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上面提到的畢業論文答辯,這個時候臺下的老師會就PPT中的不明白環節進行提問,然後你做出回答。我在外面做分享的時候,也通常會留下10-20分鐘,作為讀者答疑時間。
這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功能,我們在演講結束的時候通常會留下一個聯繫方式。一些企業可能會留下電話和郵箱,方便被對方聯繫到。做自媒體的就喜歡留下二維碼,然後引導別人去關注。
好了,開始另外一篇正文。
關於封底設計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但99.99%的答案都在告訴你,封底上應該寫「謝謝」之類的,我們都知道,它起到的功能是表達禮儀。
給大家看一個京東的PPT封底:
其實,當主講人翻到這一頁時,潛臺詞就是在說,看看,本寶寶不僅有才華,還有禮貌。
但你知道嗎?
封底設計的功能不單單在表達禮儀上,它還承載了其餘的6種功能!如果你不需要經常跟PPT打交道,你基本上是不可能是完全知道的。
那麼,接下來,我就跟各位朋友盤點一下關於封底設計的其餘功能。
1、傳遞特定信號。
當然,所有的封底出現時,潛臺詞都是在說,臺下玩手機,嗑瓜子的朋友,先停停,給本寶寶鼓掌。
那些不是我要說的特定信號,因為它傳遞的是一種普遍信號。
而,什麼是特定信號呢?
很多時候,當我們講完PPT後,其實是不意味著 Show Over ,就可以大搖大擺走下臺,因為 PPT 展示可能只是整場 Show 的其中一環。那麼,這時候,封底上就應該出現「接下來該幹嘛」的提示。
這就是我要說的特定信號。
在畢業答辯的PPT中,這個信號可能是,「有不懂的地方,隨便問,本寶寶要用才華壓制你!」
在活動現場,也有可能是,「下面進入抽獎環節」
總之呢,在這個時候,封底設計應該考慮的功能是,傳遞特定信號,該幹嘛幹嘛!
2、為了讓別人找到你。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封底設計所承載的功能,但不知道為什麼其他答案沒有說。
什麼意思呢?當你口水橫飛地噴了半個小時後,臺下的觀眾也被你的魅力徵服了,還有幾個春心萌動的少女想跟你生猴子,你要給她們一個機會啊,親!
你不能一下臺就走了,要把你的聯繫方式留下啊,你可以留電話,留你們公司的微信公眾號,QQ,郵箱,二維碼等等,都可以,總之,一定要留。
給大家舉3個我見過的例子:
這個是楊臻在第一屆演示峰會上PPT演講的封底:
這個是 SKY CHEN 在第一屆演示峰會上PPT演講的封底:
當然,有些時候,謝謝和聯繫方式會同時出現:
這就是封底設計的第二個功能,為了讓別人能找到你。而如果你只在封底上寫上謝謝倆字,那麼,你會讓要找你的人淚千行啊!
3、號召。
我們都知道,PPT演示都是奔著一定的目的做的,這個目的可能是喚醒你的孝心,也可能是為了達成合作,再或者是為了讓你掏腰包.
那麼,當你洋洋灑灑說了半天,到結尾處時,一定要在封底內容上號召他人,來完成你的目的。
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比如像這幾年的手機廠商,一般都會在發售前開發布會,我們都知道,他們的目的很簡單,論證友商是傻逼,以及來買我們的新機器,所以,在他們的幻燈片結尾,一般是這樣的:
魅族PRO5:
樂視樂小寶:
這樣幻燈片的潛臺詞不用多說了吧,我這麼屌,你還不趕快下單,買!買!買!
4、強化主題。
封底設計的這個功能,其實就跟寫作文時,要注意首尾呼應差不多,一般講究開頭如爆竹,結尾如撞鐘。
比如像《白楊禮讚》結尾與開頭呼應道:「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或者像《再別康橋》 的開頭「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和結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相呼應。
其實都是強化主題的作用。
給大家個例子。
這個例子是我在一個個人演講會上見到的,就是讓一些人去介紹自己,當時有一個男孩,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並不了解他,他的PPT封面上寫了5個字,我是某某某,我們都知道,這時候的潛臺詞是自我介紹。
然後接下來好一通吹牛逼,滿樹梨花,說的臺下人都覺得這小子厲害,結尾處,這哥們在封底上又寫了同樣的5個字,我是某某某,這時候的潛臺詞就變了,而是在說我就是那個很吊的某某某。
這逼裝的,我給滿分。
5、宣告一個結論。
有些時候,我們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而做 PPT 演示,也可能是為了辯論時的觀點陳述,這一類的幻燈片結構一般是提出問題,羅列觀點,得出結論,說的簡單點,其實就是分總結構。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要論證中國經濟有希望這一結論,我們可能會這樣來寫 PPT:
那麼,這時候,你就需要在封底上把你得出的結論寫出來。
千萬不要多此一舉地再添加一頁 PPT,寫上「謝謝」,因為你說出來就行了:
上面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關於封底內容的7點功能性,總結一下,分別是:
表達禮儀,傳遞特定信號,為了讓別人找到你,號召,強化主題,宣告結論以及回顧。
明白了封底的功能性,那麼,當你在想封底寫什麼內容時,就要考慮是否滿足了這些功能,而「謝謝」二字,是遠遠不夠的。得體又能瞬間提升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