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講究為人在世要「誠信為本」,但是在當今這個社會,真正能夠做到的屈指可數,特別是在誠信這件事上。如果處理不當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契約精神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不管是紙質契約還是口頭契約,在當你像別人承諾的時候,這件事本身就不應該掉鏈子,即便要掉,也應該提前主動講明白不能履約的情況。
因為契約一旦籤訂,就意味著合作的開始,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會為了彼此的承諾作出努力,同時雙方的信任也開始慢慢建立。
很多人不重視契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有一萬種理由為自己不能履約進行開拓,其實作為契約的另一方很多時候眼睛明亮的跟一朵花一樣,之所以不拆穿其實很多時候還是為對方留下最後一塊遮羞布,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臺階去下。
畢竟一旦拆穿,不僅雙方關係破裂,彼此對立,同時也會讓遵守契約精神的另一方覺得自己眼瞎!
人會不會有困難的時候?
我的回答是,100%會有,而且是很正常的一個事兒,如果有人告訴你他這一輩子沒有遇到過困難或者難以跨過去的坎,那這個人不是神仙就是傻X。
但問題的重點就是這裡,一個人遇到困難會不會被理解?
我的回答則是:做對了一定會被理解,而做錯了還要人理解你那簡直就是在放屁。
這個世界沒有人比誰傻,如果你認為這個人比較傻,那證明人家還是想救你。
那什麼叫做對?什麼又叫做錯?
其實也並不難,而且相當簡單。
雙方在達成契約精神的時候一方如果不能及時的履行至少提前一段時間跟另一方進行溝通,這樣不至於讓等待履約的人臨時抱佛腳。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借錢那些事兒,兩個朋友,其中一個找另一個借款用來周轉說好一個月還款,但是另外一個並沒有錢便找到自己朋友進行幫忙並根據找他周轉朋友約定時間還款。
到了還款日,周轉的朋友還不上,可是去借款的人卻面臨兩難,兩邊都是朋友,一直催傷感情,可是沒有提前做準備一時間也籌不到錢還另外一個朋友,又消耗了給他借款朋友的信任。陷入兩難,本是出於好心,結果丟了兩樣東西自己還鬧的不愉快。
遇到這樣做事的人,你難不難受?
同理如果早知道自己還不上,提前主動跟朋友溝通,也能讓其有個準備時間,另想他法,並且還能讓朋友看出你的人品,你雖然還不上,但是至少你還記著這件事,這樣做很難嗎?
那些掉鏈子的人永遠不知道等待你履約的人臨時抱佛腳時的坐立不安。你消耗的不僅是你的人品,更是別人對你的信任。你永遠不知道你的這一環連結著多少人和事兒。
同時還有一定要切記:獲取的別人的信任受人幫助後在面臨催款時更是不要唧唧歪歪。
咱們也沒什麼大文化,就說的通俗一點:
在你困難時,肯幫助你,是信任,要感恩。
主動找你,肯定是你自己做的不到位,這個時候也別瞎BB,同時也要考慮別人的難處,人家不難何必找你開這個口?
不要把幫助你的人當成理所應當。即便你不想做個人,但也不要去做一隻狗!
今年疫情,都不好過,快到年底了,我知道你有故事,誰又沒有呢?
如果你的故事足夠感人,也請在年前主動跟我聯繫,不是我想聽,主要是我要知道你還活著!還在做人!
今天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創業一路走來,經歷過被人辜負,同時自己也辜負過人,今天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發相關動態由感而發的寫這麼一篇文章,希望未來我所吸納的合伙人能夠有高度的契約精神。放在公號沒事翻翻也是給自己一個警醒。
永遠不要去做一個失去誠信的人。
這個社會,失去誠信,就失去做人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