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大學畢業後,跟其他同學一樣,我的工作是家人幫忙安排的,一家證券公司,人人都羨慕的鐵飯碗。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可以一眼望到頭,特別乏味也很無聊。
就在1999年老公要去深圳發展,我不得不辭去工作追隨一起,這一去我們開闢了新的人生道路。我們帶著要闖出一片天的夢想,來到這個被鄧爺爺圈了一下的城市。
那時的深圳還是廣東人的天下,招工的首要條件就是白話,我操著一嘴東北口音,被人鄙視,冷眼相待。我一個月沒有找到工作,不敢往家裡打電話,當初的滿腔熱血被現實潑了冷水。我不服輸,於是去報班學白話,一邊學習一邊找工作,不到一個月收到一份面試通知,老闆不要求白話,因為他也是外地人。命運就是這樣調皮,喜歡開玩笑,我從此便成了人們口中的打工仔。
在這家公司的日子,讓我顛覆了對自己的認知。從EXCEL的制表到客戶的訂單管理,我一竅不通。好在師傅不嫌棄,手把手指導,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不斷的加班,努力學習,才讓我保住這個小飯碗。在師傅的幫助下,我逐漸從制單到分析,銷售、採購、財務、市場、倉庫……公司的部門基本走個遍,這為我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隨著工作慢慢穩定,也就有了空暇時間。那時的羽毛球還不盛行,會打的人不多,球館裡顯得有些冷清。下了班跟老公一起參加球會活動,沒想到這讓我的人生發生巨大改變。我開始從喜歡漸漸到迷戀上羽毛球,只要一有時間就去球館,認識了很多高手,時不時跟他們學上幾招,熟悉以後才知道,他們都是教練級人物。在當時深圳為數不多的比賽中,屢屢獲獎,是球友們眼中的傳奇。在各位高手們的親傳下,我的打羽水平與日俱增,很快也變成了一種傳奇。
2006年,在朋友們的支持下,我們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開起了自己的門店——櫻弋體育。然後,我們加入了深圳市羽毛球協會,真正開啟了羽毛球生涯。
2007-2008年,我們通過中國穿線師協會考試,並分別獲得「中國穿線師MRT」和「中國穿線師CS「證書。
2010年,我通過廣東省羽毛球協會的考試,成為羽毛球一級裁判員。
隨後這十年裡,我們研究穿線技術,開發球拍穿線登記軟體,承辦各規模羽毛球比賽,服務於廣大羽毛球愛好者。客戶由深圳發展到全國。
在這十年裡,我們穿過的球拍近四萬多次,承辦和參與的羽毛球比賽百餘場。
2019年底的疫情,給了我們重重一擊,封城令下來,人們不能聚集,各球館紛紛閉門歇業,球友們無處打球,我們的生意也進入停滯狀態。
2020年5月,硬撐了半年後,我們決定關閉門店,由街邊門店轉進小區,開起工作室。
我們又回到起初原點,一切歸零重啟。
當初的夢想還是有的,我們雖然關閉了門店,但是工作室還在繼續,產品通過網絡營銷,依然可以服務於廣大羽毛球愛好者,我要換個新的領域持續我的熱愛,期待大家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