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的人生,其實差很多

2021-02-23 張德芬空間

作者 | haruko

來源 | 精讀(ID:Jingdu999)

01

國慶放假期間,參加了學姐的婚禮。在婚禮上,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大學同學和老師。觥籌交錯期間,看著酒桌上熟悉的面孔,突然由衷地感嘆:也就畢業幾年時間,每個人的狀態真是差了非常多。

 

明明學生時代考著差不多的分數,上著差不多的大學,為什麼走入社會後,人生卻差了那麼多?

侃哥是我大學時期的學長,在學生會工作,因為能說會道,人送外號「侃哥」。他有句口頭禪:差不多就得了。

 

侃哥的好朋友阿奔,是個有強迫症的處女座,凡事追求完美,和侃哥有著完全不同的辦事風格。

 

記得一次學校臨時空降招新活動,需要我們當晚出海報,因為時間緊急,海報做得稍顯粗糙。阿奔希望整個團隊留下來繼續「加班」,把海報弄得更好看一點。

 

侃哥忙著打哈哈:「差不多就得了,沒人會仔細看的。」於是帶我們組團去吃燒烤。結果,我們都走了之後,阿奔一個人在畫室繼續加工海報到凌晨。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侃哥和阿奔同時參加一個名企的校招。

 

校招前,阿奔做足了功課,從這個企業的文化到發展方向,並且將自己的能力與招聘的職位進行了匹配,最後順利通過校招,畢業後很快就去了公司的總部,在他夢想的城市。

 

侃哥沒有通過面試,畢業後選擇了家裡安排的銀行工作。「工作而已嘛,差不多就得了。」侃哥畢業離校的時候,笑著跟我們說。

 

去年侃哥結婚了,對象是家裡給介紹的,說是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對象嘛,差不多就得了,反正也到了該成家立業的年紀。」

學姐的婚禮上,再次見到侃哥和阿奔,突然一下子明白過來,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對他的人生軌跡影響有多大。

 

畢業之後的阿奔,目標明確,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慢慢地成長為一個出色的職場人。現在帶領著10個人的團隊做項目,可謂風生水起,甩了同齡人幾條街的距離。

 

而侃哥,在差不多的城市,做著差不多的工作,領著差不多的薪水,過著差不多的生活。侃哥看到阿奔神採飛揚的臉,偷偷地抱怨說他現在的生活其實很枯燥、很無趣,感覺活得像個老年人。

 

「我不知道生活的哪個方面出了差錯,為什麼和別人的人生差距那麼多。」

 

我很理解侃哥再見到阿奔的心情,家庭背景相仿,也畢業於相同的院校,可是出社會幾年後卻顯示出了巨大差異。

 

其實,人往往就毀在凡事只求差不多。

 

上學的時候差不多得了,工作的時候差不多得了,談戀愛的時候差不多得了,結婚的時候也差不多得了.

 

這種心態,其實就是一種求而不得以後的妥協。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卻用「差不多」這個藉口讓自己妥協了。

 

 

高中時,我有個學霸同桌,我經常會問她數學題目。她每次給我講題,都只給我一兩條線索,讓我繼續思考,如果我思考了還不會的,就再去問她。

 

因為當時好面子,又不想顯得自己很笨,每次她問我「想到了嗎」的時候,我總會回一句「嗯,差不多了。」

 

「真的嗎?那你就講解一遍給我聽。」然後她看著我憋著紅臉,在那邊抓耳撓腮。

 

「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沒有差不多這個選項。你知道你為什麼數學老考不好嗎?

