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創新邏輯(54張PPT)

2021-02-14 新媒體創意營銷

  《Google是如何運作的》一書的作者,是如雷貫耳的Google前CEO埃裡克·施密特和Google高級副總裁喬納森·羅森伯格。

  本文中的54張插圖則是施密特在網上公開的PPT精簡版,比枯燥的文字多了幾分生趣,插圖的創意和洞察也入木三分,無論你是企業家、普通職員還是即將進入社會的學生,都能在裡面找到可學習之處。

  來看看主流媒體對這本書的評價吧:

  Google 如何為創意型員工打造出獨特的企業文化?前 CEO 和高級副總裁終於將謎底揭曉。——《財富》雜誌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企業和員工時刻為一個鼓舞人心的未來準備著,這本書能帶給你能量和激情,會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出版者周刊》

  即使不看文字,插畫流暢瀟灑的風格和深刻的內涵相信也能吸引住你。眼尖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這種手繪風格出自一款 iPad 應用——Paper 之手,任何無繪畫基礎的人試著在上面隨意塗鴉兩筆,也許就能成就一幅佳作。

  PPT 完整版(圖片下方附中文解說):


當喬納森和施密特剛加入 Google 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關於成功經營的所有訣竅。


但我們很快就發現自己對經營的見解全都錯得離譜。


我們需要制定出一套新的商業規則,讓公司在網際網路時代也能站穩腳跟。以下是我們總結的經驗。


我們首先拋出一個施密特最愛問的問題:現在和之前有什麼區別?


有什麼區別?


有什麼變得不一樣了?有哪些人們的假設已經不再正確?為什麼事物似乎發展得越來越快?


以下是我們給出的答案:


科技正在改變商業的方方面面。全世界的信息和媒體都是在線的。行動裝置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聯繫任何人。雲計算將一個超級計算機收入你的口袋中。


因此,多年以來的準入門檻也不復存在。現存的企業極易受到競爭和幹擾的影響。


這種改變速度空前,而且仍在加速。摩爾定律已經應驗,科技正在失控。


佔據主導的不再是企業,而是消費者,人們抱著前所未有的期待。企業不再可能借一款低劣的產品就僥倖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可能持續太久。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低劣的產品會收到很低的評分,這使得市場靈活而真實。在今天,優質的產品才能獲勝。


同時,企業的力量也發生了巨變。個體或小團隊可以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他們可以創造出嶄新的想法,再歷經測試、失敗,再重新開始,最後成功獲得全球市場。


這些擁有最大影響力的人,我們稱之為「聰明的創意人員」。


他們是結合了知識、商業專長和創造力的產品人。如果你把當今的科技工具放到他們手中,並給予他們發揮的自由,他們可以以一種出奇的速度,創造出奇的產品。


問題是,今天的大多數企業,他們的目的是讓風險最小化,而不是讓自由和速度最大化。信息和數據被嚴格保密,卻沒有用作共享。在過去的年代,犯錯成本高昂,人們讚賞三思而後行,而他們的設計就是那個年代遺留的產物。決策權被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換言之,絕大部分公司在設計方面都行動太緩慢!


這在網際網路時代根本行不通。


那麼,什麼才行得通?


創建一項成功的網際網路時代冒險事業。


我們發現,只有吸引聰明的創意人員作員工,並為他們創造出開放式成長的環境,事業才能長久地保持成功。


你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你需要吸引那些聰明的創意人員,他們可不容易糊弄。


你得從企業文化著手。創意人員在意他們工作的環境。


所以,儘早開始規劃企業文化。作為團隊你在乎什麼,工作和決策的方式是怎樣的,這些都要考慮並梳理成文檔。


然後按照企業文化中的標語說的那樣那樣生存下去。


最好是以小團隊的形式工作,讓大家保持關係緊密,並抓住偶然發現的聯繫好好培養。


圍繞著那個影響力最大的人組建企業團隊。


接下來要考慮的便是策略。大多數人開創一份冒險事業前都會做商業計劃。但是事物變化得太快,任何完全 MBA 式的商業計劃都必定在某些至關重要的方面是錯的。


聰明的創意人員知道這一點,他們會擔心,一份規規矩矩的商業計劃會妨礙他們的自由。


(喬納森剛進入 Google 的時候,他的第一個產品中就有這樣一份計劃。拉裡·佩奇(Google 現任 CEO)說那份計劃看起來很蠢。)


你的事業不應該建立在一份商業計劃上,而應該以策略為基礎。你可以有計劃,但要心裡有數,這份計劃可能會有很大變動。計劃是可變的,策略卻很穩定。


好的策略基礎有三根支柱:1、創造基於獨特科技洞察的優秀產品;2、為增長而不是利潤做調整;3、知道競爭對手的情況,但不隨同。


好了,現在要把那些創意人員招進公司。切記,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招聘。


很多人都這麼說,但他們還是把事情委託給人事相關人員。每個人,每!一!個!人!都要在招聘環節上肯花費精力。


現在你已經吸引並組建了一個充滿創意人員的團隊,你需要給他們一個放養的環境,讓他們可以自由成長。


這從你制定決策的方式開始。正確的方式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原來可以產生很大影響。如果決策方式不對,就會扼殺了他們的志氣。


