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留言說,你們天天發大企業家的故事,離我們太遠。能不能來點對普通人更實用的乾貨。比如,我是一個搞銷售的,告訴我如何才能更好的出業績吧?
您還真問對人了。我就是一個銷售啊。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銷售廣告,其間的歡樂比現在多得多。
今天就來點普通又實在的吧。不過,談的不是什麼銷售技巧,而是一點工作態度或方式問題。而且,談的是一個讓你做不好銷售的核心問題。
每次被問到如何做好銷售,如果認真的話,我都會回答:我不能告訴你如何搞好,但能用一句話告訴你,把業績做壞的最大原因是什麼?這句話就是:你若尋尋覓覓,必將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先解釋一下,尋尋覓覓。
總是在找目標,找情報,找更好的目標,找更好的情報。找到更好的目標,更好的情報後,又在找更好的方案,更更好的方案。
找到更好的方案後,又在找其他所謂更好的條件。比如找了半天目標,情報,方案,覺得可以和王老闆談談,又去找更合適的場合,更合適的時間,然後不斷自我假設,自我否定,這個場合不好吧,這個時間不好吧?
一直在找,一直不開幹。用很多很多時間在找,只有很少很少時間在幹。
不多解釋了,大家都懂了。
就像踢球的,一直在找門,就是不射門。
更好的目標是要找的
更好的方案是要要的
沒有準備的仗是不能打的
但尋思一下就得了,不要尋尋覓覓。
我的一個經驗是,你經常幹的事情,集中精力想3分鐘和尋尋覓覓想3個小時不會有太大的質的差別,你的知識,經驗,智商擺在那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多磨嘰2小時57分鐘就可以的。
但反過來,如果不尋尋覓覓,3分鐘就開幹。多出的2個小時57分鐘,可以多把握多少機會,檢驗多少方案,或許,蒙都能蒙出一個成功來了。
導致尋尋覓覓的大概是兩個原因吧。一個是想法太多。還有一個膽子太小。
關於想法太多,有個好故事。
好像我們經常談一句話,三思而行。意思是,兄弟,要慎重,慎重,要慎重哦。三思而行是孔子說的。但據說,這個話是傳著傳著被傳掉了半句,害了很多人。
原話是,「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什麼意思呢?據說,是一個學生跟孔子說哇,季文子要三次考慮以後,才會去做某一件事。孔子聽到了,不太爽,說:「真磨嘰,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你總是尋尋覓覓,不開幹。可不就是冷冷清清的。
這個做事情啊,就怕冷清。當年帶銷售團隊,一遇到鉛筆掉到地上都聽得見,就額頭冒冷汗,我的天啊,這些個砍腦殼的不開腔,怎麼做得成什麼生意哦。
這個冷冷清清的殺傷力,不光是影響你做事情的數量 。最重要的是,還影響你做事情的品質。無論幹什麼,越是激情,專注,忘我,一氣呵成才越會有品質。
唱歌的,你讓他唱兩句,歇一歇,四處看看有沒有人聽,觀眾反應如何,再唱兩句,歇一歇,四處看看有沒有人聽,觀眾反應如何,那個歌基本上是沒法聽了。
踢球的也是,最好進球都不是想半天設計好的,就是一氣呵成之下,一腳出去,觀眾說,玩得漂亮,而他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是怎麼進的。但就是進了,進得漂亮。
幹銷售一定不能冷冷清清。流水不腐,冷冷清清就是死水,就會腐。以前帶銷售團隊時,每天都是想,怎麼搞點變化,新鮮,運動,刺激一下,再刺激一下,把場面,氣氛搞起來。口號就是,即使黴星高照,全世界都跟你不好,也要擁抱夢想,打起精神,甩開膀子,邁開步子,把日子給我過得欣欣向榮的。
最後來說,悽悽慘慘戚戚。
你尋尋覓覓,半天不開工,弄得自己冷冷清清。既做不出數量,也做不出質量,還指望什麼業績?
沒有業績,你可不是悽悽慘慘戚戚?
還有個小體會。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銷售呢。我今天依然是銷售呢。用自己的智慧,勞力,勇氣,美麗,帥氣等等吧,去跟他人交換賴以生存發展的生產生活資料。
這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規律,也在這個人生的銷售裡很有普遍意義。
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找男女朋友。先是尋尋覓覓,這個不行,那個不好;然後把自己弄得冷冷清清;走到最後,成了一個悽悽慘慘戚戚。
提問如何提高銷售業績的童鞋,知道怎麼做了吧。除平時要做長遠的學習、積累之外,就眼下,馬上而言,你最重要就是,再思可矣:不要多想,不要害怕,去幹。最後還有一句話分享。不是我說的,當年訪問國美電器老闆黃光裕時,他說的:
亂拳打死老師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