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晴,南京郵電大學學生,社交O2O社交項目Bigger 的聯合創始人
高考的堅持
高中時的張東晴有自己的偶像李小龍,喜歡雙節棍,把幾乎全部希望都放在高考上,但突如其來的急性肝炎使他遭受了高考落榜的打擊。復讀向來不易,而他因為身體的原因,一年之內在肩膀上扎了300多針,用雙節棍打了自己3萬多棍,通過俞敏洪的演講和李小龍的《醒思錄》來激勵自己。因為這份堅持,張東晴二次出發,成功考入了南京郵電大學,一個不頂尖,但卻讓張東晴愛上了的學校。
大學的自我改變
成功是需要條件的,這需要我們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挖掘自己的潛力。從入學開始,之前孤僻內斂的張東晴通過幫助別人來改變自己,並逐漸愛上幫助別人時的那種成就感。樂於助人且吃苦耐勞、性格老實,張東晴成功的吸引了老師與同學的注意,於是軍訓時成為了隊長,開學後成為班長,後來又加入學生會。張東晴記得自己的每一次辛勞,而這種奉獻,不只是塑造了他在同學們心中的良好形象,更為他積累了人脈,贏得更多的機會。為此,他的團委老師曾對他說:「張東晴,一個人能走多遠不在於他多麼聰明機靈,也不在於他多麼能說會道,而是在於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信任感,請你一直保持下去。」
做自己,不妥協
由於喜歡武術,大一時張東晴從機器人俱樂部的足球3D組轉到了微軟武術組,相比於未來一片光明的3D組,剛剛起步的武術組前途暗淡。一位學長好心勸說反而激起了張東晴的好勝心,想著憑藉這個大家都不看好的項目拿下全國大獎會更有成就感。結果武術組連續兩年拿了全國大賽的季軍,而張東晴本人受到揚子晚報的報導,獲封「機器達人」的稱號。
張東晴由這件事情悟出:一件不被看好的事情受到阻撓是一定的,但重要的是我們不妥協。我們平時受到的思想灌輸就是從眾,以大眾認可的方式行事就是優秀的,如果是特立獨行的少數派,那一定會受到質疑!我們要做的就是突破思想的束縛,不迷失自我。
創業的開始
張東晴所經歷的事情都是對他的磨礪和豐富,但在即將迎來社會生活的時候,他想那些準畢業生一樣由於對社會的畏懼而產生了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但在床上渾渾噩噩地躺了20天以後,他找到了方向,決定創造一個純淨的大學生社交軟體,繼續幫助同學,留住美好。
創業在如今是個高大上的詞,但張東晴不認為自己在創業,而只是在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得到大家的特殊關注不是他的目的,他只想務實地為大學生做出好玩、有趣又實用的Bigger,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做他自己。
——《大學生創業網》
回復「招聘會」,獲取最近招聘會時間安排
回復「招聘會報名」,獲取招聘單位參加招聘會報名辦法
回復「畢業生報到」,獲取畢業生報到證相關業務說明
回復「就業見習」,獲取畢業生就業見習相關說明
回復「檔案轉出」,獲取提檔所需材料
回復「創業培訓」,獲取創業培訓報名流程
回復「創業貸款」,獲取大學生創業貸款相關說明
回復「創業公共服務」,獲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的服務內容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微信平臺已經成為您生活的一部分,請把我們的平臺「榆林人事人才信息網」推薦給您的親朋好友,或者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號:yljyxx(榆林就業信息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