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UMPRODUCT函數進行多條件求和

2021-03-01 數據匠心


sumproduct函數是一個數組函數,用於計算幾組數組間對應元素乘積之和。

語法:= SUMPRODUCT(數組1, 數組2, 數組3 ,……)

註:在03版中該函數參數最多只能到30個數組,到07版後參數可以到255個。


銷售總額的公式 =SUMPRODUCT(B2:B7,C2:C7)

公式說明:兩個數組的所有元素對應相乘,然後把乘積相加,即 3*65 + 45*12 + 2*32 + 4*23 + 6*54 + 23*23。計算結果為1744。

使用SUMPRODUCT進行多條件求和,需要構建條件表達式

語法:=SUMPRODUCT((條件1)*(條件2)* (條件3) *…(條件n)*某區域)

作用:匯總同時滿足條件1、條件2到條件n的記錄指定區域的匯總金額。


1月銷售額的公式 

=SUMPRODUCT(($A$2:$A$77=I5)*($C$2:$C$77=$I$2),$E$2:$E$77)

應注意幾個問題:

1、數組參數必須具有相同的維數,否則,函數 SUMPRODUCT 將返回錯誤值 #VALUE!。 

2、SUMPRODUCT函數將非數值型的數組元素作為 0 處理。

3、在SUMPRODUCT中,2003及以下版本不支持整列(行)引用,必須指明範圍,不可在SUMPRODUCT函數使用A:A、B:B,Excel2007及以上版本可以整列(列)引用,但並不建議如此使用,公式計算速度慢。

4、SUMPRODUCT函數不支持「*」和「?」通配符

SUMPRODUCT函數不能象SUMIF、COUNTIF等函數一樣使用「*」和「?」等通配符,要實現此功能可以用變通的方法,如使用LEFT、RIGHT、ISNUMBER(FIND())或ISNUMBER(SEARCH())等函數來實現通配符的功能。

精彩應用

1、求指定區域的奇數列的數值之和

=SUMPRODUCT(MOD(COLUMN(A1:F1),2)*A1:F1)

2、求指定區域的偶數行的數值之和 

=SUMPRODUCT(((MOD(ROW(A1:A22),2))-1)*A1:A22)*(-1)

3、求指定行中列號能被4整除的列的數值之和  

=SUMPRODUCT((MOD(COLUMN(A1:P1),4)=0)*A1:P1)

4、.求某數值列前三名分數之和

=SUMPRODUCT(LARGE(B1:B16,ROW(1:3)))

5、統計指定區域不重複記錄的個數

=SUMPRODUCT(1/COUNTIF(V11:V15,V11:V15))




