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蒂斯的未成年裸女和關於"他者即地獄"的對談

2021-02-21 鏽帶城市

從最表層可以將這句話解釋成 「如果處理不好和別人之間的關係,那他就是你的地獄」。這很容易理解,比如你沒處理好和你媽之間的關係被揍了,此時你媽就讓你感受到了地獄般的疼痛。

我們今天想要討論的點來自這句話的隱義,即 「如果過度重視和依賴他人對你的評價和期待,那你將生活在地獄之中」 反面評價帶給人的痛苦自不必說,但是誇獎極可能是更黑的地獄。在被他人的目光塑造時,我們為獲得誇獎而 「自由地」放棄了一部分自由。當我們在他人的評價與期待裡認證了「自我」的存在時,「自我」已經變成了被動的 「客體」。

今天的討論跟哲學沒關係,只是想單純聊聊我們是怎麼在他人的目光下生活的。

和我對談的是神秘女孩兒A 我簡稱V

「「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標準」實際上來源於我對自己的期待」

V: 你覺得他人的目光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嗎?

A: 如果在場有第二個人我就會有點兒端著。比如我在吃一個雞腿,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在場我會拿手抓著吃,但是但凡有第二個人在場,哪怕這個人是我爸我也會拿筷子夾著吃,因為這樣會比較.文雅

V:對著你爸你也得保持良好的形象是嘛?你心裡有一套關於「我在他人面前所呈現的形象」的標準嗎? 其實主要是滿足你自己對「我在他人心中得是這個形象」的心理需求?

A: 對,但是這個形象的塑造一定是在有他人在場的情況下。如果是只有我自己我不會想到這個事情。

V:那你為什麼會對自己有這種要求呢,是害怕負面的評價會給你什麼不好的影響嗎?

A:   這個不完全.

V: 對我來說比起他人對我的評價和看法,我會更在意這些看法可能帶來的結果,如果是無關緊要的人或是確定不會有太不良的結果我就會放飛自我了。

你會不會擔心在別人的目光下調整自己會有點兒失去自我? 就比如說我,當我最近做公眾號就會想著怎麼吸引更多的人之類的,但是實話說做了這些之後我就會產生那種「太在意別人評價而失去自我」的自我厭棄,雖然想著是工作沒辦法,但還是很焦慮很不舒服。

A:  這一點對我的影響比較可控的,我沒有因為放棄一小部分自我感到罪惡和迷惘,因為我適當調整了我的行為後收到的反饋大部分都比較積極。

我: 這些良性的互動會讓你很有成就感是嗎?

A:  對的,而且因為我「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標準」實際上來源於我對自己的期待,所以我不會感到很迷失,有很強烈的迎合別人的感覺。

V: 如果兩者只能選一個,你是選擇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還是在人群中適當調整自己?

A:.我會選擇後者,因為我覺得我內在有希望被人關注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我需要別人來印證我的價值。

V:但是同時你也可能收到負面評價啊。

A:   如果負面的評價過多我可能會審視自己,事實上我是一個時刻自我審視的人,我接受的自我審視要比其他人對我的審視多很多很多倍。

V: 自戀者

A:  嗯,有這種傾向,我覺得我算是那種自尊不高的自戀者吧,需要別人來給我這方面的力量。

"別人對你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來源他自己的價值觀念,喜好,甚至是利益"

V: 我也經常經歷這種被動。比如因為身體的原因,我初高中的時候就非常在意別人的異樣目光,但我應對這一情況採取的方法是拒人於千裡之外來規避傷害,結果是我一直生活在我與人不同的放逐裡,但是可能這些感覺來源於我渴望成為人群焦點而未能實現的失落。還有一個表現是我很槓精,總是會發表一些毫無意義的反對言論來顯得與眾不同,但是實際上可能是我潛意識裡在彌補。

我獲得短暫的精神安寧的方法是意識到無論你作出什麼選擇都會有人支持你也會有人反對你, 還有就是別人對你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來源他自己的價值觀念,喜好,甚至是利益,也就是說他人的評價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你的價值。


今日互動話題

你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嗎?

別人的看法對你的生活產生過什麼影響?

歡迎留言分享或是去後臺找我聊天。


相關焦點

  • 【周一班會】有趣的"阿一"定律
    另外一顆,落在了你家的水果盤裡,於是你拿起了蘋果,美美的咬起來⋯⋯      又是一周班會課,進入期末考試倒計時了,我沒有和上幾周那樣先拋班會主題,讓學生小組合作來完成。      這節課我和學生們閒聊。考前營造一種輕鬆的迎考氛圍,那是必須的。這幾天,班上同學在爭相傳說著一個"阿一定律"和"阿炳守恆定律"。好奇的我趁著讓次難得的班會,請阿同學分享他的生活感悟。
  • 成功增員第一步從"設定增員概貌"開始!
    從思維層面,深刻認同"採納高標準的增員哲學"是確保招募優質人才的核心。只有真正內心認同了"成功吸引成功",所謂的理想概貌才能真正意義上落實。否則訂立是訂立,它只是寫在紙上,喊在嘴巴上的口號,而現實中,你並不會用這個概貌和標準去識別和衡量。如果您不知道自己要找什麼,那麼您很可能找不到您所需要的東西。
  • 他人即地獄?
    之前想要合作是看中了對方華麗的簡歷和教育工作背景,沒想到還有個這麼難辦的性格特點。但已經把人家從大公司挖到自己這個小公司,總得有情義地合作下去吧。於是每當需要向她師妹的工作表達不同意見時,我朋友都要小心翼翼地提前準備措辭,莫名其妙地感覺到有很大壓力。
  • 面試中問薪水"How much is the salary ? " 哪裡不對了
    Ben到一家外商面試,到最後面試者問他有沒有問題想問,他想知道這個職位的薪資,就直接問"How much is the salary?"面試最後結束在一種他覺得小尷尬的氣氛中。Ben問我們,英文的面試裡怎麼問薪資才自然呢?首先用how much的句子問薪資,語法上的錯。
  • 記住:"Talk to you later"不是"一會找你聊"!
    「Talk to you later」其實類似於中文的「再聊」即「再見」。
  • 富士康再爆未成年實習生超時工作,鴻海又展開調查
    針對未成年實習生超時工作,鴻海集團9日上午主動發出聲明指出,鴻海集團的主要單位已和客戶聯手展開調查,且當地廠區違規情形已立即改正。《衛報》8日發出一份針對富士康衡陽工廠內部工作情形的調查報告,訪談了多名未成年勞工,他們多是衡陽附近高校及技職學校的學生,年紀分布在16至18歲,這些學生以實習生的名義進入工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