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的對美方針比安倍有所保留。
▲圖片來自東京新聞。
文 |徐立凡
日本第203屆臨時國會於10月26日召開,新任首相菅義偉發表了就任後的首次施政演說。
這是自2013年安倍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日本新首相第一次發表施政演說。
菅義偉的施政演說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溫室氣體排放、東京奧運會等多項內政,但對外界來說,更值得關注的是外交政策的部分。
不出意外,菅義偉在演講中強調了日美同盟是「外交和安保的基軸」、「力爭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表明了將繼承安倍2016年提出的「印太戰略」的態度。
但細心的人可以發現,菅義偉同時闡述了日中、日俄、日韓等周邊關係的重要性,把日本的周邊關係放到了與印太戰略同等重要的位置。仔細看下來,「菅外交」與「安倍外交」的差別實在是不少。
菅義偉的外交政策與安倍有差別
菅義偉從宣布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以來,就不停地宣告將全面繼承安倍的方針政策,他也因此得到了自民黨細田派、麻生派、竹下派、二階派等多數派系的支持,成功上位。
但從菅義偉走上前臺後的一些表現來看,他固然打算延續安倍以日美同盟為主軸、發展印太戰略的主要外交政策,但顯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上臺才一個月,菅義偉就強調日本需要自主生產下一代隱形戰鬥機。
據日本媒體報導,菅義偉希望日本在2035年引進這種新一代戰鬥機。為此,日本要耗費1.2萬億美元。而一旦研製成功,日本將更換大量美國F-16戰機。
又如,在首次施政演說中,菅義偉把「實現綠色社會」作為經濟增長戰略的支柱,提出了日本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時間表。
他呼籲把氣候變暖的對策,作為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契機。
這與川普政府不相信氣候變暖的政策南轅北轍,倒是更接近民主黨的氣候政策。
對於日韓關係,菅義偉與安倍的看法也不一樣。
安倍在今年初的施政演說中,把韓國視為「原本擁有共同基本價值觀和戰略利益的最重要鄰國」,以圖強調意識形態的接近來緩和日韓關係。
但菅義偉對日韓關係的表述只是「極其重要的鄰國」。
9月25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線上參加聯合國大會,並發表演講稱:日本「下定決心」在明年舉辦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以此證明人類已經戰勝了疫情。這是菅義偉就任首相後,首次發表國際性講話。3月,國際奧委會宣布受疫情影響,推遲東京奧運會至2021年舉行。醫學專家警告若疫情未受控,這一大型國際賽事仍難舉辦。民調也顯示大多數日本民眾認為應進一步推遲或取消。
▲菅義偉:日本下定決心明年辦奧運 保證賽事安全可靠。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穩定中日關係重在兩個平臺
或許就是因為在繼續強調親美方針的同時有所保留,所以菅義偉的施政演說把周邊關係放到與印太戰略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對於中日關係,菅義偉的說法是「中日兩國之間的穩定關係至關重要,希望就共同課題開展合作。」這是菅義偉近來第三次在正式場合談及中日關係。
第一次是在擔任日本首相後的首場記者會上,菅義偉表示「要與中俄等鄰近國家構建安定的關係」;第二次是與中方領導人通電話時,菅義偉表示「日方高度重視中國,把日中關係視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他在通話中表示,要確保年內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RCEP籤約進程曾因為印度質疑而一度停滯。
在這裡,菅義偉已經顯示了對印太戰略中的印度的某種靈活態度;菅義偉還表示,將加快推動日中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由此看來,RCEP和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是菅義偉穩定中日關係的兩個重要平臺。
順便說一句,菅義偉上臺後,與多國領導人通了電話。
菅義偉通話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不是川普,他與川普的通話時間也只有25分鐘,在多圈與外國領導人的通話中,菅義偉與其算是通話時間較短的。
通話中,菅義偉除了強調日美同盟是基石外,也向川普通報了將發展對華關係的意思。
10月7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英語水平遭執政黨議員「吐槽」。4天前菅義偉發布英文推特,向新冠檢測呈陽性的川普表達問候。他在推特文中表示,自己得知川普夫婦檢測呈陽性時,「深感擔憂」,並使用了英語中的過去時態。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在會議上相繼對首相的英語進行批評,有議員表示,現在就不擔憂了嗎?還有人稱首相的推特像使用了自動翻譯功能。
▲菅義偉發英語推特問候川普 執政黨吐槽:像用了翻譯機。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菅外交」走到哪一步還需時間觀察
總的看下來,「菅外交」與「安倍外交」的差別是,雖然都強調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也強調印太戰略,但菅義偉的對美方針比安倍有所保留。
對於日本周邊重要國家,「菅外交」更加重視平衡。
那麼,「菅外交」為什麼和上一任有這些差別呢?
大致說來有兩點。
一方面,菅義偉有更多日本傳統保守派的思維。
在日本傳統保守派看來,日美同盟雖然重要,但美國也是日本崛起的最大障礙,日本需要想法爭取到更多自主性。當然,也不排除有為美國大選後的日美關係預留空間的因素。
另一方面,與安倍相比,菅義偉在日本政壇的根基要淺得多,沒有世家支持。如果要坐穩首相的位置,菅義偉必須讓明年的東京奧運會轉化為自己的政治資本。
這也是菅義偉在施政演講中表示,東京奧運會「決心要辦」的原因。
本來,原本今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是安倍想留下的政治資產,現在機會給了菅義偉。
而菅義偉要辦好奧運會,就不能只圍著美國、印太戰略轉,而必須和周邊國家建立好關係。
就在菅義偉演講的同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埃斯珀雙雙訪問印度,參加第三次美印「2+2」部長級戰略對話會。
連日來,美國、印度兩國頻頻放出高調,把美印走近描繪為印太戰略即將成型的標誌。
在這種情況下,安倍的繼承人卻沒有突出安倍發明的「印太戰略」,而是強調穩定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不知道讓鼓吹印太戰略的人,將做何想?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陳靜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