因為你老是騙自己,騙自己說我差不多都會了,其實你不是,你下次遇到這樣的題目,照樣不會做。」

 

當頭棒喝。

 

每個人都會經常欺騙自己,或是怕麻煩,或是好面子,用「差不多」來欺騙自己,安慰自己說「可以了」,所以很多人的人生,就毀在了「差不多」上。

 

凡事只求差不多,那麼你的人生就和別人差很多。

胡適先生曾寫過《差不多先生傳》。

 

差不多先生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醫生。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牛醫王大夫請來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裡焦急,等不得了,心裡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罷。」

 

於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點鐘,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了這句話,方才絕氣了。

 

他死後,大家都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以前看只覺得這個故事好笑,現在看卻覺得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先生的縮影。

 

很多人經常用「差不多」這個詞來自我催眠,安慰自己努力無用,平凡可貴。給自己的懶惰和失敗找一個適當的發洩口。

 

03

一旦你選擇了將就,你的人生就不講究。

那些不願將就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過生活的人,通常目的性都比較強,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在思考並且付出行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他們凡事靠努力爭取,不願意在半路就妥協。

 

但也有很多人,他們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或者不敢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渾渾噩噩地過著差不多的每一天,年復一年地過著差不多的生活。

 

這種人生也不是說不好,只要有人甘之如飴,那麼對於Ta來說完全沒問題。

但是,如果有人對自己的人生心存困惑,甚至悔不當初,那麼是時候為你自己的人生燃燒一次了。

別讓你的人生毀在「差不多」上,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


...

作者 | haruko,精讀主創。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ID:Jingdu999)。

