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彈誕生之日起,彈殼都是使用的銅。銅的好處是加工過程容易成型,弊端則是貴。銅成本高,且國內資源相對缺乏,成本上和資源運用上都不適合作為大量消耗的彈藥主要材料,畢竟是戰略物資。但是銅的延展性和動作流暢性好,材質上講適合作為彈頭彈殼材料。國內多用覆銅鋼或漆殼鋼代替,大致不影響使用但是確實沒銅好。
銅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潤滑材料,我們的子彈中覆銅鋼要比塗漆鋼好用,因為子彈外表面又銅,在槍膛惡劣的環境中可以改善鋼製彈殼抽殼性能。銅子彈和鋼子彈比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復裝,而剛子彈是不能復裝的,有炸膛的危險,同時因為彈殼膨脹變形可能使槍機無法復位。
歐美以黃銅為主。美國財大氣粗,黃銅資源豐富,黃銅加工性能好,所以普遍使用黃銅彈殼。中國銅資源缺乏,使用鋼殼,可以降低成本,減少戰時進口銅中斷的潛在風險。我國比較缺銅,於是一直發展鋼彈殼,現在制式武器的彈殼包括各種口徑槍/炮,基本全是覆漆鋼殼或覆銅鋼殼。
大家自己也可以做個實驗,同時拿幾根鐵絲,銅絲,鋁絲,來回的折彎,最先斷的是鋁絲,其後是鐵絲,最後斷裂的必然是銅絲。
這是因為銅的延展性好,不像鐵和鋁,在受到槍針的擊打下不會破裂。而是會擠壓讓火藥腔空間變小而產生高溫高壓從而產生火藥的爆燃。