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這是《阿甘正傳》最經典的臺詞,也成為很多人信奉的人生座右銘。
我也曾在學生時期的作文課多次引用這句話,在關於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激發個人挑戰生活中困難的勇氣等選題的作文中,這句經典臺詞總是起到加分的作用。
後來真正踏入生活,才發現這句座右銘在人生迷茫和困境的時候並不能真正起到鼓勵人心的作用。比如在畢業後很多人踏上尋找合適工作的旅程,面對未知的領域,多數人會迷茫會在等待面試的門口緊張不已。
為了自己給自己一些鼓勵,我們在內心重複著無數次這句座右銘,給自己打氣。而真正面對面試官的時候,依舊是會因為對未知的無所知而表現的不盡人意。
後來我再去審視自己一直奉為座右銘的類似的名言,發現這些雞湯座右銘背後暗藏的生活觀與倡導的方法論是多麼的可笑與反科學反理性。
面對人生的那盒巧克力,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在拿巧克力之前,先去打開盒子看一下或者看一下說明書,判斷一下是否真的是自己喜歡的口味然後決定去購買去伸手拿巧克力?盲目的去拿盒子裡的巧克力,這本身就是一種把人生的每次選擇當做賭博來對待的生活態度。
如果一直生活中需要選擇的路口,擺在眼前的都是自己未知的情況,都是需要在經歷中去認識去嘗試去經歷,然後獲得經驗的。那麼整個人生不就是會在反反覆覆與無窮的嘗試與試錯中度過了嗎?
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阿甘正傳》影片中的主角的傳奇經歷與故事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存在。而影片中主人的座右銘,又怎麼能拿到現實中作為我們現實生活的指導,同時以期待也會獲得影片中人物一般的傳奇勵志的成功人生呢?是不是很可笑?
其實不難發現,不僅是在類似的影片中,許多書、演說綜藝等也都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灌輸此類的精神雞湯。這些雞湯的目的不是為了鼓舞人心,增加勇氣,反而是為了麻木與愚弄人,使人在生活工作中多傾向於靠感性去處理問題,用不科學非理性的思維方式去面對生活的考驗。
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們步入工作,他們身上帶的「雞湯味」更為濃鬱。「初生牛犢不怕虎」正是對世界認識不全面的多數大學生的做事風格的形象刻畫,他們往往一身熱血與激情,想要在步入社會後大顯身手,為社會做貢獻,同時也證明自己的能力。面對工作中的難題往往迎難直上,憑藉學生的一股執著勁與探索欲去直面一個又一個工作中的坎。他們都在追尋內心的「夢想」,這也是最難能可貴的赤子之心。
然而冷靜下來去思考,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是很少去選擇做冒險的事情。成年人信奉理性,要求自己對於即將面臨的情況有一定的認知與判斷,預估了會發生的最大的風險與要承擔的後果,如果在自己能夠承受範圍內方去嘗試。
而不是對於所有的未知都本著天不怕地不怕的壯士豪情去拼個頭破血流,達到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境遇才肯罷休。
做事前去權衡利弊,去提前審時度勢,去了解認識要去面臨的事物,憑藉理性去選擇取捨,才是在社會上的生存法則。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童話,沒有言情劇,也沒有勵志電影,它是一次次現場直播的武林風比賽。唯一能夠讓你不被對手打倒的,就是自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