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心中樹立假想敵人

2021-02-22 靜泰精舍I內丹實修丶閉關禪修

聊城辱母案牽動著國人的神經,我也同大眾一樣,看到這個新聞報導時,衝動之心立刻升起一個念頭:「如果我是於歡,也同樣會拿起刀子捅向辱母惡徒」。但很快我就覺知到自己這個心念很恐怖,這是在心中樹起了假想敵人,我這個不好的假設,會加重我的負能量。對當事者於歡的同情,如果用肉眼來看,只能看到情,如果用慧眼去看,就能看到因。對於我們心中生出的假想敵人,如果不能及時覺照到,就容易把想像與現實混淆,從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敵」,而這個人可能是朋友、同學、同事,甚至是家人。所謂「假想敵」,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敵人,只是內心虛設的一個對手,而且會花費大量的心理能量同這個敵人作戰,並且不經意間把這種「鬥爭」的心態帶到現實生活中來,影響自己的生活。比如在職場中,有一種人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他總覺有同事在背後說他壞話,於是就把這同事當成自己的「敵人」,從而無法享受工作的快樂。還有一種人,無法接受與他觀念不同的人,一旦有人反駁他,或者不認可他,他就把對方想像成自己的敵人,對方不管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會覺得是針對他來的。久而久之的心就活在鬱悶、嗔恨之中。

要做到不在心中樹立「假想敵」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在這個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各種吸人眼球的信息,各種帶毒的心靈雞湯,讓大多數的人都看不清、弄不懂事實的真相。本來我們就情感空虛,一遇到那些煽情高手,也就很容易隨波逐流,甚至本不該參與俗世爭論的修行者為了救那孩子一條命也站出來呼喚吶喊,可這個行為背後的起心動念是把「國家法律公不公正」當成了假想敵。如果相信祖國這個母親能以人為本,如果相信國家法律的公平公正,就不會動此凡心。想當年弘一大師在抗日戰爭中振臂疾呼,那是因為當時有真正的敵人來入侵啊。如今我們追隨主流輿論來呼籲「放人一馬」,此刻,心中樹立的敵人是誰?是國家?是政府?是法律?還是在嗔恨社會?這些都不是我們應該有的想法啊!我們在憤怒、焦急之後應該內觀下自己的心:假想的敵人真實存在嗎?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誰?佛法難聞,修行難得,我們還不具備弘一大師的慧命,更不可觸摸濟公活佛的神通,那就好好修行吧,讓心越來越清淨,守住這顆躁動的心,不要讓它樹立起假想的敵人。修行人的慈悲心要面向無量眾生,而救度無量眾生唯一有效的是般若智慧,有了智慧,眾生才會相信因果、心生慈悲。世間眾生也只有敬畏因果才能從苦海中跳出來啊,你想幫助任何一個人,如果他不相信因果,不敬畏因果,那你是無法真正幫助到他的。佛家講功德回向,願所有慈悲大眾,都將清淨功德回向給於歡等當事人:平安吉祥,早日離苦得樂。

 不要在心中樹立「假想敵」,世間沒有你真正的敵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守著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嘴,智慧靈光就乍現,那一刻你會明白:你的真正的敵人是自己那顆恐懼的心,外面沒有敵人!

範無極文集:

1、只有思考生命才能找到自己

2、一切都是你當下一念造成的

3、說真話的人少了

4、學佛修行必須提防自己的三心

5、如何區別宗教信仰與迷信活動?(願你看完本文後心如明月)

6、你才是你的大師

7、幸福婚姻的三大核心需求

8、快速化解負面情緒的四種方法

9、學問和智慧有何區別?如何獲得智慧?

10、人生的一切是不是都命中注定了的?

11、專注,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12、家庭教育首要任務是培育孩子的健全人格

13、如何化解貪吃的帶來的不良後果

14、寒溼正侵蝕著你的身體,妹子,你還在露腳踝嗎

15、禪不是盤腿

16、既有 「因果」之理,為何會壞人得勢、好人受氣?

17、尋求認同,就是邁向苦海

18、為什麼對待「神通」要避而遠之

19、別讓孩子太優秀!

20、高僧何處尋?

