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籃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謠言。NBA作為一個幾十年的大江湖,自然更是少不了謠言的存在,有些謠言不攻自破,但是有些謠言至今仍被很多人堅信不疑,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各位一起盤點NBA歷史上讓你信以為真的10大謠言。
第十位:張伯倫睡過20000個女人
首先先說一下,這句話確實是張大帥說的。他在他的自傳《俯瞰》中稱,自己曾經和兩萬個女人上過床!這個數字小編看到後十分吃驚,但是用數學算一算的話:張伯倫活了63歲,如果大帥從10歲開始的話,53x365=19345天,平每天天要和1.03個女人巫山雲雨,小編讀書少不要騙我!
隨後,帶著懷疑的態度,小編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張大帥在自傳出版後就被媒體質疑過這件事,而張伯倫當時是這麼說的:你們都對兩萬個女人這件事感到吃驚,就像那次單場100分一樣不可思議,其實我只不過隨便用個數字嚇嚇你們罷了。我以為這個數字如此荒謬,你們都不會相信,但結果所有人都相信我有這樣的經歷。我說兩萬個女人只想說明性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籃球對我來說很重要一樣,而事實上我真正發生關係的女人大概有2000個吧」。也就是說張伯倫女人有兩千人,不過這個數字也挺嚇人的!
第九位:加內特可以摸到籃板上沿
加內特能夠摸到籃板上沿這個事情一直被傳的神乎其神,甚至還有更誇張的說法:「加內特可以連續十次起跳拿下籃板上沿上面的硬幣」。在小編剛上高中的時候被傳的尤其厲害,那時候只能摸到籃板下沿的小編,為此每天以加內特為榜樣,每天瘋狂的摸籃板下沿來聯繫彈跳,以至於學校的籃板下沿都被小編摸的掉漆,但是仍舊沒能把彈跳練出來。
直到很後來才看到有報導,加內特自己也曾闢謠過,自己的垂直起跳高度是90cm,並且從未觸及過籃板上沿。而結合加內特的身高與臂展,他需要有130cm的彈跳才可能做到這一點,這顯示差距還是有點多的。
第八位:科比逼走奧尼爾
2004年,當時聯盟第一中鋒,湖人隊內的功勳球員「大鯊魚」奧尼爾被送走,選擇了更加年輕的科比作為球隊培養的對象。當時一度盛傳年輕氣盛的科比強行逼球隊管理層在自己和奧尼爾之間二選一,最終導致湖人送走奧尼爾。
但是其實不然,儘管當時OK組合的矛盾人盡皆知,奧尼爾的出走也不能說跟科比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這裡面的罪魁禍首還是湖人的管理層,他們並不想為已經32歲的奧尼爾再提供一份頂薪合同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奧尼爾在退役後接受採訪時也說過,自己當時與科比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媒體傳出的那般嚴重,科比也算是在當年替湖人管理層背了一口「大黑鍋」。
第七位:詹姆斯不敢投關鍵球
隨著歐文一句:"我從前的隊友並不比我更適合投關鍵球",再次把歐文的前隊友詹姆斯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也讓你們想起了一個在聯盟流傳多年的謠言——詹姆斯不敢投關鍵球。
相信很多「詹黑」最願意提及的一點就是,詹姆斯不敢去投關鍵球。從當年在熱火最後關頭傳球給哈斯勒姆,到上賽季總決賽最後關頭傳球給科沃爾,詹姆斯有些時候的選擇確實給人這樣的感覺。但數據證明,在比賽最後5秒內,有機會扳平或反超的關鍵投籃中,詹姆斯的命中率達到了36.4%,甚至要高過科比,他的關鍵時刻出手次數也遠遠超過聯盟的平均數據。也許詹姆斯使用相信籃球的基礎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選擇吧,當隊友出現空位,你就應該把球傳過去,雖然隊友一次次的辜負老詹。
第六位:艾弗森不訓練
2002年的5月8日,費城76人結束了失望的NBA賽季,在賽季告別發布會上,76人在季後賽首輪遭到凱爾特人淘汰,上一年還曾殺入總決賽的他們迎來了尷尬的結局。主帥拉裡布朗矛頭直指艾弗森,說他總是缺席訓練。於是媒體們在發布會上,將此事向艾弗森進行求證。
當時一位記者質疑艾弗森的訓練態度。AI在回答提問時狂飆22次「practice(訓練)」,怒懟記者!說話像RAP。
「我們在這裡談論什麼?」
「我們竟然在這裡談論訓練?」
「我們竟然不是在談論比賽本身?」
「你看過我打比賽嗎?我把每一場比賽都當作最後一場來打!」
「你們看到過我全力以赴,不是嗎?」
如此桀驁不馴,但這就是艾弗森!
