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專訪|我為什麼學習薩提亞心理學?

2021-02-12 幸福婚姻學堂


原創:中國nlp學院(nlp_cn)

採訪嘉賓:周琳(薩提亞工作坊學員)

問:能否說說你的故事,為什麼學習薩提亞?

答:第一次推開中國NLP學院的大門,是源自那時的自己,已經到了近崩潰的邊緣,從內到外,都非常疲憊和迷茫。可是我想要自救,救"自己""家庭""事業"。

上薩提亞是因為我當時因為工作忙得很累,累到自己快要喘不過來氣,總覺得肌肉是繃緊的,肩膀是沉重的,像有座無形的山壓著。我很想有人去幫我分擔,可是我老公比較懶散,不太管生意的事,孩子他也不太管。我們沒有請保姆,因為之前僱過,感覺還是不夠放心,所以一直都是自己帶的。

每天事情很多,我感覺所有的事都要我去完成,於是,我開始對身邊的人事物越來越指責,抱怨。有事經常帶著股火和老公的關係曾經也一度到了冰點,我很困惑,我們這段關係要不要結束,可是這個關係不可能只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我也不想衝動的去做些決定,畢竟,婚姻牽涉家庭,我要先理清自己,在考慮其他。


蔡敏莉老師

還是那句話,想要自救,但是自己還沒那麼多能力,恰巧當時的薩提亞大會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薩提亞的魔力。於是,我選擇走進薩提亞,既然要上,就要找權威咯~蔡老師是第一個把薩提亞帶到中國的老師,又有幾十年的心理學經驗。我帶著份期待和信任,走進了蔡老師的薩提亞個人成長課程。

蔡老師在廣州電視臺心理欄目《夜話》的現場個案↓↓

問:薩提亞給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轉變?

答:太多了,真的特別幸運自己當初的選擇,真的把自己從泥潭裡拔了出來。

第一個變化,我原來其實外在看著很堅強,但內心其實很脆弱,很焦慮,很自卑,完全不夠自信。安全感也不夠,常常害怕失控,所以無形帶著份強勢,給周圍的人很多壓力感,有事也並不那麼讓人喜歡。

現在這些狀態好多了,我感受內心的力量在逐漸提升,對很多事少了一點焦慮、急躁、恐懼,多了一些接納,對自己也是,更能接受我自己,我的外表,我的無知,我的弱小,我都更坦然了一些。所以不知不覺,感覺人輕鬆了很多。

第二個,沒有那麼討好和指責抱怨了,以前經常無意識去討好身邊的人,但是自己內心是很委屈的。我那麼付出,那麼努力對所有人好(我自己以為的好)為什麼你們就看不到我的需要?我會很難拒絕別人和對別人主動提難求,所以常常把自己搞的很壓抑。現在呢,好了很多,我有自知,周圍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你把自己放在了低的位置,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一些權益,所以,我現在會更多把自己和別人放在平等的位置,我不懂是不是算是自我解放了!現在我可以對老公提出要求,表達我的感受,對孩子也可以有更多的耐心,去陪伴她。我變了,所以曾經一切的關係都變了,變得更好了。

問:能說下你對蔡敏莉老師的印象嗎?

答:蔡老師的聲音特別好聽,課堂時經常有些很無辜,很孩子的動作,讓人覺得很放鬆。幽默,真實,聽過蔡老師也是對自己自救,所以選擇了心理學,所以覺得她很了不起!你覺得自己苦,自己難,其實生活裡永遠有人比你更難,蔡老師用自己的人生演繹了屬於她自己的傳奇,很敬佩!

我個人認為,薩提亞是每個女人都需要上一次的課程,屬於人生必修的課!因為,這是一段滋養心靈的旅程。當然,男人也一樣適合,介於中國男人的性格,他們可能沒有女人那麼主動去找回自己,找回感受吧,但是如果上過薩提亞的男士,我相信是他身邊人的福氣!

