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2020-12-24 每日甘肅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榆中6萬多農戶

玻璃連棟溫室內春意盎然

寒冬時節,在甘肅康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玻璃連棟溫室裡,小油菜、奶油生菜、苦苣、香菜等各種水培菜長勢喜人,48歲的張紅玲穿梭其中,不時看看管道有無堵塞,偶爾摘掉一片黃葉。種了半輩子蔬菜,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直到來到康源,才發現菜農也可以不經風吹日曬,不用晴天土雨天泥。當天,室外滴水成冰,連棟溫室裡是20度的恆溫,5000平方米的面積,因為全部採用自動化,日常維護只需要兩個人。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5000平方米的玻璃溫室只需2名工作人員

集團連市場建基地帶農戶

在甘肅康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裡,十多位女工正在包裝各類蔬菜,辣椒、黃瓜、芹菜等經她們的手分揀、包裝、稱重後,將成為精品菜運送到各大超市,「走」上市民餐桌。32歲的李紅在這裡已工作2年多,每天6點起床送孩子上學後,便來到車間開始一天的工作,平均每天完成1000份菜品的包裝,一個月下來有4000多元的收入。「以前在餐廳打工每個月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現在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而且離家近,能照顧上孩子。」隨著收入增加,李紅和丈夫翻修了房子,並把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接送孩子更方便。

在康源公司5000平方米的玻璃連棟溫室裡,一排排的綠色蔬菜讓冬天呈現出春天般的盎然生機。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過去在田間種植綠菜,從播種到採摘需要大量的人工,現在通過科學技術栽培、實時監控調試,只要兩個人就可實現水培菜批量種植。」記者注意到,在這些生長茂盛的蔬菜根部,每一排架子上每隔15釐米有一個約5釐米的小孔,水培菜的根部就栽在其中,架子下端連接管道。在溫室中央不足10平方米的機組是這座溫室的「智慧大腦」,工作人員對水質進行酸鹼度平衡調試後,通過管道每隔5—10分鐘自動澆一次水,約25天即可實現從種植到採摘,大大縮短了種植周期。現在,這種水培菜也被發展為陽臺菜園,被一些家庭引種,自給自足。

榆中縣蔬菜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滕輝介紹,近幾年榆中緊緊圍繞帶動農戶參與產業發展,大力推廣康源公司「集團連市場建基地帶農戶」的帶動產業發展模式,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蘭州高原夏菜榆中專供基地建設,輻射帶動清水驛、甘草店、高崖、龍泉等川東鄉鎮農戶種植高原夏菜,解決產銷矛盾,提高群眾收益,形成高原夏菜產業「穩中東擴」良好發展局勢。近年來已累計引進試驗新品種2600多個,成功培育暢銷蔬菜10多個種類、200多個品種,使全縣蔬菜良種率達99%以上。每年發展訂單種植2.5萬畝,協議銷售額達到4億元以上,銷往全國的60多個城市的80多個農產品批發市場。

扶貧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包裝蔬菜

全國「北菜南運」「西菜東調」主要基地

「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是甘肅省重要的蔬菜生產銷售大縣,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主要品種為菜花、散花菜、西蘭花、甘藍、筍子、芹菜、大白菜、娃娃菜、芥藍、胡蘿蔔、百合等30多個蔬菜品種。」榆中縣副縣長廖世忠介紹說,近年來,榆中縣緊緊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堅持「擴面增收、標準生產、品牌增效、保障質量」的基本思路,圍繞「好中優」「特中特」「獨一份」「錯峰頭」的特色產業發展要求,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強化蔬菜質量安全監管,積極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使榆中縣成為全國「北菜南運」「西菜東調」主要基地之一。2019年蔬菜種植面積達30.5萬畝,總產量64萬噸,實現產值11.8億元。2020年蔬菜種植面積達33萬畝,總產量75萬噸,預計實現產值14億元。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縣地方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和廣大農民致富增收的主渠道,發展勢頭良好,前景廣闊。

據統計,榆中現有蔬菜保鮮庫43家770間,總庫容量近13萬噸,總資產3億多元,在定遠鎮至蔣家營村4公裡內,就聚集了18家蔬菜保鮮庫,其中萬噸以上的有8家,形成了全省「北菜南運、西菜東調」最大的產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年外銷蔬菜130萬噸,其中銷售本縣蔬菜80多萬噸,銷售周邊地區蔬菜50多萬噸。90%的產品銷往廣州、深圳、福州、杭州、上海等東南沿海地區,10%的蔬菜產品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全縣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帶動了包裝、運輸、餐飲、勞務等相關產業的興起與發展,每年安排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2萬多人,這些產業年增加產值22億多元。

