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僱傭制已死

2021-02-25 牛人社



歡迎來到牛人社人才趨勢頻道

每周揭秘最新人才趨勢

僱主、管理者和員工需要一個新的關係框架,一個他們彼此承諾可以真正保持的關係框架。

舊的僱傭模式非常適合處於穩定期的公司。在穩定期中,公司不斷壯大,以利用規模經濟、改進流程。這些企業巨頭向員工開出了一筆心照不宣的交易:我們提供終身工作以換取忠誠服務。「最大化地保障員工是公司的首要目標」,通用電氣(GE)的員工福利經理Earl Willis在1962年寫道。在那個年代,職業被認為幾乎與婚姻一樣永固。僱員與員工彼此承諾,不管業績好還是差,不管牛市還是熊市,只有退休才能將他們分開。對於白領專業人士而言,職業生涯的進程就像乘坐自動扶梯,只要循規蹈矩,未來就一定能按部就班地晉升。由於雙方都預期這段關係將永久存在,因此雙方都願意對這段關係和彼此進行投資。

然後世界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既有理念上的也有技術上的。股東資本主義的興起導致公司和管理者將重點放在實現短期財務目標以提升股價上。長期投資讓位於短期成本削減措施,例如「規模優化」,即我們過去常說的「裁人」。大約在同一時期,微晶片的發展迎來了資訊時代,引發了通信革命和商務全球化。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等公司發現它們正在與更精益高效、更野心勃勃的對手競爭。

由於這些轉變,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穩定讓位於迅速而不可預測的變化,曾經穩如泰山的公司開始被越來越快地擠出標準普爾500指數。適應力和企業家精神成為實現和維持成功的關鍵,隨著計算機和軟體的普及將摩爾定律滲透進經濟的每個角落,它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如今,任何連上網際網路的人都有能力與全球數十億人溝通。人類歷史上從未有如此多的人被網絡聯繫在一起。

終身僱用制這種傳統模式非常適合相對穩定的時期。但它對於當今的網絡時代來說太過死板。幾乎沒有美國公司繼續為員工提供傳統的職業晉升階梯,這種模式正在全球出現不同程度的解體。

為了應對這些競爭壓力,許多——可能是大部分——公司將僱主與員工的關係簡化為有約束力的法律合同中的明確規定,以期提高自身靈活性。這種法條主義方式將員工和工作都當作短期商品對待。需要削減成本?那就裁員吧。需要掌握新能力的人才?不要培訓你的員工——招新人進來。不少公司堅持說,「員工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但當華爾街希望削減開支時,它們「最寶貴的資源」忽然變成了它們最可替代的資源。

20世紀80年代,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一項調查發現,56%的高管認為「忠於公司,進而忠於其商業目標的員工理應獲得持續受僱保證」。僅僅10年後,這個數字就暴跌至6%。還記得通用電氣對最大化地保障員工的重視嗎?到了20世紀90年代,通用電氣的執行長Jack Welch這樣說:「對公司忠誠?這毫無意義。」

在自由僱用制年代,員工被鼓勵將自己看作「自由人」,尋找最好的發展機會,只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出現就跳槽。《韜睿惠悅2012年全球勞動力研究》發現,儘管約一半員工希望留在現公司,但多數人認為自己將會去其他公司工作以謀求職業發展。

「這只是筆生意」已經成為主導理念。忠誠是罕見的,長期關係更加罕見,而關係的破滅卻屢見不鮮。

(節選自Reid Hoffman《The Alliance》)

