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私聊我,說是不太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又不敢走人,畢竟經濟就是這個樣子,機會不多,搞不好一待業就是好幾個月,那就只剩下喝颱風的份了。
其實怎麼說呢,我並不認可這種說法。也就是說,一個人不敢辭職,不敢挪窩,和大環境的關係並沒有太大。
真正對換工作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一個人的心理作用。
什麼樣的心理呢?就是每個人,對既得利益都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除非放棄的代價是可以輕而易舉沒有任何風險的獲得更大的利益。
要不然會想出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別亂來,搞不好偷雞不成蝕把米。
拿找工作來說,既得利益就是現在的那點工資,雖然可能捉襟見肘不夠用,但畢竟每個月都有,而且工作已經輕車熟路,在公司也是老油條了,沒有太大顧慮。
而風險利益就是,你換工作,你會有更好的薪資待遇,或者更好的職業發展。但你要面對很多不確定的事件。
比如,換了工作就會出現在一個陌生環境裡,你要重新適應,那麼能不能很快適應呢?
比如,每個公司,每個行業,對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萬一你到了新的地方,不勝任呢?
比如,現在很多公司都存在裁員現象,有時毫無徵兆,上午還在上班,下午就讓你走人了,而且被優化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是新人,那會不會是自己呢?
比如,開始你覺得,這份工作很棒,但隨著時間推移,隨著對工作的熟悉,你發現這樣的工作對你而言,已經沒有太大吸引力了,那怎麼辦呢?
還比如,每個公司都有各種奇葩,恰好這種人還要跟你一起共事,你得面對各種各樣的糟心事,你怎麼處理?
所有這一切,全部都是風險。於是權衡來權衡去,相當一部分人的選擇就是,繼續在現在的公司待著,雖然不能突然變好,但至少不會太壞。
就像我們去搞投資一樣,有1%的概率獲得100萬,有50%的概率獲得10萬,有100%的概率獲得5萬,不用說,你我之輩,大概率是會選擇5萬的這種。
因為這是確定以及肯定會獲得的收益,沒有任何風險。
我們所有人,都是喜歡這種沒風險的事。
然而,你要是真的一點風險也不敢去碰的話,你也就斷絕了自己走向更好的道路。
換工作這種,我覺得風險是有,但也不至於嚴重到需要你膽戰心驚顧前顧後的地步。
尤其是那些在一個地方幹了很久,又沒有特別發展的朋友,我其實更建議你多看看外面的機會。
你在一個公司幹了好幾年,你幾乎就可以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了,如果明知道沒有什麼希望,還要繼續待下去,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而且年紀越大,你改變的成本和難度就越大,不知不覺你就會發現,原來可以改變的東西,後來都改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