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
——李嘉誠
題記的這句話我記得和我的高中同學黃國至說過,國至那時很想提高成績不負父母,我那時和他同桌,但最後我沒有以誠相待,可能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偏執造成很大的誤解吧....
言歸正傳,李嘉誠是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這本書前面大部分都在說李嘉誠的發跡史,後面大部分是商業案例,李嘉誠這個人,我最敬佩一點是「勤奮」,他是一個不怕吃苦的人,他說他不是「學知識」,而是「搶知識」,他知道,只有通過讀書提升自己,才能擺脫現在的生活。「搏命」是李嘉誠的強項!書中有一點很感動我的是,他的爸爸出世了,他只能寄人籬下,作為「大哥」的李嘉誠勇於擔起了這個家庭的重擔,一次,他與阿媽出去找工作,但都沒有找到,他那天一粒米沒下肚子,阿媽於心不忍,對他說:「阿誠,餓唔餓啊,我仲有幾個仙」,但李嘉誠拒接要阿媽買東西吃,因為要省錢,我看到這裡時,我的心為之一震,十幾歲的少年就如此懂事堅強,真的令人感動!而反觀我們自己,我堅強嗎?
李嘉誠的成功除了持之以恆的勤奮,還有就是他的「誠」,交朋友要真誠,做生意要誠實。他說他自己的致富秘訣就是:要讓別人得到好處,自己才能得到好處。這也許看來有些現實,但更多的是李嘉誠的處世之道:為別人著想,懂得吃虧!
李嘉誠的人生轉折點在於塑料花,他去加拿大潛入別人的工廠,自己去偷師,然後回香港,帶起了塑料花產業,這現在看來是違背商業道德的,但事實已成過去,李嘉誠不過是迂迴地達到目的而已,不過這個「迂迴」都是迫不得已啊!這也十分現實!
李嘉誠是一個長情的人,他的老婆莊月明死去,李嘉誠到現在都未娶後妻,這個商業巨賈真的有點顛覆常人對富豪的印象,在很多人眼中,像這種有錢人,不是包二奶就是在外面養一群女人,閒暇之餘就尋歡作樂,但李嘉誠不是,就現在傳媒都沒發現李嘉誠有此陋習。
在我的腦海裡,我覺得李嘉誠是個有商業頭腦的儒士。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