溫室裡的草莓長勢喜人

陽臺菜園

榆中農民四成收入來自蔬菜種植

「高原夏菜產業已成為我縣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每年高原夏菜收購、加工、冷藏、物流等服務業穩定帶動2.3萬人務工就業,創造收入4.6億元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榆中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魏小軍介紹說,為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榆中縣確定了「堅持不同區域不同產業方向,把產業發展推起來;堅持通過組建產業聯盟,把產業發展強起來;堅持通過建立質量興農雲平臺,把產品質量管起來;堅持按照『四有三能』標準培育龍頭企業,把貧困戶連起來;堅持建設產銷專供基地,把農產品銷售推出去」的產業發展思路,加快提升產業水平,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產業支持基礎和保障貧困戶持續增收致富。

為了整合企業資源,增強競爭力,實現與終端市場的直接對接,榆中組建成立了「蘭州高原夏菜產業集團公司」,註冊了「蘭州高原夏菜」商標,外銷蔬菜包裝統一打出了「蘭州高原夏菜」標識。積極打造特色「甘味」農產品,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01個,其中綠色食品105個,「榆中蓮花菜」「榆中菜花」「榆中大白菜」3個品種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先後成功創建了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範區、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範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全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高原夏菜已成為蘭州市的一張響亮城市名片。

未來榆中縣將圍繞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全力培育高原夏菜專業營銷團隊和建設網絡銷售平臺,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增加農民收入。緊盯南方市場夏季「伏旱期」葉類蔬菜生產空當,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葉類菜新特品種,確保種得好、銷得出、效益好。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蘭州高原夏菜榆中專供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全面推廣「集團連市場建基地帶農戶」等帶動發展模式,力爭兩年內增加蔬菜種植面積5萬畝,將榆中川東地區打造成為高原夏菜產業崛起新高地,持續助推全縣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蔚霞 李莉 文/圖

