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aebook設計總監!如何成為一個讓人喜歡跟你合作的設計師?

2021-02-15 小象愛設計

曾經發表過多篇關於管理、設計和產品團隊運作相關文章的 Facebook 產品設計總監 Julie Zhuo,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談論如何在新的一年成為一名讓所有人都會喜歡與之合作的設計師。

新的一年,你肯定立下了一些遠大的目標。為了達成他們,可能你要跟其他人合作。這裡有一份好用的指南:

一、選個夠酷的專案

在所有能夠讓你在新的一年看起來很有才華、很有想法、聰明、有創造力,而且看起來好極了的方法中,挑個對的項目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採取以下兩種策略:

找出那種除了你跟你的設計師朋友們以外不是太多人會用到的東西來做。這樣的話,朋友們會覺得你很贊,而且總是想要幫忙你手上的項目,但是又沒有人會真正在意,好處就是你要做什麼決定之前不必跟他們吵。

找出青少年愛死了的東西去做。這樣的話,當某個人問你:「噢,你在做 [某個不起眼的產品名稱]?那是啥?」你可以告訴他們:「現在的年輕人愛死這個了。」這能為你迎來立即的尊重,因為大家都知道年輕人對於酷炫事物的敏感彷佛礦坑裡的金絲雀。

記住,你的主要目的是要讓你的設計師朋友們嫉妒你正在做的事。如果你能讓他們覺得「如果也可以做你的項目就好了」,那麼邏輯上來說你就一定比他們更棒。

編按:注意到了嗎?Julie 是用戲謔的筆法寫這篇文章,如果讀起來覺得哪裡不對勁,請記得看最後一段 XD

二、「讚美」要省著點用

有兩個理由:

如果你說某個東西很棒,但他們其實不怎麼完美,那會顯得你的品味有問題,而且標準很低。

如果你一年只讚美一樣東西,所有人都會覺得你簡直是有想法到不可思議的地步,而且還會很好奇「哇,我要怎麼樣讓某人稱讚我的傑作?」。馬上,你就晉升成那個同儕最想使之印象深刻的人了。

要小心一個陷阱:不吝於鼓勵、指出別人作品的優點。真的那樣做只會讓你看起來很主流、一點也不特別。


三、如果有人對你的想法不埋單,把所有你認為他們應該重視使用者體驗的理由都說出來

如果有人不喜歡你的點子,只因為「這雖然很有趣,但我們還不清楚他的優先級」,那麼他們顯然是「反使用者(anti-user)」,你必須協助他們看清。這裡最上乘的技巧是深呼吸,然後開始對以人為中心思考的價值慷慨陳詞一番。請善用以下幾種說法:

如果那人反駁說他們不是不認同你的價值,只是他們不同意那個想法的價值。這時候你就忽略他們,繼續講到他們舉手投降、照著你的話走就對了。(記得那招嗎?阻撓式發言。)

四、如果前面這幾招都沒用,請改成質疑公司文化是否還支持創造力

如果人們在你對於用戶體驗價值的長篇大論之後還是不埋單,那麼這可能就牽涉到更深層的問題。請看著那人的眼睛,大大地嘆一口氣,說:「我在想,我們公司的文化是不是開始要對創造力關起大門了?」沒人想要被跟「安於現狀」的印象牽扯在一起,所以這應該會讓局面反轉,而且還有個額外的好處:讓你看起來具有難以置信的洞察力,觀察到公司這個重要的負面走向並且提出來。

五、相信你的直覺總是對的

你想喬伯斯曾懷疑過自己對iPhone的直覺嗎?不!當然不!所以你何必呢?引導你至此的就是直覺,所以要相信它。在那些希望你違背內心感受的人面前保持堅定。不要因為「感覺」,不要因為質化或量化的各種研究結果,不要因為別人提供了你過去所不知道的新信息,就改變你的心意。

六、用作品驚豔世人來展現創造力

雖然你曾向團隊保證周二會給他們看新設計的提案,但屆時他們在每周團隊會議真的想看的是針對完全不相關事務的全新概念,例如搶香蕉大賽(banana racing)。因為當創意繆斯前來敲門時,只有笨蛋設計師才不會去開門。畢竟,天才是不按表操課的。天才完成最佳創意就像是突然的一場驚喜派對,一場充斥著搶香蕉大賽的驚喜派對。(不是說有些人不喜歡驚喜派對,而是他們很無趣。)