大部分考慮長遠的企業都標榜自己制定的決策能夠達成共識,但他們不理解什麼是「共識」。


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就能稱之為「共識」,「共識」意味著每個人都能發聲,每個人的意見都能被聽到,最終大家團結地站在最好的決策那一邊。


交流和制定決策同樣重要。和決策一樣,大多數領導者都認為自己很擅長交流,當然,他們大多數都錯了。


儘量讓交流保持開放。讓信息流動得更快一些,信息的聲量更大一些,讓更多人能參與進去。


正確做好這些事,然後你的事業就有機會涅槃,獲得巨大變革。


但是請記住,作為 CEO,你還必須是個 CIO(首席創新官)。創新不能被擁有或任命,它需要被允許。命令創意人員讓他們進行創新,這不一定有效,正確的方式是放任他們去做。


設定一個實現起來很困難的目標,然後漂亮地失敗。


聽那些在一線實踐的人的話,不要聽那些空談。讓他們做產品的原型,而不是空泛的 PPT。


任何地方都能誕生想法。


以上步驟並不僅適用於企業家,也不僅對高科技事業有效。機會到處都是,創意人員到處都是。心懷抱負,想要建立創意團隊來爭取機會的人也到處都是。


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捫心自問,哪些想法本應該在五年內實現?


試著去想像那些不可思議的事物,因為它們其實很有可能發生。


然後,在你想像的那個未來上做賭注。大賭注有時候比小賭注更容易實現。


因為它們可以吸引到最優秀的人。


你準備好了嗎?

(最後一頁)

PS:值得認真學習,思考~

(感謝3W網際網路深度精選)

