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100檔共創IP欄目、700位知識官入駐 騰訊新聞與內容創作者共同成長
2020年8月5日,騰訊新聞舉辦「仲夏夜之聲——騰訊新聞與內容創作者共話LIVE」,並發布其上半年內容生態建設成果。騰訊新聞累計為內容創作者提供170億激勵流量,投稿的內容創作者達到3.3萬位,共收到投稿近93萬篇;並引入700位知識官,創作11萬條知識內容。此外,在與內容創作者的內容共創中,共誕生了100檔共建IP欄目。
同時,騰訊新聞還發布「較真合伙人計劃」「知識官升級計劃」和「哈勃計劃」,意在助力不同類型的內容創作者持續產出優質內容,與內容創作者共建生態、共創美好。騰訊新聞內容生態負責人龍兵華表示,除了流量和現金的雙重助力,在內容、品牌和培訓上,騰訊新聞也將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多維度的激勵方式,與內容創作者共同成長。
流量激勵與內容共創 騰訊新聞公布內容生態成績單
2020年初,騰訊新聞發布TOP計劃、繁星計劃、知識官計劃,並始終堅持知識性內容創作,激勵新銳和潛力作者,對優秀的成熟作者表達持續性的致敬。
騰訊新聞希望成為內容創作者與用戶、業界資源之間的連接器。在提供流量激勵和權益激勵外,騰訊新聞依託用戶消費數據打造選題協同機制,提供熱點預警、內容策劃和獨家信源接洽,共創優質內容。此外,芒種訓練營還為全體內容創作者開放350門精品內容行業課程,共建成長路徑。
騰訊新聞內容生態負責人龍兵華發布上半年數據
截至目前,騰訊新聞內容創作者激勵計劃共收到近93萬篇投稿,共建了100檔IP欄目。其中,《硬核內參》《娛樂浮世繪》等4檔IP欄目流量超2億,《最前線》《緊急呼叫》等8檔IP欄目流量超1億,流量超1000萬的共建IP欄目達到74檔。
這些欄目不僅對公共事件進行全面詳細的追蹤呈現,還在瑞幸造假、美股熔斷等熱點事件中給用戶帶來有價值的深度內容。同時也在娛樂、文化、時尚等品類給用戶帶來高審美的愉悅感內容,助力用戶打開眼界。
龍兵華表示,面對世界不確定性的挑戰,騰訊新聞將與內容創作者一起,幫助用戶認知變化的世界,聆聽更全面的聲音。
三大激勵升級計劃 賦能內容創作者成長
為了擁抱每一位內容合作夥伴,共建一個生機盎然的健康內容生態,騰訊新聞在下半年升級推出「較真合伙人計劃」「知識官升級計劃」和「哈勃計劃」。
2020年內容創作者激勵計劃升級
其中,「較真合伙人計劃」是騰訊新聞面向事實查證類、闢謠科普類內容創作者的激勵計劃,尋找較真合伙人,打擊虛假信息,破除偽常識、偽養生、偽科學,為用戶提供科學、實用、嚴謹、易懂的真知,助力網絡內容生態的健康清朗。
針對「知識官升級計劃」,騰訊新聞將在160個學科領域尋找1000位具有真知灼見或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圍繞熱點話題,提供有趣有用、打開眼界的知識內容,以及熱點學科選題定製;視頻創作輔導;專屬知識經紀人和百萬粉絲包追隨支持,共同營造理性的分享氛圍。
而「哈勃計劃」則是騰訊新聞針對獨家深度內容推出的激勵計劃,旨在鼓勵內容創作者為用戶提供具備獨特價值的優質內容。在內容題材方面,平臺關注大眾感知度高、具有積極社會影響的熱點話題或熱點事件。平臺將提供專項內容採買、稀缺性高推薦位曝光推薦、線上一對一VIP溝通對接、線下定製化會議等多維方式,放大深度內容的影響力。
協同合作 騰訊新聞與內容創作者共創美好
此次活動,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神經生物學家王立銘,新京報編委、貝殼財經負責人蘇曼麗,騰訊新聞繁星計劃作者、資深娛評人肥羅大電影,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騰訊新聞較真平臺專家施琳玲,體育動作模仿達人、騰訊體育優質創作者陳挑戰分享了他們關於內容創作的心得,以及與騰訊新聞的內容共創案例。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神經生物學家王立銘
