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學霸們是如何成為學霸的嗎?
是因為智商高?還是他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專家花了 13 年的時間,只為搞清楚一件事:那些最頂尖的學生到底做了什麼。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大大高估了智商的重要性。
在對最優秀的這一小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進行跟蹤分析之後發現,學霸們並沒有天生比其他人更聰明,但他們都做到了以下三件事:
1.自我激勵,沒有持續的自我激勵就無法完成一整年的高強度學習。
2.自律,沒有自律性就無法對抗外界的誘惑和幹擾。
3.具有彈性(To be resilient),在挫折中能較快地重新振作起來。
在以上三點面前,智商根本不值一提。
下面推薦 3 本自我管理達人必讀的好書,幫你在新一年中脫胎換骨,成為更好的自己。
中文書名:《自控力》
作者:Kelly McGonigal
豆瓣評分:8.3
推薦指數:★★★★★
來自史丹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 "The Science of Willpower"。
沒錯,意志力也可以是一門科學。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這本書的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結合來自心理學、經濟學、神經科學和醫學的前沿洞見,深度解析了為何意志力是一種生物功能而不是精神美德。
書中提供了不少每日都可以進行的意志力訓練方法,以幫助讀者實現減肥、減少拖延、平衡收支、成為更好的家長、保持更健康的作息以及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標。
這裡學姐想分享一個在書中學到的快速提高意志力儲備的方法,現在每次面臨高強度挑戰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使用到它:
Slow your breathing down to four to six breaths per minute.
緩緩將你的呼吸頻率降低到每分鐘4-6 次,
That’s ten to fifteen seconds per breath,
也就是每次呼吸10-15秒,
slower than you normally breathe,
這比你平常的呼吸要慢一些,
but not difficult with a little bit of practice and patience.
但是配合上必要的練習和足夠的耐心,一點也不難辦到。
「Slowing the breath down activates the prefrontal cortex and increase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hich helps shift the brain and body from a state of stress to self-control mode.」
放慢呼吸能夠激活前額皮質,增加心率的變異度,從而將身心從充滿緊張感的壓力狀態調整到積極的自控力狀態,迅速提高意志力儲備。
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中文書名:《成功,動機與目標》
作者: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
豆瓣評分:8.9
推薦指數:★★★★★
一本專為那些「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而寫的書。
雖然名字裡有「成功」二字,但它的內容與那些早已令人心生厭倦的所謂成功學絲毫不相干。
事實上,本書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社會心理學博士 Heidi Grant Halvorson 在書中對傳統成功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
書中有能夠揭示人類根本動機的系統化理論、有通過大量啟發性實驗得出的嚴謹結論,還有鮮明又具備執行性的策略與觀點。
例如,你現在想要訂立一份簡單有效的2020新年計劃,不妨先讀一讀本書的第九章《Make a Simple Plan》
Just like goals, not all plans are created equal.
就像目標一樣,並不是所有的計劃都同樣有效。
An effective plan is one that spells out exactly what will be done, and where, and how.
一個有效計劃應該清楚闡明行動的細節、地點和方法。
For example, take the weight-loss goal I mentioned earlier.
就拿之前我提到的減肥目標舉例。
Step 1, "Eat less," becomes "I will eat no more than 1500 calories a day."
第一步,應該把"少吃"更改為"每天攝入不超過1500卡路裡的熱量";
Step 2, "Work out more," turns into "I will work out for an hour at the gym on Mondays, Wednesdays, and Fridays before work."
第二步,「多運動」應該修改為"每周一三五上班前去健身房鍛鍊一個小時"。
Gollwitzer refers to this kind of planning as forming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戈爾維策把這類計劃叫做"建立執行意圖"。
Gollwitzer and his colleague recently reviewed the results from ninety-four studies that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it and found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goal attainment for just about every goal you can think.
他們最近分析了 94 名學生對於此計劃的評估結果,發現這方法幾乎使任何一種目標都提高了成功率。
You name the goal ,and these simple plans will help you reach it.
你隨便想一個目標,這簡單的計劃都能幫助你實現。
中文書名:《習慣的力量》
作者:查爾斯•都希格
豆瓣評分:8.0
推薦指數:★★★★★
關於習慣養成最經典的一本書。
就像書中所說,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而已。
據神經解剖學研究顯示,人一天的活動,以及所做出的各種選擇,表面上似乎來源於理性的思考,實則有超過 40% 的部分都是習慣的產物,而絕非什麼主動的決定。
隨著時間的累積,這些無數的習慣加總起來,將對一個人一生的成就、身體狀況、經濟狀況以及幸福指數產生巨大的影響。
本書的作者查爾斯•都希格是曾獲得過國家記者獎等多項重量級獎項的《紐約時報》記者,他結合了最新的心理學、神經學研究成果,寫出了《The Power of Habit》這本瘋行全球的習慣改造指南。
就連《華爾街日報》也曾盛讚此書稱:「連陷入危機的人都可以用這本書的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查爾斯在書中創造性地引入「The Habit Loop 習慣迴路」的概念向讀者闡釋了習慣的底層運作機制。
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可以更加省力的運行方式。
習慣的存在能讓人們不再去思考最基本的行為,從而使大腦獲得更多的休息。
這也揭示了為何我們想要改掉一個舊的壞習慣是如此之難:
只要一個習慣出現,大腦將不再完全參與決策。除非你可以抵制習慣,並找到新的習慣,否則習慣模式將會依舊自動展開。
遵從書中給出的「CUE 暗示 --- ROUTINE 慣常行為 --- REWARD 獎勵」三步迴路法則,你將有機會成功識別並真正重新塑造自己的習慣。
以上三本書全部無關雞湯,無關成功學。
By failing to prepare, you are preparing to fail.
---Benjamin Franklin
不做準備,就是在準備失敗。
如果你想做出更好的決策,達到更高的成就,首先要懂得是什麼在暗中影響著你。
雞湯立不住 flag,但科學的方法,配合上詳細有條理的行動規劃,可以幫助你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新一年的每一個小目標。
2020,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