學習資訊2017年11月19日廣州,《薩提亞團體治療》即將開課了,帶上你的案例,和國際薩提亞導師蔡敏莉老師學習薩提亞心理學,學習如何發現愛,表達愛,放下曾經不堪的過去,接納不完美的父母/伴侶——放過自己。(工作坊共12天,分三個階段)。了解詢——

聯繫電話:4006009299

18688881549(範老師 )

18688885304(鄧老師)

18688887994(李老師 )

掃碼報名

小帖士:您還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在線報名,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在線報名

↓↓↓

相關焦點

  • 對話 當精神科醫生遇見薩提亞
    一位是張躍奇,現為精神科醫生,在文中稱他張醫生;另一位是張繼明,前精神科醫生,現已專職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在文中稱他張老師。在此稍作整理,分享部分內容。所分享內容已獲得當事人的同意。John:先問一個寬泛的問題,在精神科領域,你將如何應用薩提亞模式?張老師:我的態度發生了改變,由症狀到人,學會了使用冰山框架,看待症狀,只是一個人能量混亂時的狀態。
  • 越無能的人越愛開會 心理學博士戳破真相
    日本心理學博士榎本博明日前就在自己的新書當中點破了有關開會的迷思,原來「越無能的人越愛開會」!▼榎本博士在新書《カイシャの3バカ》(臺灣譯名:《別讓這三種笨蛋壞了你的前途》)中指出公司中往往有三種最無能的人,分別是:會議狂、規則狂和數字狂。而那些喜歡開會的人,最大的原因是開會讓他們有「光是坐在那裡就已經有在做事的錯覺」!
  • 為什麼我賺不到更多的錢?
    他用自己多年研究所學,幫助雨曇老師一點點清理自己,探索自己內在深層的汙垢,幫助她接納、信任、改變……雨曇老師在這期間也完全信任嘉堡老師的方法,雖然他們依舊會看醫生、化療、吃藥……但更多的是對自己深層次潛意識的探索——為什麼會這樣?究竟什麼在影響著自己的生命?最終,他們創造了4個月內癌細胞消失的奇蹟。
  • 為什麼要學習數字能量學?
    什麼樣的人可以學習數字能量?以前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但既然有人問了,今天還是簡單的分享一下。 關於這個答案,並不是我們原創。只是參考了一些老師的框架,做了一些延伸。希望你能夠辯證地看待。
  • 人生攻略1:我為什麼學習
    我為什麼學習?一個讓多數有了自我意識,又覺得學習痛苦的同學無限困擾的問題。
  • 專訪陳伊(上)她說選擇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選擇
    伊;代價就是工作壓力真的很大,因為業務上接手的項目越來越大,動輒幾億的數額,有成就感但責任感更強,不得不經常加班到深夜趕著最晚一班電車回家,早出晚歸最忙的一段時間幾乎一個月沒有時間陪孩子好好說話,輔導他學習。這種工作狀態也是後來辭職陪孩子考學的原因之一,雖然工作能帶給我成就感,但比起這種日復一日,沒有盡頭的生活,我想嘗試一下我能想到的所有的可能。人生是需要有選擇,有取捨的。
  • 【分享】人物專訪的提問技巧
    人物專訪的提問技巧       人物專訪,是記者請新聞人物就專門性的問題進行解答的一種方式,記者帶著目的對有關人士進行專門的採訪。是以記者同人物的談話為主取得直接材料並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種特殊通訊。它比一般報導要詳細而生動。專訪中少不了採訪對象、記者兩個因素。專訪的特點在一個"專"字,重點是一個訪。人物專訪既強調新聞性、政治性又要強調其可讀性。
  • 人格心理學框架圖
    由於剛細緻的學了下人格心理學,做了一些框架圖1.0版本不是很細緻,只是大概的寫了一下關係,然後後面幾張內容因為自己太熟悉,有點偷懶就沒有寫的很多
  • 人物專訪中的提問技巧
    注意專訪的語言運用,運用一些提問技巧才能與專訪人物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達到理想的節目效果。1.提具體的問題學會提具體的問題,做到有效提問,儘可能獲取更多細節,挖掘事件本質或者人物背後的故事。記者提問「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合影),以往每次任務都會合影嗎?」記者其實心裡知道這次任務的危險性,用合影這種事實性提問,讓被訪者自己說出來「發生意外,是隨時隨地的事情,潛在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2.追問追問是採訪中一個很重要的技巧,通過追問,可以獲取更多信息,挖掘自己和觀眾想知道的細節。