相關焦點

  • 54張PPT告訴你Google是如何運作的
    本文中的54張插圖則是施密特不久前剛在網上公開的PPT精簡版,比枯燥的文字多了幾分生趣,插圖的創意和洞察也入木三分,無論你是企業家、管理人員,都能在裡面找到可學習之處。PPT 完整版(圖片下方附中文解說):
  • PPT中複雜的邏輯圖示,如果看不懂,能改成啥樣?
    接下來,就圍繞上周的練習,分析分析上周練習的主題,是複雜邏輯流程圖示的美化,圖文收集自網際網路,尺寸風格沒有任何要求,統一風格配色,邏輯清晰即可。網址:https://www.aboutppt.com/app/9276.html原稿如下:今天,咱們著重分析一個問題:邏輯圖示處理不當在做的時候,有一些小夥伴反饋,圖的意思根本就看不懂,沒法下手。
  • 53張PPT Google是怎樣煉成的
    但是請記住,作為 CEO,你還必須是個 CIO(首席創新官)。創新不能被擁有或任命,它需要被允許。命令創意人員讓他們進行創新,這不一定有效,正確的方式是放任他們去做。關於長江商學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長江商學院(CKGSB)是一所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高端管理教育機構,旨在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人文關懷和創新精神」的領軍人才,建成一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一代商學院」。
  • 我愛PPT 十大極簡PPT結尾模板素材
    又到了給關注我的朋友們一份福利的時間了,前幾期的素材分享如下:我為你精選的10張ppt為小白們精選10張大氣又高端的PPT封面背景圖這裡是PowerPoint 2013的世界,你進去了麼?再次,極簡風格,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和排版能力。複雜的東西,做出來是需要時間,現在工作生活的節奏比較快速,花在ppt上的時間一定要合理利用,不要過分的在一個部分浪費時間。
  • 【神圖】13張邏輯圖,改變你的生活軌跡~~
    即便杜克大學的神學院教授也不這麼認為,成功源於生活的累積,它的邏輯不過如此。這十三張邏輯可視化手稿的譯者不詳,在此感謝,正文開始:1 生活的細節特別是在中國,別把自己的高等教育當回事,即便你的學歷再高,讓你說出小學五年級第一篇語文課文的題目時,你恐怕早已經不記得了,真正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及優秀的品格才是職業發展的源動力。10 多讀書才能激發靈感
  • 創新創業的基本概念|勇於創新、敢於冒險、追求夢想!
    此次見面課主場是集美大學,由教育部創新創業教指委委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iCAN發起人、iCAN國際聯盟主席、全球華人微納米分子系統學會秘書長張海霞主講的課程《創新創業的基本概念》,讓我們一起看跟隨張老師的腳步深入了解創新創業!
  • 只需4步,把PPT多張縮略圖點擊放大展示,又學會一招
    作者:菜鳥菌    來源:菜鳥PPT(ID:cainiaoppt)多張圖片單擊放大展示,以前做過一個比較複雜的,在同一頁PPT裡面做,加了很多個「進入」和
  • 告別邏輯雜亂,五年積累PPT邏輯圖庫大放送!
    是的,三爺一直強調PPT邏輯的重要性。所以今天要贈送給粉絲的絕對不是簡單的PPT模板,而是三爺從千份模板中匯總、歸納、分類出的PPT邏輯圖庫。
  • 【文化速遞•學習】部門培訓記之PPT小技巧
    用ppt做工作總結和其他演講課件,看似簡單,其實卻是非常複雜的工作。學習和掌握ppt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是我們統計崗人員在職場工作中重要的一個技能。在本次培訓中我們重點學習了用smartart做圖示化、做團隊介紹、做封面,母版的應用及PPT的顏色搭配。
  • Google數據科學面試題及其啟示
    我想提醒大家「數據科學的3個基本要素」、「數據科學家的3C精神」及「學習數據科學的4則運算原則」,見如下三張ppt slices。
  • 想去Google做AI?先看完這套面試指南(附面試題)
    首先,Google AI 文章數量最多的三個領域為:機器智能:https://research.google.com/pubs/MachineIntelligence.html機器感知:https://research.google.com/pubs
  • PPT背景圖片
    ppt背景圖片是ppt模板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把自己喜歡的圖片設為ppt背景圖片,這樣ppt背景圖片就更個性化與創新。
  • 10張邏輯圖,讓你清楚什麼是企業管理!思路非常清晰,收藏備用!
    我們將通過十張極度精簡卻又滿載乾貨的圖片,向大家展示管理的要義。由於信息量較大,邏輯關係多,建議大家逐字研讀,相信會有收穫。第一:老闆的困局源自多個方面。
  • PPT製作超全教程,你想做出好看的PPT嗎?
    年蘋果發布了一個快閃宣傳片後PPT圈就流行起了一股快閃的妖風「蘋果快閃宣傳片展示」▼不得不說,ppt的功能真的是愈發強大了,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ppt做不到,所以有的小夥伴就利用一切時間學習ppt,為了ppt他減少了休息時間,與ppt同眠;放棄了王者時間,與ppt同戲;放棄了逛街時間,與ppt同行……就這樣他的power point 段位由青銅上升為王者!
  • PPT科研作圖③——排版組圖
    1、把所有圖片複製粘貼到ppt裡。圖1  複製粘貼需要組合的圖片到ppt2、通過剪裁或(和)調整大小功能將圖片大小統一。基本和PS過程一樣,在開啟了智能參考線之後,你會發現排版組圖是如此方便!圖片的解析度之前已經設置好,我一般把ppt的導出圖片解析度設置為600dpi(這一步也可以在一開始就做好,看個人習慣)。
  • 【乾貨】頂尖PPT,麥肯錫顧問只用7張投影片,說服全球頂尖企業
    高杉指出,簡報主旨應該在第二張投影片(第一張是封面)說明清楚,第三張表明此次簡報最想傳達的訊息,然後第四、五、六張列出支持這個訊息的關鍵理由。第七張投影片再次提出結論,總結簡報主旨,加強聽眾記憶。頁面最下方的「左證訊息」最好用句子表達,很多人習慣只列出關鍵詞,但是這麼做,不容易傳達正確的邏輯,而且前後訊息之間出現斷層,不利於聽眾記憶。例如,有人會將3項左證訊息依序寫成「1.人未必會想要和他人一樣的東西」「2.可以把談判視為具備多種要素的包套交易」「3.可提升滿意度」,但是作者認為,即使是條列式文字,仍然需要加入連接詞,把各個訊息串聯成完整的意思。
  • PPT優秀目錄頁設計欣賞
    1:親密、對比、重複、對齊:將簡單做到極致;2:裝飾性元素:三角形、線條、圖標;3:易讀性:說白了,就是知道你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形成簡單邏輯關係個人覺得目錄頁不要做的太花哨,簡約但不簡單;就拿這張的目錄頁來說:1.嚴謹的對齊,進而給人一種整潔乾淨的美感;2.圓形元素的重複使用,以及大小的對比,使畫面更加具有整體感又不讓人感動形式的單一
  • 32-54轉化的通道
    對32-54通道的人來說,你身邊出現的人事物都是為了幫你達成自己的提升。你有強烈渴望成功的欲望;電話簿裡滿滿的聯絡人,都是你精挑出來要幫助自己獲得財富和權力的人選。你在事業上的權力鬥爭,以及私下與有力人士的會談,都是為了要在人生中快速成功、飛黃騰達。  因此,在社交圈和生意場合上,你經常自問:「這個人是否對我有利?」
  • 10個方法讓你的PPT「一統天下」
    http://www.pptstore.net/baogaogongwen_ppt/23942.html圖形統一模板給人感覺整齊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的圖形風格是統一的,PPT中圖形佔大多數,如果想整齊化一,圖形要儘量使用簡潔一致,辨識度高的。
  • 【PPT操作技巧】幾種在PowerPoint中添加PPT背景音樂的方法
    我們做PPT的時候,總是會想有什么元素會吸引到別人來看我們的PPT,或者是PPT的內容,PPT背景,PPT色彩的搭配,還有ppt背景音樂來渲染氣氛。 PowerPoint2007中給幻燈片添加PPT背景音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