七、簡報你的設計時,記得秀出整個演化的過程

想想看,如果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卻沒有人聽見,那樣還算是有發出任何聲音嗎?假如你對一個設計做了24種變化,卻只展示其中三種,你真的有做其他21種嗎?當然沒有。別傻了,24種都秀出來吧,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人們對於你辛苦的工作成果將會非常印象深刻,不管你說什麼他們都會自動同意。如果你發現,由於你對一條線的寬度在第17版跟第18版間的變化所做的分析使得討論的焦點跑電了,使得聽眾的眼神開始呈現呆滯的狀態,不要緊,因為此刻就算沒人在聽了,你還是會顯得聰明而且重要。

八、評估一個設計,看它的視覺是否經過仔細琢磨

如果有人請你看一下他們的東西,記住這個簡單的防呆招數:如果視覺做得很差,那麼這個點子就很差。相反地,如果視覺做得好,那麼這個想法就是好的。這個好用的妙招可以為你省下寶貴的時間,專心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有人問你的意見,提一下字體的運用,丟幾個相同 typeface family 底下不同的給他們試試看。或是,批評一下空間運用,例如「你確定這個元素不會太輕飄飄?」或是最保險的,討論這個視覺看起來「夠有趣」了嗎?

九、別答應去做任何跟「成長」有關的事

當某個人提到「成長(growth)」,他們說的其實是「苦工」,因為關於「成長」的工作就好比你用牙刷在洗盤子一樣費事。別去在意別人該怎麼找到你做的東西才能帶來影響力。「讓什麼東西成長」意思就是取消創新(un-innovate)。「un-innovate」是一個字嗎?誰在乎啊。當你嗅出某人好像用諸如「國際化」和「漏鬥(funnel)」的詞彙談起了成長,趕緊在任何人注意到之前偷偷溜出會議室吧。

十、如果你熟悉的公司推出了一些不太好的產品,一定要大力抨擊

讓別人意識到你的標準有多高、對於缺乏質量的工作成果容忍度有多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上網去對某公司那些水平以下的產品進行嚴厲的譴責。要知道,很多人都會這樣想,所以越是一連串的辱罵,效果越好。你一定要特別注意這樣的「競爭」,因為接手那個爛攤子的一定得是個最好的設計師,而你必須努力讓全世界都知道你就是那個最厲害的設計師。

請注意,雖然我寫這些都是為了挖苦、諷刺,但設計之所以是門藝術而非科學,就是因為沒有絕對的對錯。我自己多少都做過前面提過的每一件事。有時候問題的確在於公司文化對於大膽的點子不夠開放,或是太過於指針導向。

但終究,前面那些秘訣並沒有對錯,而是取決於你所面臨的情況。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描繪出當天平傾斜時會出現的極端情況,因為很多時候,當我們做的東西其實不夠好時,將責任歸咎於環境、怪東怪西,總是最容易的。

原文地址:medium
譯文地址: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小象愛設計 微信訂閱號:xiaoxiangaisheji (複製搜索訂閱)

今日微信箴言:當堅強成為你唯一的選擇,你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堅強。


小象愛設計

分享與生活有關的設計,創意

小象個人微信xiaoxiangaisj

新浪微博的名稱是:設計師的圈子

設計師的圈子-總群③ QQ群號:258692483(500人)

