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泉:企業的位能與動能

2021-02-15 眾行管理諮詢

(1) 組織與人力配置: 

     須明確組織上下層級與職能職責關係及勝任能力評量方法, 尤其是跨部門整合協作的團隊的綜效表現, 此在供應鏈效能控制中表現最為明顯; 此外, 為能促進企業長期發展, 高階參謀部門的設置(例如經營辦)也是重要的組織戰略之一, 可輔佐經營者在經營控制與未來戰略推進中形成有力的支持, 同時也是培養具組織全局人才的最佳演練場域.  

(2) 經營管理體系: 

     須涵蓋組織自經營戰略到各職能分工的流程運行控制方法, 形成組織運行受控與改進機制(即PDCA), 此可引用適當國際標準來建立基礎框架後進行內部延伸(例如IATF16949或ISO9001等), 並強調價值與績效的評量, 例如O&KR及KPI等激勵性設計等.  

(3) 軟硬體建設: 

    依公司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的持續性導入, 避免臨渴掘井的風險, 尤其是知識軟體配置為一項重大戰略決策(DSS/ERP/OA/MES/KM等), 現實上甚多公司都是在無法應付現況問題之後, 才思考軟體的評估規劃, 此事後決策容易導致軟體適切性與未來需求產生偏差, 且快速導入軟體體系也不利於與現況合理化調整, 過去因軟體決策不當發生的長期性管理低效狀況並不少見。

(4) 研發技術體系: 

  應建立以項目導向的管控方法(PMI國際模式), 明確各研發流程段的輸出入控制要求, 堅持研發至技轉的控制效率, 預防後期量產階段中發生的潛在風險, 導致大量經濟與商譽損失. 

(5) 財務內控體系: 須建立完整的財務與成本預算管控制度, 引用正確的財務立衝帳科目要求, 導入合規的內控體系有防弊興利作用, 曾見到不少公司財務體系因公司快速擴充下發生帳務混亂現象, 不但無法提供於經營分析與決策之用, 甚至影響公司未來發展(例如上市)。