相關焦點

  • 日本的終身僱傭制
    而在這多種多樣的僱傭制度中,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度又是其中十分凸出顯眼的一個。        現代的日本企業大多數實行的都是終身僱傭制度,因為這項制度,日本的失業率常年徘徊在4%左右,成為了日本國民引以為豪的一個重要談資。        現代日本的終身僱傭制被公認為是由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1918年創立的。
  • 這個時代,沒有終身職業,只有終身學習
    為什麼說這個時代,沒有終身職業,只有終身學習?塔勒布提出了著名的「黑天鵝理論」:「非常不可能發生和無法預測的事件,存在於世界上每一種事物之中。」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每種事物、每一個行業,都遲早會迎來那只可怕的黑天鵝。
  • 終身僱用
    員工一旦進入企業,便被終身僱用,這在日本比較普遍。
  • SAP是一份終身職業嗎?
    在我現在這個年紀,從事著SAP這樣一份工作,不由得會想:我應該如何看待SAP,是把它當一門混飯的手藝,還是一份「終身職業」。其實細想想,任何一份職業都可以是「終身職業」,並不一定非得是SAP,就好像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終身職業就是做壽司一樣。但當把一份工作定義為「終身職業」之後,其帶來的變化是天翻地覆式的。
  • 終身學習心法
    終身學習的意義就在於,這是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做出的一種主動應對。終身學習作為一種觀念和行動,意味著主動地把更新迭代貫穿一生。終身學習並不只是時間維度的拉長。很多人從上小學開始,到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學了十年、二十年,但是在社會上面對一大堆不會的內容,還是會遇到各種問題。其實,大家的困惑和問題集中在這三個點。
  • 成功如果有捷徑,那就是「終身學習」
    因為只有學習,才使你的人生更深刻,只有學習才使你對這個世界看的更完整,這也就要求我們建立終身學習的信念。靠個人終身學習獲得的成功誰也拿不走,而靠關係網和權力罩護的成功隨時可能被拿走甚至捲入漩渦;靠個人終身學習獲得的成功幸福感更強烈。
  • 什麼是客戶終身價值?——老闆必讀
    在開始介紹客戶終身價值之前,我有個問題想問你:你知道誰是你最有價值的客戶嗎?現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以為自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這些假設往往是過時的,是基於猜測和本能作出的,而這種認識錯誤對他們的業務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不僅有可能破壞你的營銷投資和銷售前景,還可能破壞你更廣泛的業務增長戰略。
  • 終身學習者的4個高效率自學習慣 | 高瓴 Recommend
    本文作者對高效率的終身學習者進行了觀察,並與我們分享了他們身上值得借鑑的4個自學習慣。作者 | Rod CollinsThomas Oppong來源 | Medium無論是出於個人追求或是職業追求,終身學習都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完全自發的和自我激勵的」過程。這關乎於學習知識、學習如何做事與學習如何做人。培養獨立的思想對於個人成長至關重要。
  •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師」。《西遊記》裡傲慢自大的孫悟空遇見師傅唐僧才得以修成正果,可見師傅對徒弟人生的影響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來到建業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這座經商育人的商學院學到了很多,從剛開始的一無所知,不知道工作從何下手到現在能獨自導購併達成交易,我一點一滴的成長離不開櫃組家人的幫助和指導,尤其是我的師傅――雪麗姐。
  • KPI已死?一文講透OKR和KPI的本質區別.
    也有很多自媒體的文章會寫到說OKR當道,KPI已死。到底OKR和KPI是什麼樣的關係,他們之間是否又是如此的對立?其實OKR和KPI的本質都是企業去管理目標的方法。請各位記住,它們本質沒有大的區別,而不是我們很多時候所看到的,認為KPI是很過時的工具,OKR是一種全新的工具。其實它們的本質都是完全一樣的。
  • 農村俗語:「只有終身光棍,沒有落地寡婦」,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老話:「只有終身光棍,沒有落地寡婦」,說的其實就是先天造成的結果,有很多事情確實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樣,出生之後就基本上決定了人的一生,而有的事情卻並非如此,雖然後來遭受到這些波折,但跟先天原因並沒有關係,這句老話說的就是這麼個意思。
  • 到職就給終身合約!樂高成為玩具界精品的秘訣
    1.面試過程嚴謹,但一到職就給終身契約樂高對每一個員工在篩選過程中都十分嚴謹,但是,一旦獲得正式錄取通知書,都能獲得終身契約。也就是說,除非員工自行想離職,否則樂高是絕對不會隨意資遣員工的,幾乎沒聽說過樂高有人是曾經被資遣的、被裁員的。
  • ADDIE真的已死了嗎?
  • 免費微課丨破解PPT10大誤終身操作,全程乾貨無尿點
    進公眾號發送「17050」免費報名課程時間:07月06日(周四)晚20:30本次課程特邀講師劉曉月,用1小時教你學會PPT中10個無知誤終身的操作技巧
  • 寧波五金大王終身老布衫,包玉剛、邵逸夫卻從他學校啟蒙!
    船靠岸後,洋人匆忙中不慎將一隻公文包遺失在舢舨上,裡面竟然有好幾千美金和鑽石戒指、手錶、支票本等。這些對於剛剛起步的葉澄衷來說,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忠厚的葉澄衷並沒有佔為己有,反而留在原地等待失主。等到洋人匆匆找來時,天已經黑了。沒想到時間過去那麼久,葉澄衷仍在原地等他!這讓洋人非常感動,當即抽出一疊美鈔塞到他手中,以示謝意,但葉澄衷斷然拒絕了。
  • 三天培訓 終身受益 不破不立 考培分離 | 2019江蘇省籃球裁判員業務培訓班在揚州舉行
    三天培訓 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