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熱詞「打工人」,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它是最基層勞苦大眾的代名詞。深層次講呢,廣泛存在於現在的建築個人、上班族等。
其實,「打工」一詞最開始的起源,指的是「受僱於人」的意思,直到改革初期,這詞散播到了南方,流行於以廣東為首的地方,就像以前村裡為了維持生計,家裡的頂梁柱或者早早放棄學業的年輕人、姑娘背上行囊,遠走異鄉,掀起了奔赴南方打工的熱潮,便有了打工仔、打工妹之說。隨之演變成一種臨時性的,會被任意解僱,可替代的勞動。
而隨著網際網路信息的慢慢發展與演變,進展到現在出現了更為廣泛的熱梗新詞 「打工人」,一時間火遍全網。
「打工人」即打工仔,現在一些建築工人、上班族、創業者的自稱,他們為了美好的生活,起早貪黑,做著最辛苦的工作,卻拿著最微薄的工資,甚至為了發不上工資東奔西跑,是不是有些諷刺。但這一稱呼,雖然平凡但有所追求,雖然屈辱但卻堅強,雖然沒錢但卻能表現得不卑不亢。
相比於其他,這三個字不區分年齡與性別,地域與身份,是一種較為籠統的群體性代名詞,透露著鏗鏘有力、自豪,更具使命感。體現了勞苦大眾人民苦中作樂,認清現實。
這個新的代名詞仿佛被賦予了主角光環,真是奇葩的存在。現在的人們早上遇見不再是簡簡單單問個「早」或者「早安」,而是
氣壯山河式的問一句「早安,打工人」。這個奇葩的代名詞,大多積極向上,透露著一股「土味」的經典勵志感。
也不知從何時起,這一句句有關「打工人」的勵志篇,雖然讓人感覺哭笑不得,但是回頭一想這可真真兒是大實話,承載著多少打工人的夢想,展現出多少打工人鋼鐵般的意志,而見面的一句「早安,打工人」,似乎瞬間激發出人心底最深處的一切動力。
這世界上只賺不賠的唯一投資,那就是「打工」。「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打工累嗎?累。但我不能哭,因為騎車擦眼淚不安全」。這些都是很多很多打工人的現實狀態,更是很多很多打工人內心世界的展現,付出勞動多,薪水卻低,啃不起老闆的餅,起不了清晨的床,心中有萬般苦楚,卻不得不為一鬥米折腰。雖然這個有點悲慘,但由「打工人」衍生的精神,都透露出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熊熊燃燒的打工魂。
這便是「打工人」的意義,雖然平凡,但執著永不放棄追求;同時也認清現實但不安於現狀,仍然苦中作樂,坦然面對。而那句最火的 「早安,打工人」,滿懷的都是對新一天的期待和憧憬。最最最平凡而又執著的代名詞,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