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
(2)頁面排版:就是文字與圖片的搭配,通常的頁面排版分為:上下、左右、傾斜、裡外等,具體如下:
(1)上下搭配
(2)傾斜搭配
(3)左右搭配
(4)裡外搭配
因此,打造電影級PPT的必須條件是要選好演員、確定好角色定位,也就是選好文字與圖片,同時進行合理的排版。
4、畫面
通常我們在欣賞一部電影時,除了看電影的故事情節外,電影拍攝的畫面也是我們關注的一部分。
我們看一下電影《阿凡達》中唯美的畫面...
可以說《阿凡達》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橫掃全球票房,唯美的畫面為其增添許多分。
在PPT中的畫面的處理主要指的是顏色的選取與搭配。
關於顏色選取與搭配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種,這一點,我建議您看一點關於色彩方面的書籍,如《色彩心理學》等等。這裡燕歸來推薦您幾種常用的顏色搭配方案:
(1)黑/灰+白
(2)紅+白
(3)藍+白
(4)黑+黃
4、後期製作
拍攝完畢侯,並不意味著電影的製作工作已經進入尾聲。還有許多後期的事項有待處理,如:配音、剪輯、特效、美化、宣傳等等。
一部好的電影後期製作有時花費的經歷要遠遠超過前期的拍攝。
比如電影《鐵達尼號》中的經典一幕——男主人公在船頭上的甲板上抱著女主人公的場景,在夕陽餘暉中映襯下二人站立船頭之上,海風拂面而過,兩顆年輕的心交融在一起,似乎整個世界都定格在了這一美妙的瞬間。此時伴隨著畫面,緩緩響起了動聽的背景音樂——《我心永恆》。
我想,這精彩的一幕曾深深地打動過無數人的心。
而這些,無論是畫面的處理、背景音樂的搭配等等都是後期製作的傑作!
同樣,打造電影級的PPT,後期製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裡的後期製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細節:就是PPT中一些細微的地方,如頁面、標題、修飾等等,如下面的這頁PPT是燕歸來製作的一份關於企業文化介紹的PPT——
PPT的頁面中,無論是頁籤、虛線、圓形圖片、橙色色塊,還是文字搭配等都是通過後期對PPT細節進行美化後的結果。
在PPT中,美化細節通常包括四個部分:頁眉頁腳、元素(直線、文字、圖片)、圖標(如logo)、對齊與間距
(2)動畫:在PPT中,動畫主要分為四種類型——進入、退出、強調、路徑,每一種類型又分多種樣式。全部加起來有200多個動畫動作。這些動畫基本已經能滿足我們日常製作PPT的動畫需求了。
這裡,燕歸來建議您不要應用太多動畫,否則,你的PPT會喧賓奪主!建議運用四個動畫動作——
淡入、淡出、縮放、旋轉
還有一種非常好用的就是變體功能(主要針對2016版本的PPT)。
如下面的這頁PPT中的動畫:
a.光束——淡入+旋轉(在強調功能裡)+脈衝+淡出
b.小人——縮放(進入功能裡的縮放)+變體
(3)演練
通過以上環節,一個完整的PPT已經出爐了。但PPT是否符合觀眾的口味,是否還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進?這些往往就不是你一個人能夠完全看得出的了。
此時,需要你在部門內部或找幾個同事在小範圍內進行展示,讓大家給出一些改進的建議。
而這一點有些類似於電影試映會。
好了,以上就是打造電影級PPT的方法和步驟。最後再對上述內容總結一下:
燕歸來的「如何打造電影級的PPT演示」全文就全部推送完成了。相信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會有所啟發。不過,PPT理解和設計水平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過程,肯定不是一兩篇文章、一兩個技術就夠的,需要平時多看、多思、多做。每次學習進步一點點就好!
聲明:以上文章為「燕歸來」原創,本文只是摘取和引用,大家如果對PPT感興趣的話,請關注「燕歸來」的公眾號:
「王珏微課設計與製作」公眾號提供全面、深度的微課設計思想與製作技術!到本公眾號首頁輸入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