談及與內容創作者共同成長,王立銘認為,真正的硬核知識是有門檻的,走近真正的科學,並不符合人性對快樂的追求。一個以大眾化高流量著稱的平臺,願意給硬核的科學內容留出資源,是他選擇騰訊新聞的原因。
體育動作模仿達人、騰訊體育優質創作者陳挑戰
模仿帝陳挑戰對與內容平臺合作的經驗則是,流量固然重要,但其更看重的是平臺的歸屬感。從2020年4月入駐到現在成為網絡紅人,騰訊體育運營人員在熱點把握、選題策劃、傳播推廣與用戶互動等方面都給予了信任和支持。
新京報編委、貝殼財經負責人蘇曼麗
關於內容共創合作,作為機構媒體代表,蘇曼麗認為,這兩年內容生產者的整體數量增加,但市場依然缺少好內容。為了解決好內容稀缺的問題,內熱行業的激勵機制和生態是需要改進的,需要對堅持做原創內容的主體,推行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價值認同。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騰訊新聞較真平臺專家施琳玲
作為專業機構代表,過去三年,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與騰訊新聞,對較真精神有著共同的堅守。健康關乎人本,健康衛生信息的闢謠與科普尤為重要。通過專業智慧與專業平臺的聯合,雙方積極回應社會對健康的關切,打擊網絡謠言,更高效地傳遞科學聲音。
騰訊新聞繁星計劃作者、資深娛評人肥羅大電影
作為圈內自媒體,肥羅大電影認為,平臺和創作者之間最好的合作模式,是平臺既不束縛自媒體作者的創作自由,又在選題創作上融入平臺經驗,同時發揮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讓優質內容被讀者看到。未來,希望更多內容創作者的價值得到挖掘。
2020年8月5日,騰訊新聞舉辦「仲夏夜之聲——騰訊新聞與內容創作者共話LIVE」,並發布其上半年內容生態建設成果。騰訊新聞累計為內容創作者提供170億激勵流量,投稿的內容創作者達到3.3萬位,共收到投稿近93萬篇;並引入700位知識官,創作11萬條知識內容。此外,在與內容創作者的內容共創中,共誕生了100檔共建IP欄目。
同時,騰訊新聞還發布「較真合伙人計劃」「知識官升級計劃」和「哈勃計劃」,意在助力不同類型的內容創作者持續產出優質內容,與內容創作者共建生態、共創美好。騰訊新聞內容生態負責人龍兵華表示,除了流量和現金的雙重助力,在內容、品牌和培訓上,騰訊新聞也將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多維度的激勵方式,與內容創作者共同成長。
流量激勵與內容共創 騰訊新聞公布內容生態成績單
2020年初,騰訊新聞發布TOP計劃、繁星計劃、知識官計劃,並始終堅持知識性內容創作,激勵新銳和潛力作者,對優秀的成熟作者表達持續性的致敬。
騰訊新聞希望成為內容創作者與用戶、業界資源之間的連接器。在提供流量激勵和權益激勵外,騰訊新聞依託用戶消費數據打造選題協同機制,提供熱點預警、內容策劃和獨家信源接洽,共創優質內容。此外,芒種訓練營還為全體內容創作者開放350門精品內容行業課程,共建成長路徑。
騰訊新聞內容生態負責人龍兵華發布上半年數據
截至目前,騰訊新聞內容創作者激勵計劃共收到近93萬篇投稿,共建了100檔IP欄目。其中,《硬核內參》《娛樂浮世繪》等4檔IP欄目流量超2億,《最前線》《緊急呼叫》等8檔IP欄目流量超1億,流量超1000萬的共建IP欄目達到74檔。
這些欄目不僅對公共事件進行全面詳細的追蹤呈現,還在瑞幸造假、美股熔斷等熱點事件中給用戶帶來有價值的深度內容。同時也在娛樂、文化、時尚等品類給用戶帶來高審美的愉悅感內容,助力用戶打開眼界。