相關焦點

  • 康樂:高原夏菜脫貧成效顯著
    康樂:高原夏菜脫貧成效顯著  每日甘肅網12月8日訊(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馬曉春)近年來,康樂縣把發展高原夏菜作為產業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運用先進種植管理經驗,加大扶持力度,以點帶面鋪開,助力產業脫貧取得實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峽口鎮普濟寺村:種高原夏菜 走致富快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峽口鎮普濟寺村:種高原夏菜 走致富快道 2020-08-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玻璃溫室高效節能大棚,費縣巨龍山下的智慧「聚寶盆」
    初冬時節,費縣探沂鎮北王管疃村的高效農業扶貧基地內,新建的智慧網際網路+玻璃溫室高效節能鋼結構大棚在日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棚內運用最新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草莓長勢喜人,預計11月底完成授粉,年前上市。村民們感慨,高效農業蔬菜溫室大棚扶貧項目已成為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 新區萬畝苜蓿迎來頭茬收割 國企+村集體+農戶,特色農業開創「綠色...
    6月10日,蘭州新區秦川園區萬畝苜蓿迎來了頭茬收割,在秦川園區萬畝紫花苜蓿優質牧草基地的田間地頭,轟鳴的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一行行苜蓿齊刷刷倒下,畫出了一道道綠色的軌跡,此次收割的苜蓿將供應給新區的養殖企業。
  • 高效種植智能化溫室大棚如何實現高產?看這座透明玻璃溫建築
    那麼如今在在我們菜籃子工程當中高效種植業最為重要就是實現高效種植、不僅提高種植產量、品質、還要提高種植效率來提前應對農村老齡化帶來的影響。那麼今天由廣源溫室於工給大家分享高科技智能全玻璃溫室大棚。一、高效智能玻璃大棚建造簡介智能玻璃溫室大棚是由熱鍍鋅輕鋼骨架材料經過螺栓組裝起來的支撐結構,覆蓋面用鋁型材將玻璃固定起來的透明建築物。該玻璃大棚在前期設計的時候需要根據地區氣候參數以及種植作為對於環境的要求設計尺寸以及配套的系統的多少。
  • 濰坊玉泉窪:蔬菜種植立體化 一年收穫16茬
    「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加上一年種植16茬,畝均產值就能達100萬元。」劉向東介紹,這個智慧工廠佔地1.33公頃,採用10層立體種植,相當於將種植面積擴大至13.33公頃,可容納20萬盆有機蔬菜,還配備了自動噴淋系統和補光系統。
  • ...溫室菜」,還有「夏秋菜冬吃」丨冰城人菜籃子豐盛到不知吃啥...
    夏天的黃金勾、架豆角,在早市每斤7元錢,雖然是速凍菜,但燉排骨土豆跟鮮豆角不差味兒。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哈爾濱今冬明春地產菜自給率提高到60%以上,不僅有35萬噸窖儲菜,還有夏秋菜冷凍後冬季上市。蔬菜溫室一年四季生產有機蔬菜,春夏秋季可生產果菜、葉菜共計43個品種;冬季以葉菜為主,可生產30多個品種。全年蔬菜總產量可達20萬公斤。冬季持續供應的30多個種的葉菜有:小白菜、生菜、香菜、菠菜、油菜、芥藍、菜心、苦苣、茼蒿等,另外,甘藍、西蘭花、松花菜、娃娃菜等也在接力。
  • 煙臺溫室蔬菜大棚多少一平方、香菇種植大棚
    煙臺溫室蔬菜大棚多少一平方、香菇種植大棚如何進行蔬菜大棚建設?這是很多農戶所關心的問題。其實,關於蔬菜溫室大棚建設比較簡單,但是在很多細節上,很多農戶會忽略,比如說農戶們應該要仔細考慮的光照系統建設。
  • 寧縣抓瓜菜產業助推精準扶貧
    2018至2020年,我縣以發展壯大瓜菜產業為抓手,紮實推進瓜菜、糧油等特色產業助推精準扶貧工作。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瓜菜產業培育計劃,制定印發了2018、2019、2020年全縣瓜菜產業開發實施方案,重點以下工作:一是開展集約化育苗。
  • 韶關香菇種植大棚建設、建溫室大棚造價
    韶關香菇種植大棚建設、建溫室大棚造價行雜交制種。只要掌握制種技術,如辣椒一代早豐1號,每畝產量可達公斤。秋茬仍按常規進行,以番茄、辣椒為多。這種茬口安排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能為大面積蔬菜田培育壯苗。以制留種為主的茬口類型。由冬春制留種,夏季育苗和秋延後栽培三茬組成。
  • 北方冬季嚴寒地區溫室大棚種植解決方案
    寒冷可以說是這些植物的「天敵」,不過人類開發出了溫室大棚,讓我們得以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花卉以及各式各樣的蔬菜而傳統的大棚蔬菜種植供暖系統主要以熱風爐、採暖爐等設備,採用燃燒煤、秸稈等來進行供暖。這種方式雖然也能夠滿足大棚蔬菜生長的溫度,但能耗高、汙染大、而且有火星竄出發生火災的危險,溫度也不能持續保持。
  • 艾草叢中尋致富路 藥材香裡找脫貧途 榆中縣通過藥材種植為農民...
    為解決黃蒿灣村一無集體經濟,二無支柱產業,三無發展動力的「三無」問題,幫扶單位蘭州日報社黨委和駐村工作隊牽線搭橋,為村裡引進了甘肅百草集團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百草集團)的「黃蒿灣萬畝高原艾草產業園」,填補了艾草產業西部空白。從2017年8月起籌建至2020年,通過3年的精細打磨,甘肅百草集團逐步完成了各項目主體建設。
  • 種植溫室大棚五常實體廠家產品的操作要求
    大棚建造如何降低溫室大棚的運營成本近幾年來,大棚建造蔬菜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培養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因此怎樣有效下降溫室大棚的運營本錢,也成為了一個人們十分關心的問題。若是在冬季使用,因為遮陽網的係數太大,若是突然間一場大雪落在外遮陽網上無法滑落,嚴重者棚體坍塌作物受損。
  • 漯河溫室大棚黑白薄膜什麼價格
    溫室大棚配件安裝要注意保溫性能,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溫室大棚配件骨架,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直接手段。漯河溫室大棚黑白薄膜什麼價格農業一直是我國的重要產業。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加快農業發展的步伐。農業大棚是我國農業中使用較多的產品。因為有些植物需要生長,我們需要使用這些EVA農用薄膜,但我們的許多朋友不知道這些農用薄膜。接下來,我們將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選擇這些EVA農膜,我希望大家在購買時能多注意一些知識。EVA是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酯,是一種樹脂。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九十六)古浪縣西靖鎮:溫室種蘑菇 多措促...
    >大棚負責人華傑春2012年從幹城鄉搬遷到感恩新村後,種了兩年大棚,積累了不少種植經驗。去年,西靖扶貧公司聘請他管理大棚。大概每天能採400斤左右,工人六到八個,我們的蘑菇重點銷往蘭州,每天是早上採摘下午收走」。
  • 溫州溫室玻璃大棚廠家產品操控的溼度和光照方法
    溫州溫室玻璃大棚廠家產品操控的溼度和光照方法   溫州溫室玻璃大棚廠家產品操控的溼度和光照方法    花房用保溫材料覆蓋,防止夜間熱量散失。所以選擇名企來建,不僅成本合理,質量也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