相關焦點

  • 運氣差,其實是你沒情商
    你失去工作,不是你的運氣差,而是你的情商不夠。在工作中,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完成工作的同時,還要做什麼,我們應該自省。 2.上初中時,有個男生是我們全班所有同學的公敵。上課總是睡覺,每次考試卻考得出奇的好,在當時,同學們都覺得老天爺不公,自己運氣為何如此之差? 直到有次上語文課,老師看他趴在桌子上睡覺,就點名他起來背誦某首古詩。同學們都很竊喜,這小子終於要倒黴了。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不僅很流利的把整首古詩背了下來,而且連古詩的講義都講了出來。
  • 其實你並不差!只是愛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對比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要盲目驕傲,也不要妄自菲薄!以前上班時,公司來了2個新同事,一個性格開朗,學習能力強,特別適合做銷售行業。另一個性格內斂,學習能力差,各方面都比前者差。前者工作很快就上手了,但她有個缺點,就是不夠耐心,導致經常犯錯。後者工作進步一度跟不上,多次被老闆找去談話。
  • 財富人生圖
    營銷員但是因為人生當中風險無處不在,萬一出現疾病和意外,財富的積累就會受到影響甚至中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人類目前重大疾病的高發年齡是42歲,如果一個人這個時候不幸得了重大疾病,他的收入中斷了,原先能賺到的錢現在就不能賺到了,您可以認同嗎?這個收入中斷的時間會有多久呢?
  • 人生九宮格:成功的人生其實都是提前規劃好的
    照顧好每一個部分的發展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在整個生活裡面找到一種平衡感,兼顧到很多根本基礎的東西。●一個人的時間要合理分配給這8個領域,每個領域兼顧才能保持平衡。●人生要平衡,是指8個領域都要兼顧,但不等於這8個領域要分配一樣多的時間。●認識到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權重,不同的時間也有不同的權重。把低權重的時間(產出相對比較低的時間)分配給低權重的事情。
  • 標準差的應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看數據是要用指標的,也會很熟知一些常用的指標,例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總和、計數等等,其實,從數據分析的角度看,
  • 酒品差的人,往往暗藏三個秘密
    ,這些人潛在的人性裡的「惡」是通過酒精釋放出來的,所以那些酒品差的人,暗藏著他個性中三個不好的一面,在酒精的作用下,這些面會赤裸裸地表現出來。酒品差的人,往往暗藏三個秘密: PART1、酒品差的人,人品也差
  • 平均值與標準差是懸在我們頭頂的兩把鞭子
    我覺得,平均值和標準差是驅動人生的兩根鞭子。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兩個概念逼迫你跟其他人比,讓你不能滿足於跟你心中的絕對標準比。打個比方,你參加了兩次考試,滿分都是100分,第一次考了60分,第二次考了85分。哪次考得較好?如果從絕對標準看,當然是第二次,更接近滿分。但是,如果用平均值和標準差來衡量,就不一定了。
  • 一個人如果表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怎麼改變?
    ,都做不到這四點,所以才會讓聽的人,如坐針氈,最終難以接收到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很多人,比如我。後來才知道,其實我只是漫無目的囉嗦罷了。就像大話西遊裡的唐僧,時常讓眾人崩潰。比如去年工作那會:每逢周一例會,老闆都會讓我們逐個復盤上周工作,且每人發言時間限定不超過5min。不出意外的話,我總能超時,每次講到時間結束,都像極當年校園廣播裡,學校領導說的那句,「我最後再講一點」,緊接著一轉眼,一節課 「嗖」 的一聲就過去了。
  • 人生的起跑線,出身真能決定命運?
    一高考是人生起跑線,但不能決定命運。因為起跑線這個定論,本身就因人而異。就比如對於王思聰,高考不會他的起跑線,也不需要參加什麼高考。如果我們不是大富大貴,那麼高考就很公平,能夠帶來很多機會,但沒有升級到決定命運一說。
  • 當下社會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活著不快樂,很累...
    如今我們每天在社會上都會聽到身邊很多朋友常常抱怨自己活著很累,內心深處不快樂,這樣的聲音感覺到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事情並沒有你預期中的好,但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差
    兩邊都是極端化的說法,人生何其複雜,人生路又何其漫長,肯定不是考大學就能決定的。事情往往並沒有你預期中的好,但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差。事情沒有你預期中的好。事情並沒有你預期中的好,還不如把很多事情當做一個開始,時刻保持迎難而上的心態,不斷努力。事情沒有你想像中的差。事情並沒有朝著你預期的方向發展,或者不及你的預期,但是事實上很多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活的也很好。事情最大概率並不是直接朝著你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的,多數會長期保持在一個你不是特別滿意,但也並不是最壞的地方。如果總是覺得事情一定會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那是自己嚇自己。
  • 簡單談簡單的立方差公式……
    首先先問幾個問題:①你知道立方差公式嗎?②你能告訴我立方差公式怎麼推導的嗎?
  • 總體標準差的估計方法及精度
    基礎準備介紹數據離散程度(回顧:數據離散程度描述)時提到,樣本方差是總體方差的無偏估計,當樣本標準差卻不是總體標準差的無偏估計,而是一個稍有偏的估計
  • 我的人生,沒有目標
    喬伊和很多社畜又不太一樣,他很幸運」「人生的意義」沒有目標的人生是不是就沒有開始的意義?>每天走在通勤的路上,好像工作就是為了一點辛苦賺錢,放鬆就是打一把遊戲,出去聚個餐,卻連打遊戲的招數,吃東西的花頭也都是差不多
  • 其實是你過去工資領高了
    可是談到的每一份工作,薪水卻都比從前低,整個人像洩氣的皮球,不斷自問:「如今經濟有這麼差嗎?薪水都給這麼低?還是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沒有價值,而自己毫不知情?」一般人都寧願想成是目前經濟不好,也不願去懷疑是自己失去價值。可是後者——卻是薪水下跌的真正原因。薪水沒有變低,是過去領高了在經濟好時,很多人意氣風發。
  • 天資差的人,能學好UI設計嗎?
    天資差的人也是可以學好UI設計就業的,不要認為自己理解能力差,領悟能力不強,沒有設計基礎,沒有天賦,就會有這些自我設限的想法,低估了自己的潛能。
  • 人生選擇題,我選C.改變
    (二)不知從何時起,網絡開始流行「喪文化」:「今天也是喪氣滿滿的一天哦」、「我想我差不多是條廢鹹魚了」、……這是一種非常喪氣的生活狀態,你是不是一看到這些就想點讚,覺得簡直在描述你本人?《人民日報》對此精闢總結過:一種不想工作、漫無目的、情緒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頹廢心態。
  • 跟Nature學畫圖:簡單的圖也有很多細節
    就好像一件山寨的衣服版型也許差不多,但和正版一對比,從剪裁、布料、色彩、做工到配件,細節的差異到處都是,差異多了合在一起,最終就會造成濃重的廉價感。這是來自Nature官方的插圖:Nature的設計師一般不會用PPT來作圖,我們也沒有必要強行用PPT做出100%完全一致的效果,但從中我們能夠得到很多值得借鑑的技巧:1.通過添加線條讓不同層次的分界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