(更多文章請查看公眾微信號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不要輕易樹立敵人
    如果你一時不小心損害了他人利益,傷害他人自尊,可能又為你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在人際關係複雜的今日社會,任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都可能創造輝煌的業績。畢竟這是個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年代,不是那種貴族會坐馬車,平民用腳走路的年代。如果有誰仍想用以貌取人的方式來生存,不多久就會遭到社會的淘汰。
  • 為自己樹立一個敵人(張一楠原創文章)
  • 拖延面前,完美主義是最大的敵人
    我在即將出版的新書《永遠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中,專門有一篇記述自己與拖延症之間的鬥爭。
  • 樹敵:成功需要敵人
    敵人的市場就是你的市場,敵人的目標就是你的目標,敵人的錢就可能是你的錢,敵人的腦就應該是你的腦,如果你能從敵人的行為中,尋找出動機,轉變成自己的優勢,能從敵人的趨勢中,挖掘出自己的目標,轉變成自己的市場,那敵人難道不是你最大的恩人嗎?
  • 創始人格局|心中無敵 無敵天下
    逆向思維,走少有人的路Ta,可能是個偏執狂、是個瘋子、是個不斷跌倒又慢慢爬起來的人,所以不要害怕創始人格局 心中無敵,才能無敵於天下在《三國演義》中,是誰把周瑜氣死的呢?你把對手當敵人,第一招就輸了,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許不是對方,而是你的格局認知。創始人,要做到心中無敵,才能無敵於天下。
  • 不要被心中的山徵服,去徵服現實的山.
    那個時候我又徘徊在抑鬱和焦慮的邊緣,還產出了《一起去看精神科》的vlog,心中的山完完全全徵服了我。我後來的leader又給我發微信:譚同學,咱們可以再聊聊嗎?我說:我在做大保健。他說:哦哦哦,保健比較重要,那我們約個明天的時間吧?我又硬著頭皮答應了。在電話中,他以超出尋常的耐心和勸解對我說:你有什麼問題呀?我說:我還是想有自己的生活。
  • 驕傲是勝利的敵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放棄誰都可以,千萬不要放棄自己!2、勝利不是戰勝敵人,而是提高自己。我們只要每天進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不要因為怕被玫瑰的刺傷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3、人生哲理,困難裡包含著勝利,失敗裡孕育著成功。我年輕時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於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幹下去。4、驕傲是勝利的敵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一個人是在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反抗中創造成功的。
  • 把老闆當敵人,是跟自己過不去
    那些動不動就覺得老闆把自己當奴隸、罵老闆是「周扒皮」、把老闆當成階級敵人的員工,本質上,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如果你是老闆,你更願意重用一個能換位思考、站在老闆角度想問題的人,還是一個把你當敵人、讓他取個快遞都說你奴役了他的人呢?說到底,你和你老闆都是同樣的人,只是立場不一樣而已。
  • 如何靠"臭不要臉"和"自黑"來扭轉刻板印象?
    所以我們對其他群體的刻板印象產生的態度和行為也不全然是負面的,而是矛盾、複雜的。比如我們會對高溫暖度低競爭力群體(比如老人、傷健人士等)持以同情的態度(但不敬重)。不過總體而言,一個群體的溫暖度越高、競爭力越強,我們就越容易對該群體產生正面的態度和行為。四、如何扭轉刻板印象被人用刻板印象定義,無論結果正面與否,我們總會不舒服。那,我們該怎麼扭轉別人對自己的刻板印象呢?如前文所述,刻板印象產生的態度和行為往往由溫暖度和競爭力來決定。
  • 人只會被朋友背叛,敵人是永遠都沒有'出賣'和'背叛'的機會的
    在《琅琊榜》中你肯定和我一樣被其中很多對話深深擊中,比如當靖王驚奇梅長蘇讓童路與其直接照面時,梅長蘇說「對童路坦然相待,用人不疑,這就是我的誠心;留他母妹在手,以防萬一,這就是我的手腕,」梅長蘇又說「對會接觸緊要機密的心腹之人,誠心與手腕,缺一不可,」當靖王搖頭嘆息梅長蘇把自己做的事說的如此狠絕時,梅長蘇意味深長的說:「人只會被朋友背叛,敵人是永遠都沒有
  • 賒銷就是買敵人,看了不哭…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賒銷的種種情況,等於你製造了多少個敵人,看了不哭借錢給別人就是買敵人,不管你信不信,漫漫賒銷路,要債的血和淚,反正我是信了!
  • 樹立領導威信,讓員工口服心服!
    久而久之,你的權威自然樹立起來,員工意識到有這樣的公平公正、對事不對人的領導,工作的心情會更愉快,也會對你的做法由衷的崇敬。有了這番敬意,員工會對企業領導產生信任,從內心深處覺得不能散漫,更不能甩手不幹。
  • 楊志華:不斷樹立高目標
    TS網點操作人楊志華就是一個不斷樹立高目標的銷售能人。老家位於南昌市青山湖區的楊志華,對濟民可信有一種自然而然的「信任與仰慕」,他說因為家離公司很近,對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並且朋友們對濟民可信的評價都很高,他也萌生了想要與公司、與濟民可信人一起奮鬥並且達成目標的想法。
  • 工作案例 | 端正學習態度,樹立人生理想
    如何引導小陳同學樹立合適的人生理想,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科學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1.主動約談,和學生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通過和小陳的溝通,發現小陳同學存在的問題,引導小陳同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掌握小陳同學興趣所在,鼓勵他勞逸結合,將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相結合,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3.鼓勵改變,讓學生有一個合適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壓力。
  • 【原創】伊光論壇---你是多少人心中的痛
    我來深圳的時候,也只從大家偶爾的言辭中才聽到過。記得有一次在朋友家裡聚餐,「ABU大叔」忽然半開玩笑的說讓我去伊光做斑竹,我當時還真是有點被他嚇到。因為我知道在周圍穆斯林朋友的心中,伊光這個於我一無所知的網站卻在他們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似乎只要一提到它,就能感覺到伊光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曾經的歡樂時光,更多的是對伊光的敬意,其中還夾雜著惋惜,夾雜著一絲絲的痛。
  • 【新兵日記】樹立職業理想 銘記初心使命
    本次板報主題為「樹立職業理想,銘記初心使命」。在培訓之初,大家對這一主題進行了學習和探討,隨著課程的推進,學員們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通過在課餘時間製作板報,不同的想法相互碰撞,擦出了思想的火花。第一組板報主題為「初心啟航,匠心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