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查理寶典 | 芒格的智慧箴言

2021-02-25 讀者讀著

《窮查理寶典》不僅僅是給投資人或金融工作者讀的,我相信對所有的人都會有益,無論所處的行業,還是年齡長幼。

因為,查理.芒格的智慧,是一種普世智慧。

2020年4月11日

《窮查理寶典》並非人物傳記,它除了介紹生平外,重點收集了查理.芒格與合作夥伴的對話,以及最重要的十一篇演講稿,幾乎薈萃了他一生的思想精華和人生體驗。如:他對商業世界的深刻洞見;對人生智慧的終身思考等。

但別擔心,這不是一本「雞湯」。

查理的演講往往通過講故事而非抽象的說教,用幽默的比喻來提供睿智的忠告。在這本書裡,我們除了可以「聽到」查理.芒格幽默有趣語言,還可以欣賞到著名漫畫家埃德.威克斯勒繪製的查理漫畫肖像,可謂妙趣橫生。

書很厚,也很重,沉甸甸的。

但翻開扉頁,你便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近這位世紀老人……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194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他是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這位今年已經96歲高壽的老人,在過去的47年裡,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帳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每股股票價格從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和家喻戶曉的「股神巴菲特」相比,查理.芒格一直沉默而低調。他視班傑明.富蘭克林為偶像,與富蘭克林一樣堅韌、耐心、律己嚴厲和不偏不倚。

他的夥伴評價他「是一個古老的、老派的,而且從來不為政治正確而擔憂,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直接率真的人。

巴菲特稱:查理是我的朋友,律師,顧問和「死對頭」(沃倫曾經稱查理為可惡的「說不大師」。)但同時也是我最感激的那個人。

巴菲特在為《窮查理寶典》做的序言中,這樣評價芒格

我在選擇合伙人上有這樣的建議,首先要找比你更聰明、更有智慧的人。他在你犯下損失慘重的錯誤時,既不會事後諸葛亮,也不會生你的氣。

他還應該是一個慷慨大方的人,會投入自己的錢,並努力被你工作而不計報酬。

最後,這位夥伴還會在漫漫長路上結伴同遊時,能不斷地給你帶來快樂。

而全部符合我這些特殊要求的人只有一個,他就是查理.芒格。

——沃倫.巴菲特《窮查理寶典.序》

1、不要頻繁地進行買賣

芒格認為,只要幾次決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

當查理喜歡一家企業的時候,他會下非常大的賭注,而且通常會長時間的持有該企業的股票,查理稱之為「坐等投資法」。他說:「你付給交易員的費用越少,聽到的廢話也更少,如果這種方法生效,稅務系統每年會給你1%到3%的額外回報。」

2、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對於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說,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如何賺錢;對於創業者來說,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能創業成功。但查理芒格告誡大家:「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例如,如果你們想要投資,應該考慮的問題不是「我要怎樣才能賺錢?」而是反過來想:「我要怎樣才能不賠錢?」 找到可能造成賠錢的事情,然後避免去做它。同樣,找到可能致使創業失敗的事情,然後小心地避開。

3、在手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查理始終都重視基礎科學及其內在聯繫的研究,如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哲學、心理學等,這些學科構成了查理芒格投資分析中的「多元思維模型」理論。

該模型中最重要的例子包括:工程學融於備份模型,數學複利模型、物理學和化學的臨界點、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以及心理學的認知誤判模型等。

他說:你不能只用你所知道的一種學科,比如說經濟學,就試圖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即你手裡只有一把鐵錘,看見滿世界都是釘子。如果一個人擁有跨學科知識,就不會成為那個「手拿鐵錘的人」。

如果你不懂數學,你將會像一個踢屁股比賽中的獨腿人——將巨大的優勢拱手送給了他人。

4、如果你確有能力,你就會非常清楚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

查理投資的項目並不多,他小心翼翼地畫出自己能力圈,為了停留在這些圈子之內,他首先對投資項目進行基本的全面的篩選,並把他的投資領域局限在「簡單而且好理解」的備選項目之內。

正如他所說的,「關於投資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

5、查理的三大投資訓導:

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1、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一樣,讀書之多、讀書時間之長都是令人感到吃驚的。查理說過,如果你盯著巴菲特,你會發現他除了睡覺,一半時間都在讀書。

查理也一樣,只要他手裡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連他的孩子都笑話他,說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他讀的書涉獵很廣,也是一個人物傳記迷,查理稱讀傳記是「和已逝的人交朋友」。

書本,成了查理永遠的學校。

2、如果你要想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在一次採訪中,記者提問說:「能否只用一個詞來回答,你是如何賺錢的?」查理思忖了一下,說:「理性」。

查理一直強調: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事情背後的原因,並藉助簡單地模型理性分析,並得出結論。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狀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就會逐漸得到提高。反之,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註定會失敗。

3、如果哪年你沒有破壞一個你最喜愛的觀念,那麼你這一年就白過了。

查理養成了一種異常罕見的性格——願意甚至渴望去證實和承認他自己的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

他曾經說:「如果說伯克希爾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那主要是因為沃倫.巴菲特和我非常善於破壞我們自己喜愛的觀念」。

這讓我想起了李善友老師講過的一句話:「如果今年的你,沒有覺得去年你很傻缺,那你白活了一年」。你看,是不是同一個底層邏輯?