相關焦點

  • 蓋亞假說與企業經營
    今天在思考蓋亞假說和企業經營的關係,按照蓋亞假說,地球是一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生命有機體,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是有生命的,而是說明生命體與自然環境
  • 【話語時間丨讚美之泉】- 彼此相愛·共同為主作工 (鄭懋柔牧師)
    讚美之泉團隊每一年巡迴的行程真的是馬不停蹄,平均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我們都在路上
  • 企業經營戰略SWOT分析法
    把內外部因素按橫縱軸坐標排列,就得到一個SWOT分析矩陣圖,這樣就得到公司所處發展環境的四個區域類型,如下圖所示:如果公司自身技術有優勢,外部的市場需求又很大,那麼公司處於第一區域,發展環境屬增長型,經營策略可以選擇一分錢一分貨戰略,持續改善方向就應選擇品質管理和品牌管理的改善,這樣的企業如寶馬汽車等,「寶馬」汽車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有一個共同的詞代表那就是品質
  • 企業永續經營的四大核心密碼
    那麼企業如何才能永續經營呢?社會企業家導師姜嵐昕老師經過對市場的研究分析結合自身企業經營的實戰經驗以及與長期深入並接觸企業家,總結出「永續經營」的管理方法。經營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想企業基業長青企業家的修為就更為重要,所以姜嵐昕老師提出「永續經營」的核心就是——修身,齊家,治企,愛天下!
  • 捕蟬高手痀僂者與企業聚焦經營
    一身體痀僂老翁能成為捕蟬高手,對於一般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他能做到捕蟬如在地上拾物,在於其能神情專注,不受外界紛繁複雜的事物所誘惑,專心致志於一處,而且勤練基本功,唯如此,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做到出神入化,得心應手。 如此看來做事要成功,除練好基本功之外,神情專注是關鍵。做事如此,經營企業更是如此!
  • 必要之惡?—— 金惟純的企業經營之道
    如同政治難免「必要之惡」,許多人也認為企業為了追求成長、獲利,有許多「不得不然」。我聽過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完全打破了眾人的迷思。 一位經營連鎖服務業的朋友,多年前經歷一場人生學習之旅後,看到自己雖然事業有成,也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但是員工並不快樂,自己和家人也不開心。 他決定暫停事業的擴張,把照顧員工視為第一優先。
  • 企業文化——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若以公司設備比喻為硬體,企業文化就是軟體,是公司的腦,是經銷商、領袖發展事業的核心價值,企業文化可以凝聚群體共識、帶領公司度過各種風雨
  • 美國石油大亨保羅·蓋蒂解密企業經營之道
    保羅·蓋蒂醒悟了,立即召來各工頭,向他們宣布:「從此油井交給各位負責經營,收益的25%由各位全權分配。」此後,保羅·蓋蒂再到各油井去巡視,發現不僅浪費、閒人絕跡,而且產出大幅增加。於是他也依約行事。由於如此高效率經營,他才未在後來一波波的兼併中被併購反而更多兼併了別的經營不善的油井,形成了自己的石油王國。
  • 盛和塾經典課程分享|不懂會計,如何能經營企業?——孔衛國導師
    我們要按照會計七原則去經營企業,要取得正確的企業經營數據,不但要符合哲學思想,國家的法令,企業的制度,還要遵循會計七原則的要求,去經營企業。 沒有一一對應、雙重確認,不按照企業正確的流程做,企業就不會取得準確的數字,沒有準確的數字,企業經營者的決策判斷,就會出現問題,有時候會因為由此而陷入泥潭。
  • 經營之神:壓迫式管理與誘導式獎勵
    「陰陽均衡」是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概念,這一概念對現代中國企業經營的管理策略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中,臺灣大學黃光國教授以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故事為例,向我們展示了王永慶在人格塑型和企業精神培育方面凸顯出的「陽儒」之王道,以及在企業制度建設方面採用的「陰法」之霸術。順著王永慶的故事脈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一生的行事風格充分反映出儒家「反求諸己」的人文精神。他從母親的身教中學到「勤儉樸實」四個字,並且以此作為經營企業的圭臬。
  • 企業經營中的那些「斷舍離」
  • 7月《創造高收益阿米巴經營模式——利潤中心制經營模式》總裁班順利開班!
    「推動中國企業持續盈利。助力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幫助中國企業跨越式發展。我們一直在路上。」
  • 日本經營之神 | 松下幸之助的三大經營哲學
    所以,在現代企業的經營中,戰略成為了重中之重。一個企業可以走多遠,取決於這個企業是否具備戰略思維和經營能力。有了正確的戰略,才能設立適合企業的願景目標,並進行謀劃。戰略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選擇,選擇做什麼,更要選擇不做什麼。企業家的戰略思維,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水平與差距,也是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 【精益好文】精益管理之『反熵』論
    1、精益導入階段在精益管理導入階段,通過價值流分析,尋找企業之熵,準確定位熵增的源頭。企業管理層接受精益理念之後,精益理念從外部輸入系統內部,大家開始學習精益管理理論,逐步認可精益,自上到下上逐步達成    ,管理理念從混沌無序逐步向有序轉變,這是精益思維對抗傳統管理思維的過程,也是一個粗放式管理思想的反熵階段。
  • 優企推介 | 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人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我們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員工視為企業的寶貴資源和財富,以愛心換同心,想方設法為其解決生活困難,竭盡所能幫其實現職業目標,讓員工在海之寶這個大舞臺上展現自我。職教培訓,文化薰陶。
  • 【物流臉譜】蘇隆德:企業經營之路,永無止境(連載一)
    因此,姨丈的父親等長輩對其事跡知道的非常詳盡清楚,並經常將之當作故事講給好學的蘇隆德聽,給他帶來極大的啟發和影響。王永慶的經營理念也潛移默化在了蘇隆德的心裡。從王永慶身上,蘇隆德領悟了兩個道理:一是要站在顧客角度思考,做好服務,讓顧客信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國民黨撤退到臺灣,島上人口劇增,衣食住行上升為首要問題。
  • 谷歌管理人員給出經營之道
    谷歌敢於冒險,崇尚創新,也是眾人青睞的工作之地——但是谷歌的經營方式是不是其他企業效仿的典範呢?
  • 永續經營的四大根基
    社會企業家導師姜嵐昕老師說:企業創始人是1,1是一切的源頭,企業創始人的修為決定企業的作為。所有遇到的問題是因為缺乏成長造成的;所有發展的瓶頸是因為學習不力造成的;所有事業的停滯是因為知識折舊造成的。姜嵐昕老師號召社會企業家要修身、齊家、治企、愛天下,這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四大根基!
  • 建築企業經營管理三階段丨你的企業正處於哪個階段?
    建築企業在方方面面都臻於完善,能夠依靠自己的經營管理不斷優化。       建築企業需要的是居安思危,明白基業長青是種夢想和追求,危機總會到來。企業只有不斷的去超越過去,跳過過去的危機,獲得新機。變革和創新是組織永葆活力的源泉,即使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一樣需要不斷的在這條路上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