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學校還是有穿校服的規定,但寬鬆肥大的校服向來「不討喜」,因此,有人把目光轉向漢服,認為這是作為校服的不錯選擇,然而這個想法目前看來是行不通的。今天,小編就來講講,為什麼校服不改成「漢服」?校長道出3個原因,第一個過於真實。
1、成本難以接受
首先,漢服使用的面料比較多,常常是按幾米長算的,如果再刺上幾個繡花,那用上的紗線就更不用說了。另外,如果要買原創的漢服,那麼價格更是一般人承受不來的,反之,選擇「山寨」的話,面料的質感或許沒那麼舒適。
除此之外,製作時間也是一個考量因素,若想用漢服作為校服,那麼必定要設計出符合校風的款式。光是這一點,就要花費很長時間了,更何況還有前面所說的兩點,這些因素第一考慮到的就是價格。一套普普通通的漢服就要四百元左右,比起校服,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
2、擔心攀比因此盛行
我們打心底知道,喜歡漢服其實也是熱愛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而這本身也是文化自信。可由於不同款式的漢服代表著不同的朝代,比如六朝、宋朝和隋朝等等都是不同的。正因為如此,不少人會「抬槓」,比如跟隔壁學校的人:「你這個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宋朝的。」
攀比之風可能因此流行開來,這正是校長最擔心發現的事情。小編之前就看到這樣一個帖子,有同學把襖裙穿成齊腰,最後因為這種穿法,被「噴」了很久。但其實,衣服是自己的,愛怎麼穿就怎麼穿,實在是沒必要對誰指指點點,是否復古也不應該從表面上看。
3、不適合在校園穿
我們都知道,如果穿漢服沒有合適的配飾,看起來是完全不協調的,總感覺哪裡不對勁。眾所周知,雖然配飾精美,但是重量也不輕,再加上裙擺很大,在校園裡行走實在不方便。這可就麻煩了,因為還有體育課,總不能再定製一套運動服吧?這樣也太「燒錢」了。
對於愛美的女同學而言,既然穿上這麼好看的服裝,就要好好打扮一番了,從配飾的選擇到妝容的確定,這中間要花費多少時間,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而學校並非是「漢服展示臺」,穿得再美,要是學習成績提升不了,那對升學也沒多大意義,倒不如穿寬鬆肥大的校服,起碼方便許多。
本文編輯:阿羊
(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