是:員工的思想觀念、員工的語言行為、公司落地的制度、公司的產品等物質。
  • 企業願景 使命 戰略目標
    企業願景(或企業遠景)是對未來的一種憧憬和期望,是企業努力經營想要達到的長期目標;是企業發展的藍圖,體現企業永恆的追求。企業願景要解決一個問題「我們要成為什麼?」反映了管理者對企業與業務的期望,描繪了未來向何處去,旨在為企業未來定位,它是引導企業前進的「燈塔」。      使命是指一個企業區別於類似企業的持久性目的。
  • 企業宣傳片,宣傳文案很關鍵!
    如何展現一個企業的精髓,如果讓客戶第一眼就深深的帶到你的企業當中,企業宣傳片策劃方案或企業宣傳片文案的片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片頭起到總引得作用,把你企業最精華的部分展現在受眾的面前。所以企業宣傳片策劃方案或企業宣傳片文案得片頭一定要有創意,有新意,有特點。
  • 中小型企業如何留住員工?
    ,除了是薪酬沒給夠,還有就是企業不會留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小型企業可以怎樣留住員工吧~低底薪+高獎金小型企業雖然難以承擔很高的固定底薪,但是企業可以設置好績效考核,給足夠的高百分比提成和獎金啊。無論是銷售人員是技術人員,只要該員工能幫公司賺錢,公司也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獎勵,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概念。
  • 成都市花仙子企業文化落地分享會
    ——毛澤東企業文化就是公司的根,企業文化就是公司的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不斷前進發展的動力。2016年8月21日,成都花仙子園藝有限公司在雙流友誠機場招待酒店隆重舉行企業文化落地分享會。百年企業靠文治:能夠傳承百年的企業靠信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