極簡思維設計工作室 業務合作

平面設計 APP界面設計 | 品牌營銷 品牌CI系統設計
LOGO設計 | 插畫漫畫商業攝影 | 社交平臺品牌帳號運營


小象愛設計是WeMedia自媒體成員之一,WeMedia是自媒體第一聯盟,覆蓋1000萬人群。詳情搜索「wemedia2013」

相關焦點

  • 羅子雄是如何一步步自學成為全能設計總監
    —— 錘子科技歐陽念念在採訪之前,我按照習慣先去網上搜尋了一下嘉賓的資料,按以往的經驗,這一代前輩的設計師們都比較低調,所以除非有個人博客,不然網上的資料少之又少。出乎意料的是,屏幕上顯示: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48,000個。同時,他的TEDx《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僅僅在優酷上,播放量就高達20W,知乎上有456個人關注問題「羅子雄(Pumel)是誰」。
  • 總監設計師夏雪|做有故事的情感空間
    她花了不到三年的時間,獲得「傑出貢獻設計師」和「年度部門業績突出貢獻獎」,並任命為「叢一樓金濤設計中心設計總監,由於部門業績突出,連任兩年。她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勇於嘗試挑戰,帶領團隊不斷突破自己,並在叢一樓「辛福宅,大設計」活動中,她的團隊獲得「冠軍軍團」,門店被授予「優秀五星門店」稱號。
  • 頂級遊戲設計大師談如何成為一名遊戲設計師!
    阿,我年輕的朋友們,你們想成為遊戲設計師,所以來問我有何好建議?我會給你們我最好的建議,但我猜想你們可能會聽不進去。你們可能更願意聽那些說你們愛聽的話的人所提供的建議。但這對我來說無所謂,我所能做的就是說些實事,並希望能進入某些人的耳朵裡。首先,你們應該對自己的事業道路有個最初的規劃,你想接受更專門的訓練,還是想要更全面的教育?
  • 「如何從菜鳥成為一個資深室內設計師」自傳
    【新朋友】點標題下方藍字「北京大易尚陽管理諮詢」關注,每天分享裝飾設計,營銷,管理,模式等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大概過了2個月,我仍然處於失業的狀態,這時候我與以前的一位學長在網上聊天,聽說了職業培訓這種東西。我一直對於室內裝修感興趣,但是一直沒有勇氣丟掉我所學的專業去走這條路,而且我什麼也不懂,也不知道如何去成為一名室內設計師。而現在我決定放平心態,去給自己創造另外一條路。經過各種搜索考察,我選擇了石家莊裕華區一所名為中藝職業培訓學校的學校。
  • 在法國學習網頁設計然後成為UX/UI設計師是怎樣的體驗?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畢業於法國高等設計學院(ECV)的Anaëlle Ho Thanh的專訪,她現在就是一位UX / UI設計師。一起看看她的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吧! 在碩士階段,我選擇的Alternance學制,我的合同企業是ïdikids工作室,我在其中擔任UX / UI設計師。在這兩年中,我主要從事店鋪的社交媒體界面的視覺設計,也接觸到很多不同電子商務網站和一個APP應用的界面視覺設計等方面的內容。
  • 2019年平面設計師工資多少?
    平面設計師的崗位職責1.與客戶或藝術總監會面 以確定項目的範圍;2.使用數字插圖,照片編輯軟體和布局軟體來創建設計;3.創建可視元素,例如徽標,原始圖像和插圖,以幫助傳遞所需的消息;4.設計布局並選擇要使用的顏色,圖像和字體;5.向客戶或藝術總監介紹設計概念;6.將客戶或藝術總監推薦的平面設計建議納入最終設計
  • 開一個設計工作室,你需要了解的事情...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以下是我盡我所能的給出的最好建議:設計代理公司(design agency) 與設計工作室 (design studio) 看起來很相似,但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你從這兩者中做選擇之前,問問你自己想如何度過你的一天。設計代理公司,會要求你專注於銷售與管理。如果你更喜歡動手做設計,設計工作室可能更適合你。另外,你可能想開發自己的產品。
  • 如何設計一套靠譜的設計師簡歷,這10項技能應該展示
    除了最基本的內容之外,設計師簡歷要如何脫穎而出呢?今天的文章,就是來幫你查遺補漏的~什麼樣的設計師簡歷才算合格,這個問題絕對算得上是老生常談。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網上盛傳的諸多設計師簡歷,你會發現,工作經歷、技能組合和作品集,絕大多數的設計師簡歷裡面都是由這幾個部分組成的。當你開始製作自己簡歷的時候,考慮的會更多,就不會這麼簡單了。
  • 沒有人帶,設計師如何自我成長(二)
    如果覺得自己的產出沒法成為自己下一份工作的能力證明,你可以選擇去做一些redesign。我說的redesign,不是簡單的拿出一個軟體的界面,因為不好看,加各種彌散投影,各種漸變,用上unsplash的圖片去拼一張好看的界面。大廠的產品背後,一定有一個專業的設計團隊在做相應的決策,一個設計的產出受到各方面的制約,有著各種各樣的妥協,「好看」肯定不是唯一追求的結果。