又譬如,我們說到的「破壞性創新」,破壞的是什麼?就是那個曾經認為是對的那個底層邏輯,所謂不破不立,破繭而出。

1得到你想要得到某件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配得上它。

看,查理的語言多麼質樸,但內涵多麼豐富。

拓展到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想追求心中女神的年輕人,與其將時間和金錢花在套路上,不如去想想如何讓自己配得上女神。

同樣的,那些想謀求好職位的職場人,與其尋找捷徑、投機取巧,不如先努力讓自己成為配得上那個職位的人。

在2007年南加州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查理談到一段話,也令我印象深刻:

「有的時候你們會發現,有些徹頭徹尾的惡棍死的時候既富裕又有名,但是周圍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死有餘辜。如果教堂裡滿是參加葬禮的人,其中大多數人去那裡是為了慶祝這個小子終於死了。

這不是你們想要得到的下場,以這樣的葬禮告終的生活,不是你們想要的生活。」

可見,無論你擁有多少財富,都要努力爭取「德財兼備」,而不是德不配位。

查理認為,總是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優秀,人們應該學會扮演各種角色。

通常,合伙人的關係有三類:指揮型的合伙人、服從行的合伙人和平等協作的合伙人。查理在他已經成功的盛年,讓自己成為了沃倫.巴菲特的一名「服從型合伙人」。

可見,膨脹永遠是成長的敵人,謙遜才是進步的關鍵,是真理。

3、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追求什麼?

查理.芒格三句話作答:

1. 別兜售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2. 別為你不尊重和欽佩的人工作。

3. 只跟你喜歡的人同事。

查理說:「這一生真是很幸運,由於和沃倫巴菲特同事,這三個原則我都做到了」。

4、怎樣面對棘手的難題?

期望別太高;

.擁有幽默感;

讓自己置身於朋友和家人的愛中。

2010年年初,與查理相濡以沫50年的太太南希不幸病逝,幾個月以後,一次意外的事故又導致查理僅存的右眼喪失了90%的視力,致使他幾乎雙目失明。對於一位86歲,視讀書、思考勝於生命的老人而言,兩件事情的連番打擊可想而知。

然而我們所看到的查理卻依然是那樣的理性,客觀,積極與睿智。他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極放棄,在平靜中積極尋求應對的辦法。嘗試過幾種閱讀機器,考慮過學習盲文,後來奇蹟般的他的右眼又恢復了70%的視力。

在順境和逆境中,都保持樂觀,這就是查理.芒格。

96歲的芒格即將步入期頤之年。

但我們無須擔心什麼,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晚年的最佳保護鎧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細心度過的生活。」

——查理.芒格

相關焦點

  • 查理.芒格的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查理·芒格芒格:「聰明的飛行員即使才華再過人,經驗再豐富,也決不會不使用檢查清單。」想要學習芒格,第一步就要了解了查理的總體思維方式和他的投資思維方式。而現在這篇就是他推崇並一直使用的工具:「檢查清單」檢驗法。查理不會按照清單上的次序逐一應用下面這些原則,這些原則出現的先後也跟它們的重要性無關。
  • 讓你更有智慧的101個思維模型
    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是怎樣理性思考的?他們在商業活動和個人生活中是如何做決策的?
  • 「芒格技巧」:提升自我的最好方法
    就像芒格所說,我們要把每天最好的時間拿出來留給自己,提高自己的心智,剩下的時間再留給這個世界。長此以往,我們就會體會到心智複利的魅力。本文譯自Medium,作者Darius Foroux,原標題為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self,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我們都聽說過複利的魔力。實際上,心智上的複利也同樣強大。
  • 邀約面試話術寶典
    下載方式:公眾號對話框回覆:「邀約面試話術寶典」,免費領取資料下載方式:公眾號對話框回覆:「邀約面試話術寶典」銷售人員標準面試話術營銷面試話術08 醫藥代表面試話術09 新人面試話術10 現場招聘面試話術下載方式:公眾號對話框回覆:「邀約面試話術寶典
  • 窮則變,變則通,真正厲害的人,總能找到出路
    真正的規律,是窮則變,變則通,厲害的人,總能找到出路。1、讓人受挫的,不是困難,而是沒想過可以變通。我們感到受挫,大腦理所應當認為,是困難帶來的挫敗感。《易經》的規律告訴你,並不是。真正讓人受挫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人在面對困難時,沒想過可以變通,而被困在原地出不來。
  • 「富不入三地,窮不近二人!」老人言,句句都是智慧!
    在一個人窮的時候想要變得有錢,在一個人有錢的時候想要變得更有錢,這就是人的本性。老祖宗就說了「窮不失志,富不癲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當一個人富有的時候千萬不要變得「癲狂」,這裡所謂的癲狂就是指炫富、過度消費、毫無節制,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去一些不該去的地方。
  • 怎樣寫窮
    回到寫「窮」這個話題它是有時代感的
  • 黃曆國學智慧:「窮時莫信三事」,指的是哪三件事?
    鬼谷子「窮時莫信三事」,越窮越不能信的三件事,很多人在這上面吃過虧。01.成功率小、風險高的事低成功率、高風險便意味著高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