艾弗森說:如果我不能訓練,我就是不能訓練。如果我受傷了,我就是受傷了。我的意思是,就這麼簡單。不是你們說的那樣。不是的。完全不是。你們知道我在說什麼嗎?我是說...但說的簡單。當我們說訓練的時候,很容易歸結成那樣。
就是這段採訪把艾弗森打上了不訓練的標籤。但用腦子想想也知道一名球員如果沒有努力的訓練是完全不可能取得殺入總決賽、拿下MVP、入選全明星、入選一陣等等一系列偉大成就的。而艾弗森在退役後談起自己當年的言論時也重申過,沒有訓練,自己不會達到如此的成就。
第五位:罰球不能跳
從小編開始打籃球的時候,就被告之罰球不能起跳,因為小編習慣跳投,不能起跳造成罰球命中率很低。對此小編選擇了苦練不起跳罰球,而並沒有質疑是否有這個規則。想想原因可能是,看球這麼多年了,幾乎很少能看到NBA球員在執行罰球的時候起跳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
那麼究竟罰球的時候到底能不能起跳呢?答案是,當然可以的。不過你要確保落地後,仍然在罰球線之後。
對於罰球的規則,NBA也有以下規定:
1.要在罰球線後半圓內就位。
2.籃球要在5秒鐘內投球離手。
3.在球觸及籃圈前不得觸及罰球線或罰球線前的地面,罰球區:是限制區加上以罰球線中點為圓心,以1.80米為半徑,向限制區所畫出的半圓區域。在限制區內的半圓要畫成虛線。
4.不得做假動作罰球。
5.當球正在飛向球籃的途中不得觸及球。
6.罰球中,當球與籃圈接觸時雙方任何球員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
7.在最後一次罰球之前的任一罰球中,只要球有機會進入球籃,他不得觸及球或球籃。 違反第三款為違例。
8.當然,也不能直接扣籃咯(這條是用來限制張伯倫的,當時的罰球情況與現在不一樣)
既然可以跳,那為什麼很少見到有人罰球起跳呢?因為完全沒有必要。職業運動員出色的身體素質和上肢力量讓他們能輕而易舉地完成罰球,不需要用起跳來帶動全身力量。並且相對於起跳投籃來說,站立定點投籃顯然重心更加穩定,也更容易把握髮力與穩定性。
第四位:庫裡、湯普森和格裡芬是白人
看著這三個哥們比咱們黃種人都白,你真的很難相信他們居然都是黑人,但是事實上他們就是黑人,只不過是不那麼黑的黑人。
第三位:納什不能扣籃
說到納什我們就能想到他那飄逸的長髮,看他打球非常賞心悅目。納什確實是靠腦子打球,在比賽中很少看到他強硬進攻的一面。納什也確實在NBA實戰中沒有扣過籃,所以外界就說盛傳他不能扣籃。
很多球迷也沒見過他扣籃,真的就信以為真了。其實納什能扣籃,年輕時單手扣籃還是很輕鬆的。只不過他不熱衷於轟炸籃筐,傳出各種寫意助攻才是他的強項。
第二位:喬丹滯空三秒
在NBA的歷史上,喬丹無疑是最偉大的球員,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除了「籃球之神」外還有一個「飛人」稱號,而這個稱號就來源於喬丹的彈跳力以及滯空能力,再配合喬丹自己的球技,讓他很輕鬆的就能在賽場上表演各種逆天拉杆上籃的精彩瞬間,而很多灌籃的畫面讓球迷都覺得喬丹似乎是在空中漫步,因此就有了喬丹能滯空三秒的謠言,而如今隨著人們見識的增長,也都知道這個滯空三秒是一個假的不能再假的消息,當時喬丹扣籃的時候,滯空時間也就0.92秒,這也苦了一些喬丹的球迷,畢竟他們相信這個消息已經十年了。
第一位:科比與凌晨四點的洛杉磯
」你見過4年的洛杉磯嗎「,被無數科密所信奉,小編作為一個資深科密,也多年來一直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我們喜歡科比,不僅僅是因為其華麗的球技,更重要的是喜歡科比的曼巴精神,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求勝精神,那種刻苦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奮鬥精神所打動。
所以在當時科比問別人:「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的時候,我們真的相信科比每天早上4點前往球場開始訓練的。不過後來科比的妻子公開表示:科比凌晨4點訓練只是偶然的行為。
確實,科比也沒說過自己每天都是凌晨4點訓練。但是我相信科比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曼巴精神卻已經留在我們心中,即使我已經知道了科比每天凌晨四點訓練是個謠言,但是我心底裡仍舊願意相信這個謠言依舊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