  • 【設計營銷】會吹牛逼對設計師有多麼的重要!
    但是絕大部分設計師只會沉迷繪圖,不懂得設計營銷,營銷設計。同樣我們再來看下一個視頻:是不是再一次刷新你對設計的認知?你以為設計真的是繪圖嘛?當然不是~會講故事的設計師才是真正的王者!就問你服不服?真心值得所有全屋定製設計師學習學習!學會找亮點,講故事,設計營銷就是這麼一回事!
  • 專訪蘋果傳奇設計師 Jonathan Ive:設計教育是一場悲劇
    大學畢業之後,Jonathan 在倫敦從事設計顧問,卻悶悶不樂。我不喜歡為某些客戶服務,不是因為他們笨手笨腳,而是因為價值觀。我覺得跟他們合作像是在拋棄責任,一種高尚的責任。蘋果卻是我發自內心喜愛的,因此我在 1992 年加入他們。談設計教育:無話可說,就是一場悲劇
  • 為什麼設計師,都討厭加班?
    所以呢,我為你推薦這款一室剛出爐的【年度專V會員】。一室團隊想出了一個「笨」方法——對9萬名設計師逐個調研,分別剛入行的設計師、工作3-5年的資深設計師以及設計總監進行訪問,搜集整理他們在迷茫期中的各個需求點。
  • 奪標設計-胡勇【兼職設計師】
    好設計就是一塊打開成功的敲門磚,好的設計能打動客戶,能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用心,從而贏得客戶的信任與合作。奪標設計機構,要做的就是這一使命!奪標設計機構主營業務展臺設計、展廳賣場設計規劃館博物館設計、主場活動設計。
  • 設計情報中心的設計總監陳禮善先生取得管理學博士學位!
    經過三年堅持攻讀由香港理工大學及北京人民大學舉辦的管理學博士學位(Doctor of Management, DMgt),設計情報中心的設計總監陳禮善先生於
  • 據說大神級別的設計師都玩兒設計思維,你有嗎?
    設計是一個由內向到外向的過程,我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內心的旅程體現設計,通過調用我們的情感體驗激發創造力,設計師可以直接使用這些方法用來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 大多數設計師對外在的技能方式樣樣精通,但是內心的旅程才是設計思維的基礎,它可以激勵我們去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吸收資源,我的工作主要就是鼓勵設計師建立自己內在的技能,以下是我的內向設計思維思考的前五點,希望能幫到你。1.
  • 如何處理不良設計建議
    一位高管在餐巾紙上畫了一個新的主頁原型來演示她使用和喜歡的網站。一個開發人員晚上在公司呆到很晚,並添加了一個他認為很酷的新功能。或者產品經理堅持採用與競爭對手相同的設計模式。如果這些故事聽起來很熟悉,那麼你並不孤單。大多數設計師都會收到這種「幫助」。你的第一直覺可能是以平淡無奇的方式回應「不」。
  • 我是如何進 Google 的?一位 Chrome‎ 視覺設計師的故事
    在考 GED 前,我開始學習混雜歷史與哲學的社會科學與經濟學的基礎。接下來的兩年則教導電腦、螢幕與相機可以做的事情,從寫程式、設計到影片製作與攝影。非常廣泛。我攻讀三年的碩士學位是多媒體管理,內容包羅萬象從管理人、管理專案、公開演講管理...到如何穿西裝都在課程之列。回頭看,我發現修習越多學校課程,就可能花越少的時間學習運用在未來工作上的技能。
  • 諾曼的設計心理學,你真的讀懂了嗎?(二)
    這本書的觀點,是讓設計師知道「複雜」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還是設計的新的出發點和解決問題的契機,好的設計師必須學會「管理」複雜,管理本身應成為當代設計的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因為作為一個大多人「有意」遺忘的「常識」,人們不願意承認複雜是必需的,因為複雜總是挑戰人們長期養成的習慣,但在實際生活中,複雜的對立面「簡單」——一個功能「簡單」的物品與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一樣,卻並不被人看好,人人喜歡好的「功能」,功能強大意味著服務更好;而所有人心裡都清楚,沒有複雜的科技,就不可能有服務細緻入微的「功能」。
  • 周末好好跟親戚解釋UX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所以設計師是什麼?小編是什麼? 更可怕的曠世難題是:「如何跟親戚解釋UX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該如何跟親戚解釋UX設計師到底是做什麼的呢?作為在IT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設計師,小編們邏輯清晰的提出要運用專業能力解決這個問題。1.
  • 如何設計一個吸引人的廣告banner
    ,不僅能突出標題或按鈕,還能給你的設計添加一些紋理和質感,使你的設計不會太單調。,一般情況下,要選擇最符合內容的設計,幾個排列簡單規則的圖形也能耳目一新,讓人驚嘆。地球日如何不一樣的突出這麼無新意的主題,單一的棕色調也可以使banner充滿創意和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