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臺灣104基金會發起了一項「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呼籲給年輕人更多一些機會。
他們請來在社會中各行各業可以指點江山的大佬們對匿名簡歷做評價,在這個真實受訪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值得引起社會和大眾思考的問題。
▼
這個視頻一出來,就火了。麵包師世界冠軍吳春寶25歲之前,只是在菜市場當過麵包學徒和兼差洗車員;國際大導演李安33歲前都沒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恩,這確實讓大眾挺訝異的,這些在HR眼裡「十分有問題」的履歷竟然出自鼎鼎大名的他們。原來,他們也有過一段不怎麼樣的歲月。
「Be a giver」這場運動旨在呼籲社會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不要把眼光只停留在一紙之上。不然,我們有可能就會扼殺掉下一個「李安」和「吳春寶」。不過,現在我們試著換一個角度,把焦點落在李安和吳春寶身上來看看這件事。
25歲、33歲之前的他們,用今天世俗的社會標準來打量,看起來確實挺糟糕的。但誰能說他們後來的成功跟那段「糟糕」的經歷無關呢?那些年默默的積累和不放棄,其實對於他們而言都一定是成長的軌跡。
也就是說,誰都可能會有一段不怎麼樣的歲月,沒有關係。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過去跟現在還不怎麼樣可能只是積累還不夠。但影響你未來的、能改變你未來軌跡的最重要的還是現在每一個當下。
要知道,機會可以青睞一個那些即使過去不怎麼樣但努力的人,但沒有理由浪費在一個過去現在都不怎麼樣努力的人身上。不想要糟糕的未來,請現在就努力;不想要繼續糟糕的未來,那也請現在就努力。
如果把一生比作四季,按一輩子80歲來算的話,二十幾歲的你應該是春天正準備進入初夏的時候。一個熱情洋溢的季節才剛剛開始,把傷春悲秋的事情留到走不動的時候再做吧,現在的你只需要卯足勁頭去蹦躂去創造。只有這樣,那個更好的自己才會在未來等你。
熬 成 雞 湯 原 不 是 我 本 意
但 還 是 想 送 你 們 一 首 雞 湯 歌
未來的魅力
就在於它的未知
不知道未來的哪一天在哪裡
你會突然想起過去的自己
只希望想起的時候你是無憾而且感激的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你想對未來的自己說什麼/
我們評論區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