龍兵華表示,面對世界不確定性的挑戰,騰訊新聞將與內容創作者一起,幫助用戶認知變化的世界,聆聽更全面的聲音。
三大激勵升級計劃 賦能內容創作者成長
為了擁抱每一位內容合作夥伴,共建一個生機盎然的健康內容生態,騰訊新聞在下半年升級推出「較真合伙人計劃」「知識官升級計劃」和「哈勃計劃」。
2020年內容創作者激勵計劃升級
其中,「較真合伙人計劃」是騰訊新聞面向事實查證類、闢謠科普類內容創作者的激勵計劃,尋找較真合伙人,打擊虛假信息,破除偽常識、偽養生、偽科學,為用戶提供科學、實用、嚴謹、易懂的真知,助力網絡內容生態的健康清朗。
針對「知識官升級計劃」,騰訊新聞將在160個學科領域尋找1000位具有真知灼見或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圍繞熱點話題,提供有趣有用、打開眼界的知識內容,以及熱點學科選題定製;視頻創作輔導;專屬知識經紀人和百萬粉絲包追隨支持,共同營造理性的分享氛圍。
而「哈勃計劃」則是騰訊新聞針對獨家深度內容推出的激勵計劃,旨在鼓勵內容創作者為用戶提供具備獨特價值的優質內容。在內容題材方面,平臺關注大眾感知度高、具有積極社會影響的熱點話題或熱點事件。平臺將提供專項內容採買、稀缺性高推薦位曝光推薦、線上一對一VIP溝通對接、線下定製化會議等多維方式,放大深度內容的影響力。
協同合作 騰訊新聞與內容創作者共創美好
此次活動,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神經生物學家王立銘,新京報編委、貝殼財經負責人蘇曼麗,騰訊新聞繁星計劃作者、資深娛評人肥羅大電影,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騰訊新聞較真平臺專家施琳玲,體育動作模仿達人、騰訊體育優質創作者陳挑戰分享了他們關於內容創作的心得,以及與騰訊新聞的內容共創案例。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神經生物學家王立銘
談及與內容創作者共同成長,王立銘認為,真正的硬核知識是有門檻的,走近真正的科學,並不符合人性對快樂的追求。一個以大眾化高流量著稱的平臺,願意給硬核的科學內容留出資源,是他選擇騰訊新聞的原因。
體育動作模仿達人、騰訊體育優質創作者陳挑戰
模仿帝陳挑戰對與內容平臺合作的經驗則是,流量固然重要,但其更看重的是平臺的歸屬感。從2020年4月入駐到現在成為網絡紅人,騰訊體育運營人員在熱點把握、選題策劃、傳播推廣與用戶互動等方面都給予了信任和支持。
新京報編委、貝殼財經負責人蘇曼麗
關於內容共創合作,作為機構媒體代表,蘇曼麗認為,這兩年內容生產者的整體數量增加,但市場依然缺少好內容。為了解決好內容稀缺的問題,內熱行業的激勵機制和生態是需要改進的,需要對堅持做原創內容的主體,推行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價值認同。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騰訊新聞較真平臺專家施琳玲
作為專業機構代表,過去三年,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與騰訊新聞,對較真精神有著共同的堅守。健康關乎人本,健康衛生信息的闢謠與科普尤為重要。通過專業智慧與專業平臺的聯合,雙方積極回應社會對健康的關切,打擊網絡謠言,更高效地傳遞科學聲音。
騰訊新聞繁星計劃作者、資深娛評人肥羅大電影
作為圈內自媒體,肥羅大電影認為,平臺和創作者之間最好的合作模式,是平臺既不束縛自媒體作者的創作自由,又在選題創作上融入平臺經驗,同時發揮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讓優質內容被讀者看到。未來,希望更多內容創作者的價值得到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