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網際網路不是很發達的年代,電影院、學校的附近隨處可見販賣盜版壓縮碟的攤位。其中,《奧特曼》從昭和到平成的全系列受到一眾小朋友及其家長朋友的歡迎。
但是當時的人哪知道「特攝」這個特殊的門類啊,也就導致了一些在國內知名度比奧特曼低,但是也是批皮套的特攝片合集,在盜版碟攤位上變成了各種「奧特曼」來出售。就我記憶中見過的就有「響鬼奧特曼」和「古加奧特曼」兩種……
小孩其實也不傻,雖然當時不知道這個其實是假面騎士,但是封面上的皮套和奧特曼的還是不太像的。更何況在下當年是橫掃書店裡所有盜版奧特曼圖鑑的博學者,因此只需一眼就看出這絕對不是奧特曼。但到底是什麼,心裡也沒有概念,時間久了,慢慢地就變成了一個童年的謎。
長大了以後,因為和奧特曼的緣分,進入了特攝的世界,才逐漸明白過來:原來小時候看到的那兩部「掛羊頭賣狗肉」的奧特曼,原來都是假面騎士,而且還都是平成比較早期的假面騎士——一部是《假面騎士響鬼》,一部是《假面騎士空我》,後者是假面騎士原作者石之森章太郎去世之後,第一次「重啟」假面騎士系列的平成第一作,更是斬獲了星雲賞這一「日本科幻界的雨果獎」的存在,《迪迦奧特曼》也同樣曾獲此殊榮。而「古加奧特曼」這一名稱的原始版本很可能是當時港臺的譯名「蒙面超人古迦」。不經意間,我碰見的原來是平成的老大哥……
小時候的緣分,總會續成一段段的奇緣。最近在一部部補平成的新十年假面騎士,中間插空看看舊十年。響鬼還沒有補到,暫時沒法評價,但《假面騎士空我》是完整補完了。
要說不愧是拿了星雲賞的作品,要問他和新十年商業味道濃重的作品有什麼本質的不同,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人文關懷」。
《假面騎士空我》播出於2000年,其講述故事的方式和拍攝手法都和昭和時代比較接近,樸實、寫實、不浮誇,實拍多特效少,氛圍嚴肅凝重。但又和昭和有著許多的不同,首當其衝的不同就在由小田切讓出演的主角五代雄介的身上。和昭和前輩不同,五代並不是個「硬漢」,樂觀和善,喜歡小孩,有那麼點「草食系」的意思,雖然是假面騎士但是厭惡戰鬥,為了保護周圍的人又一次次不得不出手。平成的後輩們多半也都繼承了他身上這種「為了保護他人而出手」的精神。
《空我》的劇情是慢節奏的娓娓道來的日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溫情是它所講述的主題,但是拳拳到肉的打鬥卻又是截然不同的爽快。「平A藏大招」和「一擊必殺」這種快速結束戰鬥的集數,第一次登場的低空直升機拍攝,第二次變身的燒教堂,還有真正體現「騎士」的機車戰鬥戲在新十年都已經很罕見了。當然本人對《空我》最情有獨鐘的一點還不是以上這些,而是它的音樂和攝影,都體現出一種超古代戰士的空靈感。戰鬥的時候總覺得光充滿了整個空間,空我的主題音樂《戰士》也將劇中古代文獻裡「悽厲的戰士」這一點表現得十分飽滿。從藝術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一部很贊的劇。
某B站開團大師瓶皇在他的假面騎士入坑指南裡說過,雖然《空我》沒有什麼可以特別推薦給某一類人群的點,但只要是真心喜愛假面騎士的人,遲早會和這部平成神作相遇的……就這一點來說,我完全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