  • 敢夢,敢拼,不負青春丨專訪中升廣本佳信店明星員工賈婷婷(2021年優秀員工專訪第一期)
    優秀員工專訪EXCLUSIVE  INTERVIEW    「優秀」是一種追求
  • 心理學的學習到底是什麼樣的?以後的發展前景以及出路如何?有必要去美國留學嗎?
    今日話題:心理學的學習到底是什麼樣的?以後的發展前景以及出路如何?有必要去美國留學嗎?原問題:某雙非一本電子信息專業大一在讀,但是實在沒有動力與興趣。想要去美國學習心理學(據說美國這方面比國內發達許多),主要是希望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因為自己曾經因原生家庭有很多困擾與心理問題,後來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解決了。因此對這個專業產生了想法(其實高考結束就像學習這個專業的,但是,因為家長選擇了電子信息),我希望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幫助那些像我一樣的人,但是又害怕自己是三分鐘熱度。發現這個專業不像自己想像中那樣以及擔心以後的就業問題。
  • 認知心理學告訴你什麼才是高效學習|必看
    有很多關於學習時間與效率的研究,這些研究證實:超過2小時學習效果就逐漸遞減,超過4小時根本就沒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與高效率的學習同等重要,長時間無效學習尤其會讓人心生厭惡。要想長期能夠保持穩定的學習效率,就不能一次過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確保每次學習時精力都能夠恢復。一旦過度透支,不僅會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帶來精神疲勞,削弱動機和堅持動力,很多少年天才通常過於急功近利(或被迫),致使興趣、熱情被消耗乾淨,最後無法堅持而失敗。對於長期的學習,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強度學習時間,避免精神疲勞或逆反心理。
  • 【大咖專訪】Coldrain1 :非科班出身的我,一路走來喜憂參半
    Leo設研所"關注,回復"進群"加入設研所   第19期「大咖專訪」專訪撰文:黃咩咩咩咩:哈囉Coldrain1 老師好呀~ 先介紹一下自己吧~Coldrain1: 大家好,我是王雨,一個非科班出身的野路子設計師,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設計經驗
  • 消費者心理學與商業碩士課程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你可以記住童年時看過的廣告,但不記得你昨天看過的廣告嗎?或許你在逛超市時會奇怪為什麼看到的所有的麥片盒上的卡通人物都面向下看呢?如果是這樣你可能會對消費者心理學感興趣。那麼什麼是消費者心理學呢?請看下面的詳細介紹!
  • 【專訪】「學霸」客服雷鳳
    淘金人物專訪    第10期伴隨著淘金人物專訪的列車緩緩駛來,各種專訪內容應接不暇,有幽默風趣的項目老師,也有活潑可愛的淘金客們。還缺少一些有關英語客服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更換一下風格,一起走進英語客服的世界看看。
  • 精英專訪 英國海歸羅婷:拼搏的人生才完美
    姓    名:羅婷區域:南山後海區分店:半島城邦二期分店加入時間:2016年10月10日職級:超級合伙人座佑銘:我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我一定會成功!豐富的經驗是日積月累的,多向師傅和店長學習專業知識和開單技巧。努力學習房地產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用專業打動客戶。我始終相信「超努力越幸運」,所以每天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心服務,贏得客戶。
  • 性格心理學丨《性格認知與性格解析》
    【性格心理學】學習九型性格心理學,輕鬆駕馭各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