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一首傳唱千古的詞,寫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天上的織女戀上一個牧牛少年,一段相思不相見的傳說,就此開端。天界的律法莊嚴,織女只能將雲彩捻成纖細的絲線,織成剪不斷的牽念。牛郎隔著銀漢迢遠。望不見彼岸的路,化作星辰亦不減憾恨。
幸而七月初七的乞巧佳節,秋風白露的時令,他們在鵲
橋之上,能有一年一度的短暫相逢。在須臾之中,彼此相顧無言,已是地老天荒的眷戀。世上男女感嘆他們的聚散別離,浩浩時光幾乎都付與寂寞等待,可是人間的相守,已有種種傷情。
仿佛有大把年華可以虛度,有無盡柔情可以控擲,凡塵裡的愛,曾變作美人遲暮的悵惘,曾變作日薄西山的倦怠。那些消磨在柴米油鹽裡的繾綣,那些薄情轉身的愛怨,那些勞燕分飛的眷侶,那些空對明月的舊盟,竟抵不上牽牛織女片刻的相見。
他們纏綿的情感,是天河裡不絕的流水;他們鵲橋的相會,是勝卻人間無數的夢幻。可是,夢總要醒來,他們也要踏上歸途。離愁是亙古不變的主題,舟行已遠的渡口,一騎絕塵的陌上,都成為不忘的記憶,在午夜夢回的時刻縈繞心頭,引人一遍遍黯然惆悵。
所以詞人收梢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改前人的悲音,慰藉了數不清的靈魂,何必執著於相守呢?
我相信這份情會堅若磐石、至死不渝、不貪朝夕。這是說給世人聽的,更是說給自己。
#拍一拍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