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圈重點/
近期微信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並不是按照時間先後來排序。
想要第一時間看到我的「三言兩語」
可以把【張桓投資筆記】標為星標,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
這樣我們就不會走散了。
大家應該知道一句雞湯,也是很多人的微信籤名:越努力越幸運。更有很多創業者經常在凌晨曬自己如何加班、開會和努力,當然,也有很多人曬自己如何早起擼鐵以及自律等,反正朋友圈經常看到這種「雞湯體」。說實話,對這種雞湯我是不認同和不認可的,我曾和很多朋友講過我剛畢業不久去深圳找工作遭遇到的一個閉門羹,對方老闆問我憑什麼可以勝任這份工作(那個老闆現在是我微信好友)?他兩腳架在桌子上,很冷冰冰的告訴我,你以為來深圳的年輕人誰不努力誰不聰明嗎?我當然沒有獲得那份工作,我出門時天空就像電視劇一樣下起了滂潑大雨,而我沒有傘,被澆的渾身溼透非常狼狽。所以我2001年底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努力是每個年輕人的標配,一點也不值得炫耀和標榜,一個人哪怕看起來毫不費力,其實背後可能是超越常人的努力。所以我哪怕改一個會議紀要幾十遍我也從來不抱怨,因為我知道我這是在學習和成長,有朋友被老闆要求經常加班或多幹活他不開心,我開導他說用老闆的錢實踐自己的想法,總比把自己的錢虧了強吧,這是好事。我不會因為自己努力了,就覺得應該有收益、成功,這其實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只能叫做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很多人之所以過得不開心,或者失落,是錯把努力和付出有回報當成了必然,我真的不知道誰灌輸的這種雞湯,什麼努力就有回報,功夫不負有心人等等。哪怕你已經對別人掏心掏肺了,可別人依然會離你而去;你學歷高還勤奮情商也不錯,可依然還在給自己高中沒畢業的同學打工。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就像寫文章或做作業,突然中途停電而你沒有保存,你除了「重新寫過」,發再大脾氣也沒用。年齡大了,你就會認命,半句抱怨都嫌浪費時間,重新開始繼續努力唄,人沒必要為過去的失去而哭泣。這幾天在北京,忙到飛起,昨天在車上忙裡偷閒睡了15分鐘,導致北京的朋友說我真的會「休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睡著,短暫休息即可滿血復活。你想啊,連續幾天天天吃包子,天天考察各種小區寫字樓看點位,你那怕再激情滿滿,也很容易最後變得生無可戀。截止目前,已經吃了不小10個包子或早餐品牌的出品了,也跑了亦莊、東壩、垡頭多個接待幾十個小區,接下來還要去幾個食品工廠,以及見幾多個加盟商或代理商……反正我今天僅是下午就喝了近20瓶礦泉水以泡茶喝,我的嗓子也差不多啞了,最大願望就是最好不要讓我再說話了,可今晚上依然還有3波朋友要交流(更多是我要學習),真想像昨天一樣,12點不到回到酒店倒頭就睡著了,是真的累。
雖然累,累到不願吐一個字走一步路,但我依然很激情澎湃,因為現在自己幹的這件事是我自己能幹的,也能幹好的,說不定還可以小小改變下這個世界。所以,創業一定是一個內驅的事,外界的力量不足以支撐持續苦逼和面對無數的困難,這個內驅力是一個人不撂挑子的最大原因。所以我認同一個哥們所說,要投已經賺過錢尤其大錢的人,他們創業的目的肯定不再是又做一個賺錢的生意,二次創業難免有點理想主義和使命感,這樣的人內驅力才足夠強大,才不會輕易放棄。對,這種人不再是為了資本而戰,也不是為了物質而戰,甚至不是為了家人而戰,現在他們更多是為自己而戰,為自己心中的夢想、存在感和使命而戰。這種光芒和能量我在很多創業者身上看到過,想不到我今天身上也有了,不知是該開心還是高興,2010-2013之後好久沒有了,有種久違的感覺。有朋友提醒我要注意「瓦倫達效應」,我說別擔心,這個年齡這個人生階段做事的最大好處是,既不焦慮患得患失,也不會用力過猛急於求成,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3年還是5年、8年幹成一件人生大事,對於一個有蓬勃人生的人而言,有差別嗎?
你或許還想看只有一個人開始「不說話」,才算真正開始長大
標【張桓投資筆記】不再錯過有料文章2020,我開通了「視頻號」,在視頻號裡面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商業投資方面的心得和感悟,包括分享平時吃喝玩樂這些有趣的事情。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視頻號,非常開心和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