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IT之家眾測第四期作品。稿件內容、照片均為眾測作者原創。
筆者作為多年的IT愛好者和手環重度用戶,見證了智能手環從運動輔助設備到功能豐富的智能設備的進化。這次我有幸成為小米手環4 NFC版眾測活動的成員。以下是我對手環日常使用的體驗和測試,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外觀(外形、顯示屏)
小米手環4的包裝盒內有手環一隻,說明書一份,充電座一個。在包裝盒的右下角和底部的小字中有「NFC」字樣,以和普通版作區分。
▲小米手環4 NFC版包裝
筆者拿到的小米手環4 NFC版是黑色款。柔韌的黑色腕帶配合黑色的2.5D強化玻璃面板,有非常強烈的整體感,但在強光照射下可明顯看到顯示屏區域。手環的背面有一個膠囊形狀的光電式心率傳感器和兩個充電觸點,此外還有一個小洞,筆者個人猜想應該是NFC版獨有的用於和小愛同學對話的麥克風。
▲小米手環4 NFC版
關於顯示屏,小米手環4搭載了一塊0.95英寸的AMOLED全彩顯示屏,屏幕解析度120*240,相比小米手環3有極大的提高。在正常使用距離下,屏幕顯示還是比較細膩的;顯示屏的亮度滿足在室內和陰天戶外無障礙使用,而在晴朗的戶外則有一些可視性的障礙(如下圖右)。在夜間還通過設置夜間模式可以讓手環亮度降低防止刺眼。
▲屏幕顯示效果
顯示屏下方有一個類似home鍵的虛擬按鈕,可以從任何界面回到錶盤主屏。顯示屏支持全屏觸屏,支持單指點按和滑動操作,但是如果手環處在息屏狀態下就只能通過home鍵點亮屏幕,這是美中不足的一點。不過手環的抬腕亮屏功能稍稍彌補了一些。
小米手環4支持更換錶盤。小米運動APP預置了65個不同的錶盤,其中不乏守望先鋒、羅小黑、阿狸等IP形象。不過筆者認為內置錶盤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期待未來可以有自定義壁紙功能,就像和米家合作的黑加手環一樣。
▲錶盤選擇界面
生物監測功能(心率監測、睡眠監測、步數統計、運動記錄)
自打智能手環一問世,生物監測就是其主打功能。APP首頁顯示了筆者最關心的三個生物監測功能:步數統計、心率檢測和睡眠監測功能(如下圖)。筆者還將小米手環4和之前使用的另一款手環對比,其測量結果大致相同,此過程不再詳細說明。
▲APP界面
關於心率監控,可在APP內設置監控頻率和監控模式(如下圖左)。在「今日心率」頁面可以滑動查看任意時間點的心率測量結果,以及心率狀態的統計。
▲心率監測
睡眠監測功能主要統計夜間睡眠的深睡、淺睡和清醒時長,並可以和所有用戶進行對比。
▲睡眠監測
手環和小米運動APP還可以對多種運動進行記錄。比如在手環上進入跑步模式,手環就會自動調用APP進行定位和語音播報,手環上也會實時顯示時間、距離、配速信息。
▲運動記錄
關於運動數據的共享,經筆者測試,小米運動APP的健康數據可以同步到支付寶、微信、QQ和蘋果健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米運動和蘋果健康的同步功能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下圖左所示,睡眠數據會在蘋果健康內反覆寫入;下圖右是蘋果健康的心率測量數據,筆者發現小米運動並不能將自動監測的心率數據同步到蘋果健康,但在手環上手動測量的心率卻可以同步。也期待小米運動APP會對這些功能進行適配。
▲蘋果健康界面
通知與控制功能(通知、音樂控制、小愛同學)
筆者使用的手機是iPhone 8,系統為iOS 12.3.1,手環的通知和控制功能都可以完美使用。
手環可以自定義震動策略,可以給電話、簡訊、鬧鐘等設置不同的震動以感知區分。手環可以接收並顯示來自所有APP的通知。通知字體較粗,易讀性較高。(下圖左)。如果有電話呼入,屏幕上還會顯示額外的掛斷按鈕。
主屏幕向右滑兩下是音樂控制界面(下圖右)。雖然屏幕只有0.95英寸,但卻有歌名顯示、播放/暫停、切歌、音量調整功能,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在使用時該界面對觸控的優化也很好,基本不會出現誤觸和無響應的情況。經測試,音樂控制支持Apple Music、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酷我音樂和咪咕音樂,其它音樂APP未測試。
