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律師何許人也?
《重生》中津港市的知名律師,行業精英。因為他的合伙人劉浩天律師被殺,所以我們有緣跟著警察目睹一段精緻利己主義者的人生故事。
」你們有共同的仇人嗎?」路銘嘉警官問。
薛大律師端著一杯紅酒,不無自得的答道:「他沒有,我更沒有,我身邊的都是朋友,包括您。」
可惜的是,他不懂朋友的真意。
真正的朋友,只有相互關心的真誠,沒有相互利用的苟且。
薛律師沒有這種朋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自以為最好的朋友,發小老高,想要他的命。雖然沒成功。
當他了解到案件的真相,被老高的怒罵噴醒時,他所有的精緻都被無情的現實敲碎。從西關刑偵支隊的審訊室走出,他顯得異常脆弱與可憐。
望著他孑然獨行的背影,我想到那些同他一樣的人,一個在當今社會具有特定身份標識的群體。
身份標籤
精緻利己主義者的顯著身份標籤是什麼?
受過高等教育;
智力發達;
事業成功;
物質生活富裕;
精於算計;
極端自私自利;
沒有知心朋友;
精神頹廢;
……
也許,還有很多。
路銘嘉警官毫不留情的撕破了他虛偽的精緻,對他怒懟,」每天跟你聯繫的不是法官,就是客戶,再有就是一群狐朋狗友,有一個人真正關心你的生死嗎?那個小女孩還有一條狗惦記,你連一條狗都沒有。」
薛大律師無語……
他被擊中了要害。
當黑夜降臨,除了買醉與女人,他那顆不安,寂寞,那顆自私自利的心,沒有人撫慰。
人前光鮮亮麗、裝逼風光,人後煩惱重重、落寞孤寂,這就是所謂的成功人生嗎?
看看周邊,這樣的人鞠為茂草。
還記得幾天前拒絕隔離,不戴口罩,在小區跑步的回京澳籍女子梁某嗎?
被拜耳公司辭退後,她被北京警方註銷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境!
還有河南的那位郭某鵬,他去義大利看球,輾轉4個國家,歸國後,不僅不按章程進行隔離,還故意隱瞞其出境史,並於歸國後第二天正常上班,以至於將無數人暴露於未知的危險之中……
他被舉國人民唾棄。
這樣的嘴臉,沒有人歡喜。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世界正在懲罰他們。
背鍋俠
在《論教育》一文中,愛因斯坦發問:教育是要培養「一隻受過很好訓練的狗」,還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您會選擇怎麼回答?
在我看,理想是後者,現實卻是前者。
我們當前所推行的教育,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和能力的訓練,忽視的是道德、思想、精神的培養。
無怪乎北大錢理群教授發出警告,」我們的教育,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我想,這裡說的教育不單單指的是學校教育。父母,家庭,老師,社會,哪一個能脫得了干係?
愛因斯坦說:「過分強調競爭制度,以及依據直接用途而過早專業化,會扼殺包括專門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些精神」。
當《重生》中身負三命的犯罪嫌疑人範凱,跪在母親婁頤面前,嘶吼:「你記得我的生日嗎?」
母親慚悔,悔恨,最終選擇用兒子手中的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悲劇,太讓人傷痛,希望不要重演。
活著的意義
一個大而嚴肅的話題。
個人無盡的攫取,過分強調所謂自由、所謂權利,無視他人的感受,無視社會的規矩,是否就是生命的意義?
如果那是的話,人類就太可憐了。
欲望的盡頭只有毀滅。
《五燈會元》中記載有一個故事:
白居易問鳥窠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
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我想,這便是人活著的意義。
無我,我們做不到。但適度的控制自我,換位思考,考慮他人,考慮社會,理智而富有同情,少作不作惡事,多行善事,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
有一天,如果有人問起:「朋友,你有嗎?」
你能即刻憶起幾位交心,關心你死活的兄弟。
恭喜你!薛律師與你已悄然遠離。
原創:巖上花開。chanlinying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