相關焦點

  • 解析:sumproduct多條件求和計數的原理
    提起單條件求和,我們會想到sumif,而提起多條件求和計數,sumproduct是我們最常用到的。
  • SUMPRODUCT多條件求和為什麼會出錯?
    sumproduct函數竟然不支持通配符如果你看了上面的兩篇文章,你就知道SUMPRODUCT函數是多條件統計和求和的萬能函數,常用的方法是多條件統計:SUMPRODCUT((條件1)*(條件2)*(條件3)….
  • Excel必學的sumproduct函數,全部9種用法都在這
    函數2=SUMPRODUCT(D3:D8*E3:E8)案例講解:sumproduct函數將相應元素之間通過相乘並求和計算,可以用逗號或是用*號進行連接,返回相應的數組或區域乘積的和。,這個函數代表將True的值轉化為1,將False的值轉換為0,最後sumproduct函數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值進行求和。
  • Sumproduct函數頂多個條件函數,四個操作讓你知道它有多強
    :C8=I5))函數解析:sumproduct函數在多條件計算的時候,只需要將多個條件值用*進行連接即可。操作二:比sumifs更簡單的多條件求和函數H5)*(C1:C8=I5),E1:E8)函數解析:sumproduct函數在多條件求和的時候,第一參數(B1:B8=H5)*(C1:C8=I5)可以將多個條件值用*號進行連接,第二參數E1:E8為對應的求和區域即可。
  • 8種sumproduct函數的使用方法,除了強大,我不知道說什麼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下Excel中的「萬能公式」sumproduct函數,為什麼說他是萬能的呢,因為它能做的事情是實在多了,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把sumproduct函數以及參數sumproduct函數:返回相應的數組或區域乘積的和第一參數:Array1第二參數:array2第三參數:array3,…….最多
  • sumproduct函數用法全匯總,輕鬆玩轉綜合權重排名
    平時我們在計算按條件計算的時候,用到的函數通常有sumif、averageif等等條件函數。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經典的sumproduct函數。
  • 盤點SUMPRODUCT函數實用技巧,多條件快速求和,簡單高效不加班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套Excel培訓機構動態看板,自動函數引用,多維動態圖表超好用。如果覺得幫幫真的幫到了您,分享分享朋友圈呀,親們^^<——非常重要!!!メ大家請看範例圖片,基礎用法=SUMPRODUCT(B2:B6),跟SUM函數一樣,快速求和。メ
  • Sumproduct_條件求和(多_可且可或)_Excel
    我們的A系列已經結束,錯過A系列沒有關係,A系列基本都是講技巧,A系列全套示例文件(196MB)已經全部開放,下載收藏就行,做到了解即可。=條件2)……)包含條件1的區域=條件1 本來就是有「=」號的,只要把「=」號改成<、>、<=、>=。即
  • 只知道用Sum函數求和,那就真的Out 了!
    解讀:利用Sumif函數實現查詢功能時,盡可以對記錄單一的情況進行查詢,如果存在「流水」記錄,暨有重複的情況,則無法實現查詢功能哦,所以在應用時去注意區別對待哦!三、多條件求和:Sumifs函數。目的:按「性別」統計銷量>=50的銷量和。
  • 只會Sumif函數Out了,Excel常用的求和公式全在這兒!
    求和是工作中最常用的數據統計要求。今天蘭色再次進行一次大整理,把和求和有關的函數公式來一次大歸集。千萬別錯過了這次收藏的機會。
  • EXCEL--多條件取值終極解法SUMPRODUCT高級應用
    上次介紹了一個lookup進行多條件判斷取值的解法,不過今天突然發現那個解法有個嚴重的缺陷,就是只能解a<=A<b,就是當條件都是大於等於較小值且小於較大值的情況
  • SUMPRODUCT函數三大經典案例
    由此可知,這是一道單條件計數問題,通常我們都是用countif函數,那如何運用Sumproduct單條件計數呢,如下所示:由此可知,這是一道單條件求和問題,通常我們都是用sumif函數,那如何運用Sumproduct單條件求和呢,如下所示:
  • 集齊所有Excel求和公式,再不收藏就是你的錯了!
    求和是工作中最常用的數據統計要求。如果是單條件,其他的函數不用考慮了,只用SUMIF函數就OK。,其中星號是表示任意多個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後有任意多個字符,即包含A。SUMIFS(數字區域,條件區域1,條件1,條件區域2,條件2....)
  • SUMPRODUCT函數詳解
    這是一個單條件求和的問題,通常我們使用SUMIF函數,如果使用SUMPRODUCT函數,我們可以寫成這樣:=SUMPRODUCT((C2:C13="西門慶")*D2:D13)依然首先判斷C2:C13的值是否等於」西門慶」,得到邏輯值FALSE或TRUE,再和D2:D13的值對應相乘,最後統計求和得出結果。
  • Excel函數之——SUMPRODUCT函數太強大了
    Excel中的SUMPRODUCT()函數是個乘法累加函數,其實這個函數還有查詢,統計,條件統計等各種用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這些用法。
  • 跨工作表數據求和,Indirect函數才是NO.1,十秒快速完成匯總
    如下圖所示,我們需要將1-3月3個分表的數據在匯總表中進行求和操作。今天我們主要來學習一下如何利用indirect重構函數進行多表求和。函數公式:=SUM('*'!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進行多表數據求和的時候會簡單許多,直接利用sum函數搭配通配符就可以了;2、函數中我們直接用sum函數搭配通配符*,這樣函數解析出來的結果為SUM('1:3'!D2),就是對應任意一張表格的D2單元格,然後利用sum函數進行求和即可。案例二:分表條件不同的情況下,利用函數進行多表求和
  • 兩大經典案例帶你玩轉Excel必會函數之SUMPRODUCT函數
    小雅建議夥伴結合英語來理解SUMPRODUCT函數:sum是和,product是積
  • 這個Excel求和公式太牛了,1秒搞定一個月的數據匯總!
    老師曾經推過一期跨表公式合集,其中有一個是利用sum進行多表求和。【例】如下圖所示,需要在匯總表中統計1~30日的各個商品銷量合計(日報表和匯總表格式、位置完全一樣)B2)有同學提問:如果各個表中商品的位置(所在行數)不一樣,該怎麼求和?老師今天要分享一個更強大的支持行數不同的求和公式。分析及公式設置過程:如果對單個表(比如1日)進行對A商品進行求和,可以直接用sumif函數搞定:1日表
  • Excel跨工作表數據求和,Indirect函數才是NO.1,十秒快速完成匯總
    在進行數據統計的時候,為了方便我們經常會將數據按照日、月等方式進行多表分類。
  • Sumproduct(三)壓軸巨作 必須收藏!
    小花:通過上兩期的學習,我已經看透你了,嘿嘿,以後多條件查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