▲天氣、音樂控制
小米手環4代的一個重磅功能就是小愛同學的入駐。在主屏往右滑動就可以召喚出小愛。該功能是通過手環上的麥克風和藍牙將語音指令傳送到手機,再將反饋信息傳回手環,由於手環沒有揚聲器,所以小愛的反饋會以文字的形式顯示在屏幕上。
受制於系統和硬體,手環上的小愛同學遠沒有手機和音響上強大。筆者測試了諸如「小愛同學你好」,「今天天氣怎麼樣」,「明早八點叫我起床」等基本指令,小愛同學都可以及時給出正確反饋。但當我說「步行去地鐵站」「導航回家」明顯超出她能力範圍的指令時,小愛同學就幫我搜索了地鐵站的英文單詞和薩克斯名曲《回家》。
關於語音識別的靈敏度和準確性,筆者測試發現在辦公室、大街上這些相對安靜的環境下小愛同學的識別率很高,但在人聲嘈雜的食堂就不行了。
▲小愛同學手環版
NFC與支付功能(公交卡、支付寶、離腕鎖屏)
小米手環4的NFC功能是我想要它的重要原因(都怪蘋果至今不支持交聯卡)。
NFC版支持的公交卡列表如下圖。每個手環建議開通不超過四張公交卡,其中互聯互通卡最多一張。且公交卡是和手環綁定的,而不是和小米帳號綁定。所以換新手環、手環送人就意味著要重新開卡了。
▲交通卡支持
手環刷卡的響應速度很快,息屏刷卡基本都在1秒鐘內完成,刷卡完成後手環會有震動反饋,可以看下面的動圖感受下。而且它的靈敏度很高,連筆者每次走過圖書館的NFC報警器都會觸發手環。
▲刷手環過閘機
手環的門禁卡功能僅支持工作頻率為13.56MHz的未加密、無支付功能的門卡,很遺憾筆者沒有這種門卡所以無法測試。
支付寶離線支付功能也是我期待的功能之一。手環離線支付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零花錢模式(下圖左),需要在手環內預先存入零花錢,付款時從零花錢裡扣;另一種是直接綁定(下圖右),直接按照支付寶付款順序扣款。筆者在此選擇的是第二種方式。
▲支付寶支付方式
在主屏界面往左滑就是付款碼界面,輕觸屏幕可在二維碼、條形碼之間切換。在付款碼界面,手環會自動切換到最大亮度以便掃描。筆者在幾個地方嘗試付款發現,用二維碼付款的成功率較高,而條形碼卻經常無響應。筆者猜想是因為條形碼的線條密度太大、屏幕又太小導致掃碼槍很難識別,而二維碼就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在不能識別二維碼的超市裡就只能老老實實的掏出手機了。
▲支付寶付款碼界面
針對安全性,手環還有離腕鎖屏功能。當手環摘下後會自動鎖定,需要四位密碼才能打開。鎖定狀態下只能看到錶盤和通知以及刷公交卡,無法進行其他主動操作。輸錯密碼5次會提示恢復出廠或在手機上修改密碼,但筆者發現,退出提示界面可以繼續嘗試密碼。因此離腕鎖定的安全性還需提高。
▲解鎖界面
充電與續航
小米手環4的充電觸點裸露在背面,但依然需要將米粒拆下來充電。米粒在腕帶上卡的非常緊,拆下來十分費勁,所以應該不存在米粒丟失的問題。4代的充電座變成了一個小盒子,需要把米粒塞進去充電。
▲充電方式
續航一直都是小米手環的優勢。筆者拿到這隻小米手環4 NFC版時電量為24%,使用5V1A的充電頭充滿時長為66分鐘,充電速度均勻。充滿之後筆者才開始幾天的使用、測試。使用時間與剩餘電量關係如下表。
在筆者使用的約3天半的時間裡手環消耗了25%電量,需要注意的是,前文所述的心率檢測模式中,筆者設置的是最耗電的模式,且所有功能(通知、公交卡等)全部開啟。以此來看,如果耗電速度均勻的話,小米手環4的續航水平依然很強勁,使用10天以上基本不成問題。
總結
智能手環這一類設備已經逐漸從只能計步和通知的輔助設備進化成了越來越接近智能終端的設備,不少手機功能都被添加在了手環裡。小米手環一直走在智能手環領域的前列,每一代的進步都有目共睹。雖然目前還有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再加上小米一貫後期軟體維護的高水準,小米手環4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相關閱讀:
【IT之家眾測作品】體驗出色的智能手環:小米手環4 NFC眾測報告:點擊查看
【IT之家眾測作品】小米手環4 NFC版體驗:手環是有極限的: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